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力

作品数:462 被引量:1,695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8篇期刊文章
  • 9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9篇医药卫生
  • 18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4篇细胞
  • 161篇白血
  • 161篇白血病
  • 159篇基因
  • 106篇干细胞
  • 104篇急性
  • 95篇干细胞移植
  • 94篇造血
  • 91篇造血干
  • 91篇造血干细胞
  • 90篇淋巴
  • 81篇造血干细胞移...
  • 69篇骨髓
  • 63篇甲基化
  • 59篇淋巴瘤
  • 45篇髓系
  • 44篇血液
  • 39篇异基因
  • 37篇髓系白血病
  • 37篇急性髓系

机构

  • 45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0篇高淳县人民医...
  • 10篇济南市第四人...
  • 8篇北京大学
  • 7篇苏州大学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中日友好医院
  • 5篇北京协和医院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武警上海总队...
  • 4篇广东省人民医...
  • 4篇沈阳军区总医...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解放军第26...

作者

  • 460篇于力
  • 137篇王全顺
  • 119篇赵瑜
  • 118篇李红华
  • 105篇靖彧
  • 100篇高春记
  • 93篇楼方定
  • 81篇黄文荣
  • 79篇薄剑
  • 65篇朱海燕
  • 64篇窦立萍
  • 57篇王书红
  • 51篇王莉莉
  • 47篇卢学春
  • 43篇高丽
  • 42篇达万明
  • 36篇靳海杰
  • 29篇李永辉
  • 29篇杨华
  • 28篇康慧媛

