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菠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维甲酸联合曲古抑素诱导及治疗荷人甲状腺滤泡状癌裸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曲古抑素(TSA)对人甲状腺滤泡状癌细胞株(FTC-133)和荷人甲状腺滤泡状癌裸鼠(NMB—hFTC)肿瘤模型摄碘能力的影响。方法不同量ATRA、TSA诱导VFC-133细胞:ARTA 1.0×10^-6mo/L(A低组)、1.0×10^-4mol/L(A高组)、TSA1.65×10^-7mol/L(T组)、A低+T组、A高+T组和无水乙醇(对照组),96h后行HE染色,测定FTC-133细胞摄碘率;制备NMB—hFTC,成瘤后分组:ATRA组(2mg/kg灌胃)、TSA组(10mg/kg腹腔注射)、联合组(ATRA+TSA,用量同前)、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腹腔注射,均为10ml/kg),剂量均按鼠体质量给予。给药22d后,腹腔注射37MBq ^131I,分别于注射后4,6,12和24h行γ显像,测定体内生物分布;显像后取肿瘤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实验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FTC-133细胞摄碘率A低+T组、A高+T组分别为(23885±616.0)和(13849±728.2)计数·min^-1·10^-6细胞,其他各组在(985±84.2)~(17600±782.7)计数·min^-1·10^-6细胞范围内,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0.879,P〈0.001)。^131I注射后6,12和24h联合组裸鼠种植瘤%ID/g分别为6.17±0.46,9.34±0.61,11.19±0.98,其余各组保持在(1.97±0.34)~(5.14±0.65)之间;肿瘤质量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23,P〈0.05)。结论ATRA联合TSA,可增强FTC-133细胞和NMB—hFTC病灶的分化、摄碘能力,达到增强^131I杀死甲状腺癌病灶的协同作用。
- 于丽菠袁耿彪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维甲酸
- 维甲酸联合曲古抑素诱导、治疗甲状腺滤泡状癌的实验研究
- 正常甲状腺滤泡细胞可自主浓聚碘并将碘离子氧化为碘,细胞浆内碘离子浓度达到血液浓度的20-40倍以上。DTC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占甲状腺癌的绝大多数,包括FTC和PTC,绝大部分保留了摄碘功能。131Ⅰ与碘具有相同的化学...
- 于丽菠
- 关键词:维甲酸甲状腺滤泡状癌肿瘤细胞甲状腺癌荷瘤裸鼠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进展被引量:2
- 2010年
- 于丽菠袁耿彪
- 关键词:甲状腺癌组蛋白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放射性碘
- 维甲酸联合曲古抑素对甲状腺癌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被引量:4
- 2010年
- 背景与目的:维甲酸诱导甲状腺癌分化的有效率约30%,但其毒副作用限制了临床应用。两种以上诱导剂联合应用于肿瘤的分化,临床已开展了Ⅰ~Ⅲ期试验。但对维甲酸和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的抑制剂的联合应用,未有报道。本试验初步研究全反式维甲酸(retinoic acid,RA)联合曲古抑素(trichostain A,TSA)诱导人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株(K1)和人滤泡状甲状腺癌细胞株(FTC-133)的分化,增强诱导作用的效果,同时降低单一药物的毒副作用,为临床前期试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RA联合TSA,分为4种浓度,分别为1组RA1×10-4mol/L+TSA1.65×10-7mol/L、2组RA1×10-4mol/L+TSA3.31×10-7mol/L、3组RA1×10-5mol/L+TSA1.65×10-7mol/L、4组RA1×10-5mol/L+TSA3.31×10-7mol/L,在3个时间点(12、24、48h)处理两种细胞后,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细胞生长的数量、形态;采用氮蓝四唑盐法(methythiazoly ltetrazolium,MTT)计算细胞生存率(survival rate,SR),研究联合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和毒性作用;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种细胞株培养液中,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的水平,研究联合药物对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结果:联合药物作用K1和FTC-133后,细胞形态趋于规则,细胞间隔增大,细胞核明显缩小。4种浓度、3个时间点SR的方差分析,K1的F值分别为:23.52、170.14,FTC-133的F值分别为:57.09、224.35(P=0.000,均<0.01),有统计学意义。SNK分析,SR由低到高的排列分别为:2组<1组<4组<3组。4种浓度、3个时间点Tg方差分析,K1的F值分别为:69.63、101.07,FTC-133的F值分别为:79.77、81.72(P=0.000,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两两比较:K1和FTC-133的1组与3组比较,P分别为:0.06、0.2,>0.05,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RA联合低浓度TSA,既可以抑制K1和FTC-133增殖,降低药物毒性作用,又可以增强对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其可能的机制是,TSA作用于转�
- 袁耿彪匡安仁范群于丽菠米彦霞
- 关键词:维甲酸分化型甲状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