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X线
  • 7篇影像
  • 4篇影像学
  • 4篇影像学诊断
  • 4篇造影
  • 3篇影像诊断
  • 3篇平片
  • 3篇放射摄影
  • 3篇放射摄影术
  • 3篇X线平片
  • 2篇胸部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输尿管
  • 2篇尿管
  • 2篇临床X线分析
  • 2篇括约肌
  • 2篇奥狄氏括约肌
  • 2篇闭锁
  • 2篇X线表现

机构

  • 24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潮州市中心医...

作者

  • 24篇黄楚绵
  • 17篇黄映宏
  • 16篇郭岳霖
  • 16篇刘国瑞
  • 14篇陈振强
  • 4篇唐大治
  • 4篇洪璧楷
  • 4篇许泽斌
  • 3篇邱礼德
  • 3篇李仰康
  • 3篇肖榜喜
  • 3篇郑浈浈
  • 3篇吴桂丽
  • 2篇肖叶玉
  • 2篇方文辉
  • 1篇郑文斌
  • 1篇杨少华
  • 1篇杨深泉
  • 1篇陈少逸
  • 1篇黄海花

传媒

  • 5篇实用医技杂志
  • 4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10篇2004
  • 1篇200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幽门盲端型闭锁1例被引量:1
2005年
黄映宏吴桂丽黄楚绵郭岳霖刘国瑞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
1300例胸部DR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提高胸部的检查效率和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我院1300例胸部DR检查的图像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对比。结果:1300例采集图像2031幅,照片2290张,一次性采集图像成功率99.52%。在DR系统一次性曝光可以得到多种不同密度的组织结构图像,如肺像、纵隔像、胸壁软组织像、肋骨像以及肺气肿、胸腔积液、肥胖等不同病人进行分别处理的图像。结论:胸部DR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图像质量优良、效率高。在工作强度、存储、传输、信息调用、查阅等具有方便、快捷、环保等优点。
陈振强刘国瑞黄映宏黄楚绵郭岳霖唐大治
关键词:数字化成像胸部
副舟骨痛综合征的临床及X线诊断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认识副舟骨痛综合征的临床及X线表现。方法收集本院16例(18足)副舟骨痛综合征病例,行足部常规正斜位片并局部透视下点片。结果Ⅱ型副舟骨占77.8%(14/18),主要表现副舟骨与舟骨形成假关节,关节面骨质毛糙,部分出现低密度小囊状透亮影,骨质增白硬化,相对应假性关节面模糊,不光整,关节间隙不等宽;Ⅰ、Ⅲ型骨质无明显特异性,仅软组织肿胀为主。结论通过X线检查可了解副舟骨的类型同时可观察骨质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
黄映宏吴桂丽黄楚绵洪璧楷许泽斌方文辉
关键词:X线
食管黏膜下血肿的临床与X线表现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食管黏膜下血肿的临床及X线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食道镜确诊及处理的29例食管黏膜下血肿的临床及X线食管钡餐表现。结果:食管黏膜下血肿临床症状轻且定位不明确,X线食管钡餐表现为食管腔内充盈缺损21例、液-钡平面影6例及囊状钡剂充填影4例。结论:X线食管钡餐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能明确诊断食管黏膜下血肿,并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黄映宏吴桂丽罗育新黄楚绵郭岳霖刘国瑞
关键词:食管黏膜下血肿X线食管钡餐
输尿管小憩室1例
2004年
黄映宏黄楚绵郭岳霖刘国瑞
关键词:输尿管疾病憩室放射摄影术
数字X线机应用于早期浅表型胃癌的诊断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对早期浅表型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浅表型胃癌患者根据X线检查机型分为数字化X线机组(DR组,35例)和普通X线机组(对照组,27例),所有患者均作气钡双重造影及多体位电子点片及选择性激光输出。结果DR组35例中术前发现早期胃癌32例,漏诊3例;对照组27例中术前发现早期胃癌22例,漏诊5例。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数字化X线机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早期浅表型胃癌的检出率,但胃镜及细胞检查仍是其确诊的必要手段。
