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秀
- 作品数:11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局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标准化干预方式预防柠檬酸盐抗凝剂对血小板捐献者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标准化干预方式预防柠檬酸盐抗凝剂对单采血小板捐献者机体骨代谢平衡的影响,为该干预方式的临床广泛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43名机采血小板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25名捐献者为标准化干预组,另外18名捐献者为未干预组,采用捐献血小板前后对比研究的模式,在口服钙片前抽血1次,采集血小板后30min再抽血1次,对血小板捐献前后的血样进行骨代谢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总钙(Ca)、磷(P)、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L)、N-MID骨钙素(N-MID)、甲状旁腺激素(PTH)的综合检测。结果未干预组血小板捐献者,单采血小板前后ALP、T-P1NP、N-MID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Ca2+、P、β-CL和PTH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标准化干预血小板捐献者,单采血小板前后Ca2+、ALP、T-P1NP、N-MID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P、β-CL和PTH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对比检测分析,捐献血小板后,未干预组和干预组ALP、T-P1NP、N-MID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Ca2+、P、β-CL和PTH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标准化干预方式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后,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献血后血清Ca2+、P、β-CL和PTH水平均得到较好恢复,该方式可有效保护血小板捐献者骨代谢平衡与骨质健康。
- 黄春秀李卓成刘远智熊恺轩
- 关键词:骨代谢标志物
- 外周血Tfh/Tfr、Breg比例在CITP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ITP)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负性调节性B细胞(Breg)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1、IL-10的变化,探讨Tfh/Tfr、Breg比例在CITP免疫紊乱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30例CITP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fh、Tfr、Breg比例;采用ELISA检测上清液IL-21与IL-10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阳性率。结果与健康对照者比较,CITP患者外周血Tfh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r、Breg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TP患者外周Tfh/Tf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h/Tfr与PAIgG阳性率呈正相关(r=0.622,P<0.05),Breg比例与PAIgG阳性率呈负相关(r=-0.535,P<0.05)。CITP患者外周血IL-21/IL-1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1/IL-10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643,P<0.05),与PAIgG阳性率呈正相关(r=0.548,P<0.05)。结论CITP患者外周血Tfh/Tfr、Breg比例及IL-21/IL-10异常,以上指标参与免疫紊乱机制,可为CITP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 陆田田佘吉佳周雪敏黄春秀雷振兴王明明伍昌林
- 关键词:滤泡辅助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21
- HLA-DRB1座位的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遗传易感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研究乳腺癌与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DRB1座位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病例组为临床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12例,均使用LUMINEX 200液相分析平台,采用序列微珠综合分析实验技术(FLOW-SSO)方法进行HLA分型。对照组为"中华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资料库"广东分库的志愿捐献者20 621例,采用FLOW-SSO和SBT方法进行HLA分型,对不确定结果采用PCR-SSP分型试剂进行确认。所有检测样本的DNA使用瑞士TECAN公司DNA提取自动工作站从EDTA-K2抗凝的外周全血中抽提。结果在112例乳腺癌患者中共检测到HLA-DRB1座位等位基因27个。病例组与对照组两个群体的HLA-DRB1座位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9,P<0.05)。其中HLA-DRB1*0408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χ2=4.19,P<0.05),相对危险度RR=6.34(χ2=4.20,P<0.05);HLA-DRB1*0901在病例组中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205 4,高于对照组中的0.150 1(χ2=5.33,P<0.05),相对危险度RR=1.63(χ2=6.50,P<0.05);HLA-DRB1*0701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仅为0.026 8,低于对照组中的0.086 1(χ2=10.00,P<0.05),相对危险度RR=0.24(χ2=11.37,P<0.05)。其他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差异及相对危险度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DRB1*0408、HLA-DRB1*0901可能是乳腺癌的易感基因,而HLA-DRB1*0701可能是乳腺癌的保护基因。
- 黄春秀程良红刘远智李桢
- 关键词:乳腺癌HLA抗原基因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的变化及意义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98例2型糖尿病患者(无蛋白尿组30例、微量蛋白尿组35例、大量蛋白尿组33例)和30例健康体检者ADA、胱抑素C(CysC)、白介素6(IL-6)以及C反应蛋白(CRP)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结果各组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的ADA、CysC、CRP和IL-6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量蛋白尿组的ADA、CysC、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无蛋白尿组(P<0.05);大量蛋白尿组的ADA、CysC、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微量蛋白尿组(P<0.05)。ADA分别与CysC、CRP、IL-6成正相关。结论早期联合检测血清ADA及CRP、CysC、IL-6水平变化可以作为评估糖尿病肾病病情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 刘远智黄春秀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腺苷脱氨酶胱抑素C白介素6
