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国华

作品数:51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文学
  • 6篇艺术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小说
  • 10篇文学
  • 10篇小说史
  • 9篇中国小说
  • 8篇中国小说史
  • 8篇中国小说史略
  • 7篇《中国小说史...
  • 5篇学术
  • 5篇史料
  • 4篇相声
  • 4篇鲁迅研究
  • 4篇大师
  • 3篇学史
  • 3篇演讲
  • 3篇有情
  • 3篇日记
  • 3篇手稿
  • 3篇全集
  • 3篇注释
  • 3篇魏晋

机构

  • 49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49篇鲍国华
  • 1篇李丁卓

传媒

  • 7篇鲁迅研究月刊
  • 5篇汉语言文学研...
  • 4篇天津师范大学...
  • 4篇艺术评论
  • 3篇东岳论丛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文艺理论与批...
  • 2篇东方论坛(青...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曲艺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理论与现代化
  • 1篇新文学史料
  • 1篇中国出版史研...
  • 1篇现代中文学刊
  • 1篇文学与文化
  • 1篇天津市社会科...
  • 1篇天津市社会科...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6
  • 1篇2002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进化与反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与进化史观被引量:5
2009年
进化史观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中占据主流,为绝大多数文学史家所采用,影响至深。作为小说史家的鲁迅,也受其影响。然而,在撰写《中国小说史略》过程中,鲁迅对进化史观进行了取舍扬弃。独特的小说史建构方式,使《中国小说史略》成为中国小说史学史上一部特点鲜明而又具有典范意义的学术文本。
鲍国华
关键词:《中国小说史略》小说史进化史观
小说教育与中国小说史学的兴起——以北京大学为中心被引量:2
2010年
小说文类在20世纪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价值提升。其中,中国小说史学的兴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现代大学学制的建立,又成为小说史学兴起的关键因素。特别是蔡元培长校的北京大学,将小说纳入大学课程之中,不仅使之进入最高学府,提升了其文学和文化地位,而且培养了以小说为研究对象的新一代学者,实现了学术的薪火相传,成为五四新文化主张以制度化的方式得以落实的一个突出个案。
鲍国华
“寂寞”“听将令”与“曲笔”——《新青年》视野中的《狂人日记》被引量:2
2015年
1922年12月3日,鲁迅为即将出版的自家第一部小说集作序。这篇题为《呐喊·自序》的文字,因涉及鲁迅小说创作之缘起及其由教育部官员周树人到新文学大家鲁迅的华丽转身,日后成为研究其小说最常被征引的文献之一;更因文中的部分叙述与鲁迅的其他文章略有抵牾(如"幻灯片事件"之于《藤野先生》),而成为考察其从事文学活动的心理症候的重要依据。
鲍国华
关键词:《狂人日记》藤野先生周树人救救孩子文化立场
作为方法和范式的注解——李何林《鲁迅〈野草〉注解》片论
2023年
作为鲁迅研究“务实派”的代表,李何林的鲁迅研究体现出重实证、重文本的特点。专著《鲁迅〈野草〉注解》对鲁迅最具“玄学”意味的作品集《野草》进行了“朴学”式的探究,并在对注释和解读的反复修改中不断强化这一研究策略。李何林的《野草》研究确立了鲁迅文本研究的一种范式,即通过详细的注释和逐词逐句的解读,追求文本阐释的准度而非深度。这一保持学术底线而不奢求上限的研究立场,使李何林在教学与研究、普及与提高、局部与整体、微观与宏观、朴学与玄学之间做出了取舍,其成败得失均体现出重要的学术史、思想史和精神史(知识分子心灵史)意义。
鲍国华
关键词:注解范式
论黄宗英的自然书写--以《小木屋》为中心
黄宗英的作品,一直以浓郁的抒情色彩、深刻的心灵感悟,以及对于人物、尤其是知识分子命运的热切关注著称文坛,被誉为"新时期"报告文学之杰构。然而,其代表作《小木屋》,却无法单纯以报告文学的标准加以涵盖。由...
鲍国华
关键词:报告文学自然书写
近三十年鲁迅诗歌研究的历史回顾
鲁迅诗歌研究是鲁迅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特别是“文革”结束后的近三十年来,产生了相当数量的优秀研究成果。本文简略考察近三十年来鲁迅诗歌研究的基本状况,通过展现其主要成就及其发展的历史轨迹,凸现研究者的治学理念及其背后隐含的...
鲍国华
关键词:鲁迅研究诗歌作品
中国近现代作家书信手稿整理释例——以朱希祖致胡适书信手稿为例
2017年
晚清以降,随着近代出版业的兴起,中国文学逐渐进入“机械复制时代”,文学作品由创作到发表的时间逐渐缩短,传播空间却日益扩大;加之稿费制度的确立,促成了职业作家的出现。这是近现代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而由于时间相去不远,部分作家又具有“立此存照”的文献意识,使得相当数量的作家手稿留存至今,也成为研究中国近现代作家、考察其作品原生态的独特资源。
鲍国华
关键词:胡震亨释例机械复制时代
作为方法的史料——重读鲁迅《小说旧闻钞》
2023年
作为一部小说史料专集,鲁迅校录《小说旧闻钞》常常被视为《中国小说史略》的副产品。然而两书之关联,不限于分别承担小说史料和小说史论之职能,一起构成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研究体系。在《小说旧闻钞》的校录和出版过程中,鲁迅对史料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将杂乱纷繁的史料整合为一部系统的史料专书,有意借助史料承载并呈现自家的小说史观,作为小说史料专书的《小说旧闻钞》由此获得了独立的学术价值与生命力。该书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小说史料读本,成为小说史的另一种书写方式,与《中国小说史略》《唐宋传奇集》一并构成史料、史论与文本相结合的完整的中国小说史研究体系。《小说旧闻钞》不仅是《中国小说史略》的史料准备,还成为后者学术思路的延展。以小说史观为引领,史料也成为一种方法。《小说旧闻钞》和《中国小说史略》在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研究体系中体现出互为因果的共生关系。
鲍国华
关键词:小说史观史料
鲁迅翻译日本文学之总成绩被引量:1
2014年
翻译在鲁迅的文学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日本文学翻译领域。鲁迅的翻译态度、翻译理念、成果质量和社会影响力都为现代中国的日本文学翻译开一代新风,为中国文学翻译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日本文学翻译的先驱者。
鲍国华
关键词:日本文学翻译
论鲁迅的清末民初小说观被引量:2
2002年
鲍国华
关键词:五四新文学小说观清末民初传统文学倡导者为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