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海云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颗粒大小β-TCP植骨材料对于修复腔隙性骨缺损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颗粒大小的B-11CP植骨材料对腔隙性骨缺损骨修复的影响。方法将多孔β-TCP制备成粒径不同的三种形态:大颗粒组(A组),颗粒直径3.5-4.5mm,小颗粒组(B组),颗粒直径1.5~2.5mm,整块植骨组(C组),植骨块为圆柱体,直径6mm,高7mm,并以无填充组(D组)为空白对照,随机植入到60只新西兰大白兔胫骨近端圆柱状骨缺损(直径7mm,深6mm)处,于术后第2,4和8周取材。进行影像学、显微CT定量分析(micro—CT)、组织学检测分析,观察骨缺损区β-TCP降解和新骨形成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影像学、显微CT及组织学检结果显示:在2周时,A组在新生骨生成量方面仅仅在2周时少于C组,多于其他两组;4周时A组和C组一致,多于其他两组;8周时A组为最多的一组。在降解速率上,三组植入物组2周、4周都趋于平缓,B组在8周时显示降解速率增快。结论多孔β—TCP的颗粒大小对兔长骨腔隙性骨缺损的修复产生影响,适当调整植骨粒径将有利于新骨的形成。
- 万海云郭征付军沙漠
- 关键词:骨缺损骨修复Β-TCP
- 整体填充和颗粒填充β-TCP植骨材料对修复腔隙性骨缺损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植骨方法对于β-TCP(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植骨材料修复兔股骨腔隙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24只成年家兔,被随机分为整体填充组(12例)和颗粒填充组(12例)。以膝关节外侧切口入路,在双侧股骨髁部制备6 mm(直径)×10 mm(深度)骨缺损,按照事先随机分组结果,分别进行整体填充植骨和颗粒填充植骨。分别于术后3至6周处死动物,取材标本进行生物力学分析,Micro-CT检测和组织学观察。结果:3周时,整体填充组的最大抗压强度明显优于颗粒填充组(P<0.05),而Micro-CT检测发现新生骨密度(tissue mineral density,TMD)和新生骨体积百分比(bone volume fraction,BV/TV)在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组织学在两组均表现为少量新骨形成;6周时,两组之间的最大抗压强度无明显差异,而Micro-CT检测显示颗粒填充组的TMD和BV/TV均优于整体填充组(P<0.05),组织学上颗粒填充组较整体填充组可见较多的新骨形成。结论:整体填充组提供了更好的生物学强度,颗粒填充组更有利于诱导新骨形成,二者各有优点。
- 王军琳朱皓东马许宁高严鹏孙龙吕荣王军万海云
- 关键词:Β-TCP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