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立
- 作品数:26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十二指肠损伤诊治体会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9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剖腹探查时明确诊断。5例合并伤患者在短期内死亡。4例单纯性十二指肠损伤中,3例行修补加十二指肠胃造瘘,1例行十二指肠-空肠Roux-en Y吻合术治愈,随防1~8年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病情复杂,临床诊断困难,易于漏诊及误诊。对腹部损伤患者术前及术中应考虑到十二指肠损伤的可能性,及时诊断并作出恰当处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 钟保强黄天立巴明臣
- 关键词:十二指肠单纯性小肠腹部损伤术前诊断
- 结肠脾曲综合征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探讨
- 2003年
- 为探讨结肠脾曲综合征误诊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21例结肠脾曲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平均年龄67.8岁,临床表现反复腹胀、腹痛,便秘等,钡灌肠检查示结肠脾曲过高、迂曲成角甚至扭转,常伴横结肠或乙状结肠冗长。切除结肠病理检查示慢性炎症。手术松解结肠脾曲、切除冗长结肠,处理伴发的其他疾病,21例均获痊愈。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疗效满意。对结肠脾曲综合征认识不足及未行钡灌肠检查是长期误诊的主要原因。手术松解结肠脾曲,切除伴发的冗长横结肠或乙状结肠,处理伴发的其他疾病,多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王广智巴明臣黄天立陈积圣
- 关键词:结肠脾曲综合征误诊外科手术疗效
- 横结肠脾曲综合征28例
- 2002年
- 周忠信黄天立
- 关键词:横结肠脾曲综合征肠梗阻病例分析
- 胸骨后甲状腺病变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提高胸骨后甲状腺 (retrosternalthyroid ,RT)的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5例RT患者 ,其邻近器官压迫为常见症状 ,有甲亢症状者 16例 ,主要体征为不能触及下极的颈部包块、气管移位、颈胸静脉扩张 ,吞咽时多数不能扪及甲状腺下极。首次手术 110例 ,5例为颈部术后复发再次手术。 结果 10 5例颈部低位领状切口 ,7例加劈开胸骨 5cm ,3例气管内麻醉下开胸手术。行预防性气管切开 12例。术中术后无死亡病例。病理结果显示 :良性病变者 83例 ,其中 3例复发 ;3 2例恶性病变 ,其中 2例未分化癌术后 4月死于全身转移 ,1例髓样癌术后 18个月死亡 ,余均术后生存超过 3年 ,其中 2 2例超过 5年。 结论 RT诊断并不困难 :颈胸部X线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及CT检查可明确程度及性质 ;RT为手术绝对适应证 ,对无症状患者也应早期手术 ;多数病例可采用颈部切口 ,少数需劈开胸骨 ,而迷走性RT则需开胸手术 ;合并气管软化者预防性气管切开有助于避免术后呼吸道梗阻。
- 周忠信黄天立叶华
- 关键词:胸部X线检查手术治疗
-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因素及其防治方法探讨(附50例报告)
- 1999年
-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Botelho报告此病行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率可接近15%。复发常发生于术后8年以后。复发包括真性复发(新结节生成)和假性复发(上次手术剩余之微小结节增生)。目前各国的研究表明,该病的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年龄、遗传、免疫异常、体液、病理以及手术等方面的因素。本文着重讨论手术对复发的影响及防治方法。
- 黄天立丁悦
- 关键词:术后复发因素甲状腺功能低下次全切除术甲状腺素治疗同位素扫描
- 复发甲亢再次手术的探讨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探讨甲亢术后复发原因、术后复发率、提高再次手术疗效和减少合并症的方法。方法:对12例术后复发甲亢行再手术治疗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复发主要因首次手术保留腺体过多、椎状叶未切除或末切断甲状腺动脉。再手术的困难是解剖模糊、粘连严重、渗血明显。再手术前要控制好甲亢症状,防止损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及颈部动静脉,采用甲状腺前内侧和前外侧之间囊内切除可防止损伤,屎留组织控制在4~8g,保证术后引流通畅,必要时预防性气管切开。结论:甲亢术后复发再手术是治疗的重要方法。
- 周忠信黄天立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复发再手术
- 甲状腺术后出血原因及防治(附20例报告)
- 1994年
- 甲状腺术后出血原因及防治(附20例报告)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外科(510120)黄天立术后出血是甲状腺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引起颈前区肿胀,呼吸困难和声嘶等症状。大出血多发生术后24~48小时,以术后6~8小时最常见[1]亦有发生在术后22...
- 黄天立
-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外科手术出血
- 胃扭转的诊断与治疗(附17例分析)
- 2000年
- 目的:探讨胃扭转的原因,并提高胃扭转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以来17例胃扭转病例。结果:本组17例患者8例合并有胃炎,9例与胃外因素有关,17例患者周例经胃肠钡餐确诊,7例手术得到证实。保守治愈2例;胃镜复位6例,成功4例;其它11例经手术治疗痊愈。结论:胃扭转与胃本身病变及胃外因素有关,胃肠钡餐是诊断胃扭转病变主要方法,以内窥镜复位及手术为治疗胃扭转的主要手段。
- 林宗伟黄天立李美荣
- 关键词:胃扭转外科手术
- 硬膜外麻醉两点阻滞在结肠脾曲综合征中的应用
- 2001年
- 胡青梅黄天立
- 关键词:结肠脾曲综合征硬膜外阻滞麻醉
- 8例横结肠脾曲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 2000年
- 横结肠脾曲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假性肠梗阻。Richer等指出,牵涉横结肠左侧的结肠系膜上区的扭转是罕见的,此涉及肠道固定点的异常,究其原因是由于胚胎发育期,肠道在肠内容物不同压力下导致不同节段不平衡的生长,肠道不同部分的固定点是彼此独立的。先天性结肠固定点的异常导致机械性扭转的情况。亦有作者报告左结肠角无症状的单纯溃疡、或慢性胰腺炎引起结肠左角狭窄以及由于结肠节律神经后支分布不成熟而导致降结肠肠腔狭窄的小儿左结肠综合征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横结肠脾曲即左结肠角的梗阻。
- 黄天立
- 关键词:横结肠脾曲综合征外科治疗结肠冗长急性肾功能不全左半结肠巨大子宫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