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涛

作品数:23 被引量:43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7篇太湖
  • 5篇溶解性有机质
  • 4篇水环境
  • 4篇沉积物
  • 3篇水质
  • 3篇流域
  • 3篇湖区
  • 3篇光谱
  • 3篇分子
  • 3篇分子量
  • 2篇滇池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光谱
  • 2篇水体
  • 2篇水污染
  • 2篇水质模型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污染
  • 2篇黄河

机构

  • 23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山西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常州大学
  • 1篇天津市环境保...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成都市环境保...

作者

  • 23篇于涛
  • 8篇张远
  • 8篇富国
  • 7篇郑丙辉
  • 7篇邓义祥
  • 6篇张彦
  • 5篇孟伟
  • 4篇石陶然
  • 3篇雷坤
  • 2篇胡春明
  • 2篇许飞飞
  • 2篇田凯
  • 2篇马晓娜
  • 2篇吴福勇
  • 2篇宋晓娜
  • 1篇姚波
  • 1篇李锦
  • 1篇冯启言
  • 1篇杨丽标
  • 1篇秦延文

传媒

  • 7篇环境科学研究
  • 6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人民黄河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2006年国...
  • 1篇2008年G...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质模型科学性内涵的探讨被引量:6
2008年
水质模型的科学性是其方法论上的重要问题,对数学模型科学性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本研究在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对水质模型科学性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总结和发展。研究认为,数学模型不是现实情况的简单复制,因此同时存在着机理性和经验性;数学模型的复杂程度应与能够获得的数据相对应,才能尽可能取得比较准确的预测结果;模型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不可避免;而模型的最终相似性为数学模型应用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对数学模型科学性的客观理解,将更好地指导水质模型在环境决策中的应用。
邓义祥富国于涛
关键词:水质模型方法论
太湖流域污水排放对湖水天然水化学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为揭示太湖流域污水排放对湖水天然水化学(主要离子)的影响,对太湖上游19个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出水及雨水、入湖河水和湖水中主要离子进行了分析,同时收集历史数据对比了太湖1950s年代和目前的天然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太湖水体天然水化学类型主要受流域碳酸盐岩风化作用控制,而受雨水影响较小;流域排放的污水主要离子特征类似于干旱地区的河水,部分工业污水甚至具有海水水化学特征,说明人为活动对当地淡水水质的重要影响.同时,太湖水化学已从60年前的重碳酸盐钙型水转变为目前的氯化物钠型水.进一步通过修正的完全混合断面污染物浓度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生活污水排放可以解释对太湖多数主要离子的影响,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排放可以更好地解释Cl#的变化;但太湖Ca2+和Mg2+浓度(硬度)的增长受污水影响较小,而是受流域酸沉降的影响控制.分析显示,60年来受流域不断增长的污水排放影响,太湖水体的优势阴阳离子组分均已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湖水(Ca2++Mg2+)-HCO-3和(Na++K+)-Cl-均分布在1∶1线上侧,而(Ca2++Mg2+)/(Na++K+)比值则下降了约1半,同时湖水的Cl#/Na+比值显示出显著的升高趋势,说明流域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影响太湖水化学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可为湖泊水化学演化研究及强烈人为干预条件下的水环境管理提供新的基础.
代丹张远韩雪娇冯胜于涛
关键词:污水排放总硬度太湖
太湖典型湖区水体溶解有机质的光谱学特征被引量:10
2011年
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及多种紫外参数等光谱学手段对太湖水体溶解有机质(DOM)进行分析测定,探讨太湖典型湖区水体中DOM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湖区水体DOM组成特性呈现出一定的区域特征,位于入湖河流的T1点和T2点所代表的竺山湾湖区,结构复杂的大分子物质和腐殖质类物质含量较多,这些区域受多重来源包括生物来源、陆源及生产生活污水的影响较大;以T3为代表的梅梁湾湖区、T4为代表的贡湖湾湖区和T5所处的湖心区其DOM复杂化程度相对较低;而T6点代表的东太湖湖区,因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以结构简单的类蛋白物质含量居多。
胡春明张远于涛姚波胡德胜
关键词:太湖溶解有机质荧光光谱
滇池沉积物不同分子量溶解性有机质分布及其与Cu和Pb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6
2013年
