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宏伟

作品数:361 被引量:796H指数:28
供职机构: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河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6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9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2篇理学
  • 98篇化学工程
  • 89篇机械工程
  • 5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2篇医药卫生
  • 18篇农业科学
  • 7篇文化科学
  • 5篇生物学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主题

  • 235篇光谱
  • 228篇红外
  • 206篇红外光
  • 206篇红外光谱
  • 148篇光谱研究
  • 84篇中红外
  • 77篇变温
  • 59篇中红外光谱
  • 59篇热稳定
  • 59篇热稳定性
  • 53篇红外光谱研究
  • 46篇变温红外
  • 44篇二维红外光谱
  • 39篇热变性
  • 32篇乙烯
  • 31篇变温红外光谱
  • 23篇TD
  • 22篇甲基
  • 20篇分子
  • 18篇热稳定性研究

机构

  • 359篇石家庄学院
  • 27篇河北一品制药...
  • 14篇福建师范大学
  • 14篇河北科技大学
  • 1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0篇大连理工大学
  • 10篇赣南师范大学
  • 8篇河北泰斯汀检...
  • 6篇河北一品制药...
  • 4篇河北大学
  • 3篇河北省人民医...
  • 3篇怀化学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省畜牧良...
  • 2篇中国石油
  • 2篇鹿泉市第一中...
  • 2篇浙江交通科技...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361篇于宏伟
  • 45篇常明
  • 31篇郧海丽
  • 26篇肖霄
  • 20篇牟微
  • 18篇胡瑞省
  • 16篇韩卫荣
  • 16篇刘会茹
  • 15篇施继成
  • 14篇段书德
  • 12篇刘树彬
  • 12篇张绍岩
  • 12篇解立斌
  • 11篇谷维娜
  • 11篇王欣
  • 11篇王维
  • 10篇顾丹丹
  • 10篇周二鹏
  • 8篇周冉
  • 8篇张东红

传媒

  • 43篇煤炭与化工
  • 20篇杭州化工
  • 20篇纺织科学与工...
  • 19篇石家庄学院学...
  • 16篇精细石油化工...
  • 11篇化工中间体
  • 9篇安徽农业科学
  • 9篇理化检验(化...
  • 9篇有机氟工业
  • 8篇红外技术
  • 8篇材料导报
  • 8篇江苏调味副食...
  • 7篇光散射学报
  • 7篇上海计量测试
  • 6篇江苏农业科学
  • 6篇塑料科技
  • 6篇河北化工
  • 6篇化学推进剂与...
  • 5篇棉纺织技术
  • 4篇化学试剂