传媒

  • 145篇中国实验血液...
  • 44篇军医进修学院...
  • 20篇中华内科杂志
  • 20篇中华血液学杂...
  • 10篇中华医学会第...
  • 9篇山东医药
  • 9篇临床血液学杂...
  • 9篇中国实用内科...
  • 6篇白血病.淋巴...
  • 6篇国外医学(输...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解放军医学院...
  • 4篇生物技术通讯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4篇中国生物化学...
  • 4篇国际输血及血...
  • 4篇第四届中国医...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14篇2017
  • 21篇2016
  • 18篇2015
  • 25篇2014
  • 27篇2013
  • 25篇2012
  • 41篇2011
  • 41篇2010
  • 55篇2009
  • 36篇2008
  • 50篇2007
  • 7篇2006
  • 15篇2005
  • 9篇2004
  • 16篇2003
  • 16篇2002
4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8;21)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及二代测序技术在白血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在急性白血病中最为常见,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侵袭性血液系统疾病,其中t(8;21)(q22;q22)染色体易位是AML中最常见的染色体易位,可产生AML1-ETO融合基因并编码AML1-ETO融合蛋白。本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生的"二次打击"学说,t(8;21)AML的发病机制,涉及t(8;21)AML发生发展的各种因素,AML1-ETO融合蛋白组成成分的功能等进行综述,为t(8;21)AML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的基本信息。同时本文还总结了二代测序技术在白血病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t(8;21)AML的精准治疗提供新方法。
黄赛冯聪李艳高泓浩陈国凤李永辉于力
关键词:白血病
DNA甲基化在白血病及MDS中的研究进展
现已发现,在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发生发展中,DNA甲基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甲基化状态可以用来监测白血病及MDS治疗后的微小残留病变。地西他滨、阿扎胞苷这样具有去甲基化作用的药物已成为白血病及MD...
于力
关键词: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NA甲基化发病机制病理诊断
文献传递
白血病细胞多巴胺受体基因甲基化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多巴胺受体 ( DRD4 )基因第一外显子中 Not 酶切位点甲基化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ML)的关系。方法 :应用 Southern印记杂交及 DNA序列分析技术对 AML 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分析。结果 :在 2 7例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中 16例 DRD4基因甲基化 ( 5 9% ) ,其中初治化疗敏感患者 DRD4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为5 0 % ( 9/18) ,复发及难治患者甲基化发生率为 78% ( 7/9) ,而 9例正常人骨髓标本 DRD4基因均无甲基化。结论 :DRD4基因甲基化在白血病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 P<0 .0 5 ) ,而在复发及难治患者其发生率略高于初治化疗敏感患者 ,DRD4基因甲基化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
于力王全顺顾群史子江靳海杰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多巴胺受体DNA甲基化
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净化模拟白血病缓解期骨髓及用PCR检测净化效果
1999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用于自体骨髓中残留白血病细胞的净化及用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净化效果。方法:将IL-2、IFN-γ与模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缓解期的骨髓在培养体系中分别培养1~6d,通过RT-PCR方法来检测缓解期骨髓中bcr/ablmRNA消失情况。结果:模拟缓解期CML骨髓经与IL-2、IFN-γ24h、48h和72h培养后用RT-PCR方法仍可检测到bcr/ablmRNA,而经6d培养后则已测不到。若将IL-2、IFN-γ合用,经24和48h培养的骨髓可检测到bcr/ablmRNA,但经72h和6d培养后便检测不到,而对照组在1~6d培养后仍可检测到该基因。结论:初步实验结果表明IL-2、IFN-γ对缓解期骨髓中的K562白血病细胞系具有净化作用,若两者合用具有协同作用,RT-PCR可作为评估净化效果较为敏感和较为可靠的检测方法。
楼方定董惟佳于力张苗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白血病自体骨髓
LRP16基因启动子顺式调控元件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为分析LRP16基因启动子区顺式调控元件,为深入研究LRP16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基础。首先在NCBI的人类基因组数据库中截取并下载LRP16基因转录起始位点5’侧翼区2.6kb的基因组序列,设计PCR引物,从健康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LRP16基因的启动子分子;然后构建包含长度为2.6kb的LRP16基因启动子分子的pGL3-LRP16启动子荧光素酶报道重组子,转染入Hela细胞后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最后利用Genomatix MatInspector Release professional 5.3、RSA-tools和TESS 3个启动子顺式调控元件数据库对LRP16基因启动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RP16基因启动子DNA序列具有真核启动子活性,该区域既有通用启动子结构,又具有与肿瘤发生、细胞周期调控和急性反应期蛋白有关的顺式调控元件,包括:Sp1、T-Ag、ZF5、CAC盒、PU.1、c-Ets、XPF-1、IL-6受体、雌激素受体和视黄醇受体。
卢学春楼方定韩为东于力
关键词:LRP16基因启动子雌激素受体IL-6受体
青蒿素对人白血病U937细胞凋亡及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通过青蒿素对经典人白血病细胞系U937的作用研究,探索青蒿素治疗白血病的可能.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四唑盐比色试验(MTT)、细胞形态学、DNA电泳及NBT还原试验等方法观察不同浓度青蒿素促进U937细胞凋亡及诱导分化作用.结果:青蒿素在浓度>6μmol/L时可显著抑制U937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表现出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P<0.01);在诱导分化浓度下,青蒿素可促进U937细胞向成熟粒细胞分化(P<0.01).结论:青蒿素对白血病细胞U937的选择性促凋亡作用以及诱导分化效应表明其可能是一种理想的高效低毒抗白血病药物,有望进入临床应用.
薄剑王文清王全顺李红华赵瑜吴晓雄达万明于力
关键词:青蒿素类白血病U937细胞细胞凋亡细胞分化
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标记技术在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建立一种准确、可靠的白血病免疫分型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单染色和三色荧光标记技术。结果 :单染色标记法检测 4 8例白血病患者 ,诊断不明确 9例 (18.7% ) ,初始诊断与最后诊断不符 2例 (4% ) ,三染色标记法检测 36例白血病患者 ,未发现诊断不明确者或初始诊断与最后诊断不符者 ;且通过二维表型图谱 ,可发现相关抗原共同表达 ,利于混合型白血病诊断。结论 :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标记法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 ,克服了单染色标记法细胞分群不清的问题 ,对白血病诊断、发生发展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史子江张苗靳海杰韩晓频于力吴晓雄王全顺张伯龙达万明
关键词: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白血病
小B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治进展
于力
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FLT3基因高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4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M2(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maturation,AML/M2)患者FLT3基因表达量与临床症状和预后的相关性及其意义。采用RQ-PCR法定量检测21例AML1/ETO阳性AML-M2患者初诊骨髓标本中FLT3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FLT3基因表达量的高低与临床特征、实验室其它检测结果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患者FLT3基因表达水平(FLT3基因/内参基因)初诊时为1.65%-261.5%。据此将FLT3基因表达水平大于35%者归为高表达组(12例),其表达水平低于35%者归为低表达组(9例)。高表达组患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10×109/L者8例(66.67%),低表达组2例(22.22%);伴有髓外浸润患者的比例在高表达组为25%,低表达组为0%,但由于例数较少,暂无统计学意义(P=0.0805;P=0.2286)。两组患者年龄以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1369,P=0.6923)。FLT3基因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化疗完全缓解(CR)率为(66.67%vs 88.8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83),而复发率(66.67%vs 22.22%)及死亡率(50%vs 22.22%)的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805,P=0.3666),但有很明显的差异趋势。结论:AML1/ETO阳性AML-M2患者FLT3基因表达量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易复发,常规检测初诊AML1/ETO阳性AML-M2患者骨髓中FLT3基因表达量对患者的危险度分层、预后评估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可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谢惠敏高丽王楠徐媛媛石金龙于力王莉莉
关键词:FLT3
ZO-1基因与白血病相关性的研究及其在K562细胞中高表达意义的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细胞ZO-1基因的表达、甲基化情况及其与白血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基因组限制性酶切扫描(RLGS)技术自白血病小鼠标本中钓取ZO-1基因,用甲基化PCR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系Molt4、HL-60、K562细胞及白血病患者原代白血病细胞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ZO-1基因甲基化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ZO-1基因表达水平,并对高表达ZO-1基因的K562细胞进行小干扰RNA(siRNA)靶向干扰,然后用Northern blot方法验证ZO-1基因抑制效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膜联蛋白V(Annexin V)和碘化丙锭(PI)双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采用RLGS技术从白血病小鼠标本中成功钓取ZO-1基因。原代白血病细胞及Molt4、HL-60细胞ZO-1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ZO-1基因表达水平较正常人外周血细胞明显下降或不表达。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ZO-1基因不发生甲基化,ZO-1基因高表达。K562细胞高表达ZO-1基因,未见ZO-1基因甲基化;去甲基化药物可以诱导Molt4及HL-60细胞重新表达ZO-1基因。经ZO-1小干扰RNA干预的K562细胞ZO-1基因的表达明显降低,但并不影响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结论绝大多数急性白血病细胞中ZO-1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表达明显降低,ZO-1基因是一个白血病相关基因。其在K562细胞中高表达的意义尚不明确。
窦立萍刘军华王畅赵瑜王全顺刘景华刘春蕙楼方定于力
关键词:白血病DNA甲基化
共4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