洪璧楷郭岳霖肖叶玉黄映宏黄楚绵
关键词:胃肿瘤放射摄影术
创伤性湿肺的平片与螺旋CT诊断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总结X线平片、螺旋CT胸部检查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创伤性湿肺患者52例,全部病例行胸部X线平片与CT检查。结果创伤性湿肺多出现在一侧和/或两侧中下肺野,表现为:①间质型(9例):肺血管影增粗、模糊;②弥漫实变型(18例):肺实质内散在斑点状、小片状稍高密度灶;③云雾型(17例):呈磨砂玻璃样改变的云雾状稍高密度灶(即“面纱征”);④节段实变型(8例):大片状或呈叶、段分布的高密度灶;对病变的显示CT明显优于X线平片。结论胸部X平片与CT检查是目前诊断创伤性湿肺有效的检查手段,对临床疑为创伤性湿肺的患者首次建议行胸部X平片与CT检查,对确诊的患者行胸部X线监测。
黄楚绵黄映宏唐大治李仰康陈振强刘国瑞
关键词:创伤性湿肺X线平片CT
急性胸部外伤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进一步认识急性胸部外伤的各种影像表现。方法  117例均有胸部平片 ,其中 97例多次复查 ,5 6例摄斜位片 ,2 9例行CT检查 ,MRI和钡剂灌肠各 1例。结果 胸廓骨骼骨折 92例 ,气胸和 (或 )血胸 5 6例 ,肺挫伤和湿肺 4 9例 ,肺血肿 11例 ,心包积血 2例 ,膈疝 1例 ,皮下及纵隔气肿 36例 ,合并上述两种以上复合性损伤共 96例 ,占 82 .1%。结论 急性胸部外伤多数是复合性损伤 ,病变形态多样 ,短期变化大 ,胸部X线复查和CT检查可明确病变的性质 ,避免漏诊与误诊 ,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黄映宏郭岳霖黄楚绵陈振强刘国瑞邱礼德洪璧楷许泽斌
关键词:胸部外伤影像表现
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症的影像学诊断
2004年
目的 :探讨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症的影像诊断、鉴别诊断问题。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 1990年至2 0 0 3年累积 5例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症 (成人 4例 ,婴儿 1例 )的临床资料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 )及影像学检查资料 (X线表现、B超表现与十二指肠内镜检查结果 )。结果 :5例经丝造影检查 ,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返流均发生于胆道系统 ,X线表现为胆系管道扩张或不规则狭窄、管壁边缘毛糙、模糊、负性结石。成人 4例经B超检查为胆道系统感染合并结石 ,十二指肠内镜检查为十二指肠乳头炎 ,其中 1例乳头增大。临床以上腹部疼痛伴高热畏寒为主要症状。婴儿 1例为先天性十二指肠盲端式闭锁行结肠后空肠十二指肠吻合术后胆道返流。结论 :结石、炎症、黏连牵拉、十二指肠明显逆蠕动、手术创伤。
陈振强刘国瑞郭岳霖黄楚绵黄映宏郑浈浈
关键词:奥狄氏括约肌十二指肠返流内镜检查影像学诊断X线表现
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症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症的影像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0~2003年累积5例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症(成人4例,婴儿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X线造影检查见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返流均发生于胆道系统,表现为胆系管道扩张或不规则狭窄,管壁边缘毛糙、模糊,负性结石。成人4例B超检查为胆道系统感染合并结石,十二指肠内镜检查为十二指肠乳头炎,其中1例乳头增大。临床以上腹部疼痛伴高热畏寒为主要症状。婴儿1例因先天性十二指肠盲端式闭锁,行结肠后空肠十二指肠吻合术后发生胆道返流。结论胆道结石、炎症、手术创伤、粘连牵拉,十二指肠明显逆蠕动,先天性发育异常均可引起奥狄氏括约肌功能失调而产生闭锁不全,上消化道X线造影是其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陈振强刘国瑞郭岳霖黄楚绵黄映宏郑浈浈
关键词: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胃肠造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