年份

  • 1篇2024
  • 24篇2023
  • 31篇2022
  • 42篇2021
  • 46篇2020
  • 33篇2019
  • 27篇2018
  • 21篇2017
  • 18篇2016
  • 20篇2015
  • 16篇2014
  • 11篇2013
  • 16篇2012
  • 24篇2011
  • 20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3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测定食品中金属元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0年
根据文献报道,评述了自1991年以来国内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中金属元素分析的研究进展,包括:样品前处理方法、原子化方法和联用技术(引用文献37篇)。
刘树彬郧海丽冯俊霞于宏伟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法食品分析
微晶纤维素结构及鉴别研究被引量:65
2020年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包括:一维MIR光谱和二阶导数MIR光谱)开展了微晶纤维素(KG-802和PH-301)的结构研究.实验发现:微晶纤维素主要存在着:νOH-微晶纤维素、νCH-微晶纤维素、νH2O-微晶纤维素、δCH2-微晶纤维素、ωCH2-微晶纤维素、ν纤维素-Ⅱ-微晶纤维素和νC-O-微晶纤维素等红外吸收模式.以νCH-微晶纤维素和ν纤维素-Ⅱ-微晶纤维素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开展相关2D-MIR光谱研究.研究发现:在303~393 K的温度区间内,微晶纤维素主要官能团(νCH-微晶纤维素和ν纤维素-Ⅱ-微晶纤维素)对热敏感程度及变化顺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并进一步进行了机理的研究.本项研究显示出三级MIR光谱(包括:一维MIR光谱、二阶导数MIR光谱和2D-MIR光谱)在重要的药剂辅料(微晶纤维素)结构及鉴别研究中的重大作用.
于宏伟马思怡陈新乐李吉纳郭雪纯
关键词:微晶纤维素
葡萄糖ν_(C=O)漫反射二维红外光谱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研究葡萄糖的结构。结果发现:葡萄糖同时存在着O—H伸缩振动模式(ν_(OH))、CH_2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asCH_2))、CH_2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sCH_2))、C=O伸缩振动模式(ν_(C=O))、C—O伸缩振动模式(ν_(C—O))、O—H面内弯曲振动模式(δ_(OH))等。采用漫反射二维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葡萄糖ν_(C=O)。实验发现,葡萄糖存在着缔合态直链葡萄糖及游离态直链葡萄糖,室温下缔合态直链葡萄糖分子结构稳定。
刘子玮杜林楠李园刘闪门文欣田盼宗再兴赵婷婷于宏伟
关键词:葡萄糖漫反射二维红外光谱分子结构
硫代硫酸钠分子结构研究
2021年
采用一维中红外(MIR)光谱技术开展了硫代硫酸钠分子的结构研究。实验发现,在293 K的温度条件下,硫代硫酸钠分子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νHOH-硫代硫酸钠、δ-硫代硫酸钠、νasSO_(4)-硫代硫酸钠、νsSO_(4)-硫代硫酸钠和δasSO_(4)-硫代硫酸钠.采用一维变温中红外(TD-MIR)光谱技术,进一步研究了温度变化对硫代硫酸钠分子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293-523 K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硫代硫酸钠分子主要官能团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和强度都有明显的改变,并进一步对其热变性机理进行了研究。该项研究拓展了一维MIR光谱及一维TD-MIR光谱在重要的硫酸工业下游产品(硫代硫酸钠)结构及热变性方面的研究范围。
李佳欣刘荣秦佳慧张美环赵毅哲贾涵何宇涵于宏伟
关键词:热变性
柚皮苷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7
2011年
柚皮苷是一类重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综述了柚皮苷的提纯方法及其在医学、食品科学、化学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于宏伟谷维娜李娜张芳刘晓芳位会棉
关键词:柚皮苷黄酮提纯
槲皮素-Mg(Ⅱ)二元络合物荧光体系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研究了槲皮素-Mg(Ⅱ)荧光体系的形成条件,建立一种测定槲皮素的新方法。在pH=9.2的硼酸盐缓冲溶液中,槲皮素可与Mg(Ⅱ)形成2∶1的络合物,在激发波长λex=450nm,发射波长λem=530nm时,体系的荧光强度与槲皮素浓度在4.3×10-8~3.2×10-6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3×10-8 mol/L。该法成功地应用于番泻叶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
常永芳孙翠红于宏伟赵建录郧海丽
关键词:荧光分光光度法槲皮素
碳酸钠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研究了碳酸钠的结构。实验发现:碳酸钠同时存在着CO3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 CO3),CO3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s CO3),CO3面外弯曲振动模式(rCO3)和CO3面内弯曲振动模式(?CO3)等4种红外吸收模式。采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2D-IR)进一步来研究温度变化对于碳酸钠结构的影响。
常明郧海丽董思思张丽英甄苗苗焦艳艳于宏伟
关键词:碳酸钠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1-(1-二茂铁基乙基)-3-异丙基-1-咪唑碘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乙酸(1-二茂铁基乙基)酯(记为配体2)与1-异丙基咪唑经过季铵化反应,制备出具有大空间位阻和富电子的配体1-(1-二茂铁基乙基)-3-异丙基-1-咪唑碘盐(记为配体1),收率为88%。利用1 H NMR、13 C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考察了体系Pd(OAc)2/配体1催化4-甲氧基溴苯与苯硼酸的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活性。实验发现:配体1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稳定Pd,在二氧六环反应介质中,碳酸铯为碱,1%Pd用量的条件下可以有效催化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加热回流3h,收率达93%。
段书德于宏伟韩卫荣郧海丽高岩磊牟微
关键词:咪唑盐
六亚甲基四胺的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变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研究了六亚甲基四胺的分子结构及热稳定性。实验发现,在3 000~600 cm^(-1)的频率区间内,六亚甲基四胺的红外吸收频率包括亚甲基C—H伸缩振动模式(ν_(C—H))、亚甲基C—H变角振动模式(δ_(CH_2))、亚甲基C—H面外摇摆振动模式(ω_(CH_2))、C—N伸缩振动模式(ν_(C—N))和亚甲基C—H面内摇摆振动模式(ρ_(CH_2))等。以六亚甲基四胺ν_(C—N)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了六亚甲基四胺ν_(C—N)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的研究,进一步考察温度变化对于六亚甲基四胺结构的影响。
王维杜林楠吴贤苏苗苗关胜琴孙佳玥于宏伟
关键词: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傅里叶变换
乳胶C-H面外摇摆振动模式ATR二维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在303~393K温度范围内,采用变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研究了乳胶的分子结构。实验发现:在3500~600cm^(-1)的频率范围内,乳胶主要存在着C-H伸缩振动模式(ν_(C-H))、C=C双键伸缩振动模式(ν_(C=C))、CH_2弯曲振动模式(δ_(CH2))、CH_3弯曲振动模式(δ_(CH3_)和双键上C-H面外摇摆振动模式(ω_(C-H))等五种。本文主要以乳胶ω_(C-H)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开展相关二维红外光谱的研究,考查温度对于乳胶分子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乳胶ω_(C-H)在837cm^(-1)和841cm^(-1)频率处有红外吸收峰,而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乳胶ωC-H红外吸收强度的变化快慢顺序为:837cm^(-1)>841cm^(-1)。此项研究拓展了ATR-FTIR技术在乳胶热变性方面的研究范围。
牟微顾春雷眭晓哲解立斌王欣于宏伟
关键词:二维红外光谱乳胶热变性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