- 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XCL16、hs-CRP和YKL-40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XCL16(sCXCL1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并随访30d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病事件(MACE)。方法:选取96例拟诊冠心病的患者,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3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32例,另有造影检查正常的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XCL16及YKL-40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结果:ACS组血清sCXCL16、hs-CRP和YKL-40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SAP组中hs-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线性相关分析表明sCXCL16、YKL-40水平和hs-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163、0.178,均P>0.05);sCXCL16水平和YKL-40水平呈正相关(r=0.42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YKL-40、hs-CRP与30d内MACE关系最密切(OR=1.128,95%CI1.21~1.87;OR=2.62,95%CI1.76~4.47)。结论:血清sCXCLl6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YKL-40和hs-CRP水平可能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变性质,三者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短期MACE的发生中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黄春秀刘远智
-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YKL-40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5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MP-140、PAC-1以及血小板参数PLT、MPV、PDW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5例脑梗死患者GMP-140和PAC-1的表达,同时应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血小板参数进行测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GMP-140、PAC-1、MPV和PDW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组和正常对照组,恢复期组GMP-140、PAC-1仍高于正常对照组;脑梗死并高血压组患者与单纯性脑梗死组患者相比,GMP-140、PAC-1、MPV和PDW水平增高;GMP-140、PAC-1与MPV、PDW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GMP-140、PAC-1表达之间显著正相关。结论:血小板活化在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高血压病能促进体内血小板活化和表达;GMP-140、PAC-1表达与血小板参数密切相关,都可作为血小板活化的指标。
- 刘远智黄春秀
- 关键词:脑梗死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参数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的变化及意义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98例2型糖尿病患者(无蛋白尿组30例、微量蛋白尿组35例、大量蛋白尿组33例)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ADA、胱抑素C(CysC)、白介素6(IL-6)以及C反应蛋白(CRP)进行测定、对比分析。结果各组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的ADA、CysC、CRP和IL-6含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量蛋白尿组(B组)的ADA、CysC、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无蛋白尿组(A组)(P<0.05);大量蛋白尿组(C组)的ADA、CysC、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微量蛋白尿组(P<0.05);ADA分别与CysC、CRP和IL-6成正相关。结论早期联合检测血清ADA及CRP、CysC、IL-6水平变化可以作为评估糖尿病肾病病情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 黄春秀刘远智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腺苷脱氨酶胱抑素C白介素6
-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腺苷脱氨酶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测糖尿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腺苷脱氨酶的关系。方法分析检测65例1型糖尿病患者、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80例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WBC以及腺苷脱氨酶(ADA)水平。结果 DM1组与DM2组FPG、2hPG和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M1和DM2组的CD3、CD4亚群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DM2组的WBC和AD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DM2组ADA与CD3、CD4和CD4/CD8成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机体均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DA的动态观察对患者早期肾损伤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 黄春秀刘远智
- 关键词:糖尿病ADAT细胞亚群细胞免疫
-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合并蛇咬伤1例报告
- 2024年
- 目的报道并分析1例竹叶青蛇咬伤合并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儿及其家系成员进行FⅦ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应用Stago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患儿凝血指标及FⅦ活性(FⅦ:C);提取患儿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对FⅦ基因编码区及侧翼序列进行Sanger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患儿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FⅦ:C仅为3.0%。FⅦ基因测序发现患儿携带2个位于第9外显子的杂合错义突变:c.1034G>T(p.Gly345Val)和c.1224T>G(p.His408Gln),家系分析显示前者来源于父亲,后者来源于母亲。经查询,c.1034G>T(p.Gly345Val)突变在东亚人群数据库(ExAC_EAS)中尚无报道。结论FⅦ基因c.1034G>T和c.1224T>G双重杂合突变是导致该家系遗传性FⅦ缺乏症的分子致病机制,其中c.1034G>T(p.Gly345Val)为新发现的突变位点。
- 黄佳雯丘创华黄春秀林琳
- 关键词:基因突变蛇咬伤凝血功能障碍
- 血常规复检发现疟原虫1例被引量:1
- 2019年
- 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是全球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疟疾感染患者首先表现为发热恶寒,往往就诊于发热门诊,由门急诊检验完成化验工作。虽然门急诊检验工作量繁重,但也不能忽视血涂片镜检复检,以免遗漏对疟原虫的发现。
- 杜红霓王冰清黄春秀郭文鹏艾辉
- 关键词:疟原虫血涂片镜检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