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乐洋
-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中PGE_2受体的拮抗剂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通过噬菌体技术筛选PGE2受体拮抗剂,探讨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的作用,为RA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PGE2为靶点,对噬菌体环七肽库进行“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5轮筛选后,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进行亲和力鉴定,并选取亲和力高的克隆进行测序并对序列进行分析。合成环七肽后,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A)动物模型,通过分析足爪肿胀度,以及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关节浸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对小肽的抗炎作用进行探讨。结果:噬菌体经过富集后,随机挑选的23个克隆中有21个阳性克隆,而在测序的8个克隆中4个具有相同的序列,其余也具有保守氨基酸。合成的环七肽能降低AA关节的肿胀度并减少关节浸液中前炎症细胞因子的含量。结论:噬菌体筛选PGE2受体拮抗剂的方法可行,并且得到的环七肽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 闫东梅于乐洋张领兵伦艳妮马威杜柏榕朱迅
- 关键词:噬菌体类风湿性关节炎
- 重组人胸腺素β16工程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重组人胸腺素β16(Tβ16)工程菌株的遗传稳定性,为重组人Tβ16产业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在有选择压力(AMP+)的条件下,对含有Tβ16-pET表达质粒的工程菌在LB固体斜面上连续传代100代,每隔20代取样进行菌体形态、革兰染色、提取质粒、酶切和进行表达量检测。结果第100代菌株与原始菌株在各项检测指标上一致,无显著差别。结论Tβ16-pET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为重组人Tβ16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冯秀萍于乐洋闫东梅杜柏榕朱迅
- 活化巨噬细胞通过接触导致肿瘤细胞凋亡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活化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间接触引起肿瘤细胞死亡的机制。方法通过卡介苗体内刺激和脂多糖体外刺激分别获得活化的巨噬细胞,通过体外细胞毒实验,检验其对MCA207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巨噬细胞表面Mac-1、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活化的巨噬细胞可以通过与肿瘤细胞接触杀伤肿瘤细胞,这种杀伤活性不受多聚甲醛固定的影响,但胰蛋白酶消化能使杀伤活性丧失;这种杀伤活性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实现的,但并不是由细胞表面TNF-α引起的。结论巨噬细胞表面还存在目前未知的效应分子,该分子可以诱导MCA207细胞发生凋亡。
- 张领兵于乐洋闫东梅马威杜柏榕朱迅
- 关键词:巨噬细胞卡介苗脂多糖肿瘤坏死因子细胞毒活性凋亡
- 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与液质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小鼠巨噬细胞膜蛋白
- 2007年
- 用膜蛋白分离试剂盒提取巨噬细胞膜蛋白,然后用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进行分离。将每个泳道平均切成8份,合并两个泳道同样位置的胶条,分别进行胶内酶解。酶解得到的多肽经脱盐后进入毛细管反相柱进行反相分离,分离后的肽段直接进入电喷离子源质谱仪进行一级和二级质谱分析。质谱数据用SEQUEST软件对小鼠IPI蛋白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到一个含有1000多种蛋白的名单,其中包括458种经GOA注释的膜蛋白。对膜蛋白部分进一步分析发现,其中包括CD11b、TNF-a、F4/80、CD14、CD18、CD86、CD44、CD16、Toll样受体等已知表达在巨噬细胞表面的蛋白分子,还包括另外13种CD分子和18种Ras相关GTPase,除了这些已知蛋白之外,还鉴定出若干新蛋白分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巨噬细胞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目标分子。
- 张领兵伦艳妮于乐洋闫东梅马威杜柏榕朱迅
- 关键词:巨噬细胞膜蛋白蛋白质组学串联质谱
- D-半乳糖亚急性中毒拟衰老模型鼠免疫功能及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4
- 2007年
- 目的研究D-半乳糖慢性中毒所致衰老模型鼠免疫功能与生化指标变化。方法制备D-半乳糖亚急性中毒导致的衰老鼠模型;给药第8周时以P815细胞腹腔注射免疫小鼠,诱导特异性CTL细胞并用MTT法检测CTL细胞杀伤活性;间隔1周后以10%淀粉腹腔注射,诱导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Mφ)功能;给药第10周杀鼠,取胸腺计算胸腺指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细胞凋亡情况;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转化增殖功能与NK细胞杀伤活性;取脾细胞48 h培养上清,检测IL-2I、NF-γ、TNF三种TH1型细胞因子的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ISP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血糖(Glu)、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的含量。结果衰老鼠胸腺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胸腺细胞凋亡高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2I、NF-γ、TNF三种TH1型细胞因子的活性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VE衰老鼠腹腔Mφ细胞吞噬功能明显降低(P<0.05)、NK细胞杀伤活性也有所降低(P<0.05),但CTL细胞的杀伤活性变化不明显(P>0.05)。衰老模型鼠血清中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衰老模型鼠血清总SOD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鼠血清中的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D-半乳糖慢性中毒所致衰老模型鼠免疫功能明显减退,氧自由基MDA、SOD的改变及生化学指标血糖、血脂改变趋势与自然衰老的动物模型相一致。
- 曹湘博于乐洋常雅萍
- 关键词:D-半乳糖衰老免疫功能自由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