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明杰 作品数:10 被引量:3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通大学医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辨证分型结合鼻内镜规范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60例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鼻内镜规范治疗配合中药内服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鼻内镜规范治疗配合中药(根据中医辨证不同症型选择用药)内服;对照组60例,仅采用鼻内镜规范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60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能从内到外、从全身到局部综合解决了鼻窦引流、阻塞、炎症、变态反应等问题,能起到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作用,疗效比单纯内镜手术要佳。 龚明杰 邹嘉平关键词:鼻炎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脱敏疗法治疗171例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2010年 龚明杰 邹嘉平 张磊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脱敏疗法 呼吸道变应性疾病 局部免疫反应 IGE介导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55例 被引量:7 2010年 龚明杰 张磊 韩平元关键词:鼻内镜手术 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龚明杰 张磊三种不同扁桃体切除术疗效比较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比较冷器械切除+缝合术、单极电凝切除术、等离子射频术三种不同手术方法切除扁桃体的疗效。方法将扁桃体切除术患者分为三组,冷器械切除+缝合术(A组)65例;单极电凝切除术(B组)40例;等离子射频切除术(C组)38例。记录扁桃体切除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术后复查时观察扁桃体白膜状况。结果 A、B、C三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8.8 min、27.0 min、23.7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34.2 m L、16.1 m L、12.5 m L;术后3 h和术后第1天的疼痛评分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冷器械切除+缝合术和单极电凝切除术相比,等离子射频术切除扁桃体费用较高,但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程度小。 龚明杰 刘侃 张磊 闫飚 邹嘉平 李伟忠关键词:扁桃体切除术 等离子射频 不同体质指数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指数(BMI)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OSAHS老年患者160例,根据BMI分为正常体重组33例(24.0 kg/m^2>BMI>18.5 kg/m^2),超重组87例(28.0 kg/m^2>BMI≥24.0 kg/m^2),肥胖组40例(BMI≥28.0 kg/m^2)。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进行认知评分,采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肥胖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t=3.984,4.142,P<0.05),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注意力及计算力与延迟记忆得分及MMSE总分均低于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t=4.343,4.123,P<0.05),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患者BMI值的增加,注意力及计算力与延迟记忆得分及MMSE总分明显降低,呈负相关关系(r=-0.543,-0.463,P<0.05)。结论随着患者BMI值的增加,OSAHS老年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在日常生活中不仅需要对OSAHS疾病本身引起重视,对该类患者的体重亦需要进行必要控制,以降低其认知功能下降程度。 邹新中 龚明杰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体质指数 生活质量 生理状态下舌动脉的解剖特点及其与舌根的关系 龚明杰 邹嘉平 王均干咽淋巴环B细胞淋巴瘤20例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证实咽淋巴环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组织常规石腊包埋切片HE染色,用S-P法免疫组化染色标记,并按AnnArbor会议(1971年)制定的分期标准进行对临床、病理、治疗分析。结果全组病例LCA均为阳性表达,CD20、CD45RA、CD79a标记,细胞均呈阳性或弱阳性表达:EMA、CD3、CD45RO标记均为阴性表达。本组病例均采用CO60体外局部照射,6次/周,1.5~2.0GY/次,肿瘤量45~60GY,其中II期患者(4例)在放疗前应用COPP方案,随访3~5年,I期3年,5年分别为81.5%、68.8%。II期3年生存率为50%。治疗后一年内死亡者1例,占5%(1/20)。结论本病的预后与发热、病变范围有直接关系,因而提高对本病的疗效,应该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李伟忠 龚明杰关键词:CHEMISTRY 生理状态下舌动脉的解剖特点及其与舌根的关系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技术,对舌动脉的起源、分段和走行进行研究,探讨其位置关系在临床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例健康人,CT扫描范围从胸锁关节至眼眶下缘,数据传送到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同时测量舌动脉起始点水平到舌骨大角尖端水平及到颈动脉分叉水平的垂直距离,以及舌动脉与舌表面和舌中线的距离。结果:舌动脉起始点水平到舌骨大角尖端水平的垂直距离为(1.51±0.35)cm,舌动脉起始点水平到颈动脉分叉水平的垂直距离为(0.95±0.31)cm;在舌盲孔前1cm与舌盲孔后1cm的舌动脉与舌中线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7,P<0.01)。结论:舌动脉以舌骨大角为标志的分段法更符合舌动脉走行变异大的特点。在进行舌根部消融手术时,要控制深度不超过舌表面2cm,方能避免舌动脉的损伤。 龚明杰 邹嘉平 王均干关键词:舌动脉 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