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静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间断重复与单次应用左西孟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比较间断重复与单次应用左西孟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CCU)住院的DCM心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到单次输注组和重复输注组,两组均在标准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注射液静脉输注,先予负荷剂量6~12μg/kg静脉注射>10 min,后以0.05~0.2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24小时,前者只给予单次左西孟旦输注,后者间隔4周给药一次,共给药6次。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至少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治疗前)及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的变化,以及治疗后随访6个月内心衰再住院率、心衰病死率及心衰相关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心衰再住院及心衰病死)发生率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的差异,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本研究共纳入DCM心衰住院患者50例,单次输注组和重复输注组各25例。(1)与基线比较,单次输注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6MWD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T-proBNP水平和LVEF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复输注组NT-proBNP水平降低,LVEF水平及6MWD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单次输注组比较,重复输注组LVEF及6MWD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NT-proBNP的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重复输注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心衰再住院率低于单次输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比44.0%,P=0.032),心衰病死率低于单次输注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比12.0%,P=0.302),重复输注组心衰相关MACE的发生率低于单次输注组,差异有统计�
- 韦哲黄凯韦斌张恩浩张朝勇黄晓静钟国强申玲
- 关键词:心力衰竭左西孟旦成本-效果分析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肌细胞丢失和心室重构是导致心力衰竭进展和临床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因治疗方法的改进(包括介入、手术及药物治疗)能有效的对梗死相关动脉...
- 黄晓静曾知恒黄凯林葆菁
- 关键词: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梗死细胞移植
- 文献传递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兔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结扎左前降支建立兔心梗模型。抽取骨髓进行干细胞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照组的心肌瘢痕区注入培养基;间充质干细胞组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个核细胞组注入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4周后观察各组心功能、病理变化及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间充质干细胞组和单个核细胞组移植4周后,超声检查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间充质干细胞组梗死区有细胞存活。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梗可改善心功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心肌内存活。
- 曾知恒黄晓静林葆菁黄凯陈宇明
-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心肌梗死细胞移植
- 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被引量:19
- 2018年
- 目的: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3例,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观察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盐酸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2%和81.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盐酸胺碘酮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陈卓宏张朝勇朱瓦力黄晓静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放射肿瘤学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 2024年
- 探究放射肿瘤学规范化培训中临床路径教学法的作用 方法 从2019年到2022年在本院参加放射肿瘤学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中选出55名参与本次研究,将这些医师分为临床路径教学组(28人)及传统教学组(27人),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种方法教学效果 结果 参与临床路径培训的医师与传统教学法培训的医师相比,其基础专业知识习得较好(前者66.49±5.73分,后者51.77±3.15分),基本操作能力也有更为明显的提升(前者26.43±1.88分,后者19.11±1.06分),组间差异均较为明显(P<0.05)。另外,与传统教学组相比,临床路径教学组的医师其在主动学习、与病患展开有效交流、查阅相关资料及临床思维逻辑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提高更为显著(P=0.019,0.004,0.003,0.003)。培训结束后,参与临床路径教学的医师培训有效率达到了92.86%,与参与传统教学培训医师62.96%的有效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3)。 结论 对于参与规范化培训的放射肿瘤学住院医师而言,临床路径教学法能够更为有效地改善受训者的各项学习成绩,全方位提升综合能力;对带教医师而言,临床路径教学法能够明显改善教学质量,适合用于临床教学培训。
- 吕君潘林江李博黄晓静
- 关键词:肿瘤科住院医师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改善心功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07年
- 黄晓静曾知恒
- 关键词:自体骨髓干细胞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