采用平衡渗析法、离子计和光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了滇池表层沉积物中DOM(溶解性有机质)的分子量分布特征及不同分子量的DOM对Cu和Pb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草海和外海沉积物中DOM的分子量组成有显著差异.草海沉积物中DOM主要以分子量为3.5~5.0 ku的组分为主;外海沉积物中DOM以分子量为0.5~2.0 ku的组分为主.滇池各级分子量DOM的腐殖化程度(以A3/A4计,A3、A4分别为DOM在300、400 nm处的紫外吸光度)在1.57~6.00之间,而且DOM腐殖化程度和芳香性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离子计分析和三维荧光光谱特征表明,Cu趋向于和分子量为2.0~3.5 ku的DOM结合,而Pb趋向于和分子量≤0.5 ku的DOM结合.用结合容量和分配系数(Kd)表征Cu、Pb与DOM在两相中的结合能力,分子量为2.0~3.5 ku的DOM中的w(Cu)最大,草海和外海分别为717.65和340.27 mg/g;分子量≤0.5 ku的DOM中的w(Pb)最大,草海和外海分别为2 988.84和5 073.45 mg/g.
石陶然张远于涛张彦
关键词:滇池分子量分布
海水淡化规模对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的约束及建议
由于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利用海水脱盐开发淡水资源成为解决北方沿海地区缺水的一项策略。然而对于渤海及渤海湾这样的封闭或半封闭水环境,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海水淡化的规模应是有限制的。 本文从非污染损害及污...
于涛富国陶建华聂洪涛张晓岚
关键词:海水淡化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
文献传递
Bayes理论在河流水质模型参数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参数识别是水环境数学模型建模的重要步骤.在实际模拟过程中,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数据进行模型参数识别.充分利用研究者已有的经验,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模拟过程的风险.Bayes理论为把研究者的经验或前验信息纳入到水质模拟提供了一个定量手段.采用离散Bayes理论的基本方法,以国内某河段实际监测数据为基础,完成了模型的参数识别过程,并对识别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采用Bayes理论获得的参数识别结果能够达到模型验证的要求.
邓义祥郑丙辉富国于涛
关键词:河流水质模型参数识别可识别性
黄河流域氮磷营养盐动态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被引量:62
2007年
收集了黄河流域下游主要干流监测站近40a来(氮数据)或20a(磷数据)来的水质数据,同时,收集了流域各省人口、氮肥磷肥施用量(折纯)及工业废水排放量等数据,研究了黄河氮磷营养盐通量(或浓度)的多年变化趋势,并统计了水质变化与流域人口、化肥用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等社会经济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氮输送通量近40a来有不断升高的趋势,但1990s后期受黄河断流影响有明显下降;同时,由于下游引黄灌区大量取水使得花园口-利津之间的氮通量相对入海口的氮通量为负值.黄河总磷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没有呈现趋势性变化,受断流影响1990s后期总磷含量值也明显减小.进一步分析表明,黄河氮输送通量的变化主要受流域内人口、氮肥施用量的影响,而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没有统计上的相关性;黄河总磷含量和流域人口、磷肥施用量和废水排放量均无相关性,而与黄河水体中悬浮物含量显著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水体悬浮物中的总磷含量为0.54g.kg-1,与黄土高原总磷背景值十分接近.由于黄河悬浮物主要来自黄土高原,故判断黄河总磷输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查明黄河流域氮磷输送量多年变化情况和主要影响因素可为流域和海域污染控制及负荷分配提供依据.
孟伟于涛郑丙辉邓义祥富国
关键词:黄河悬浮物
上覆水中碳氮浓度对黄河沉积物反硝化速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通过室内培养测定泥水界面N2通量,研究了黄河沉积物的反硝化速率,分析了沉积物反硝化速率与上覆水碳、氮浓度和耗氧速率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对照处理(CK)平均反硝化速率为14.81±9.43μg N/m2/h。碳、氮添加处理中,N1(4.5 mg N/L)和C1(2.4 mg C/L)沉积物反硝化速率最高,均值分别为21.99±12.45和24.33±14.38μg N/m2/h。理论上,NO3-N和溶解性有机碳添加浓度分别为9.8和4.0mg/L时沉积物反硝化作用最大,且反硝化作用的最佳碳氮比为2.3。不同碳、氮水平上沉积物反硝化速率与耗氧速率的响应关系并不一致。低碳氮水平下反硝化速率与耗氧速率显著正相关;低碳、高氮水平下反硝化速率与耗氧速率不相关;而高碳、低氮水平下反硝化速率则与耗氧速率显著负相关。
杨丽标雷坤孟伟富国于涛
关键词:沉积物反硝化速率碳氮耗氧速率
太湖沉积物及孔隙水中氮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33
2010年
通过2009年4月和9月2次大规模采样监测,研究了太湖沉积物和孔隙水中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太湖沉积物和孔隙水中不同形态的氮在垂向变化上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沉积物中氮在水平分布上表现为w(TN),w(NH4+-N)和w(NO3--N)在北部湖区和东部湖区较高,而在湖心区较低;在深度变化上,w(TN)从下往上逐渐增大,而w(NH4+-N)却呈相反的趋势,w(NO3--N)没有明显变化.沉积物中w(有机氮)占w(TN)的80%,二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0.894,P<动态信息0.01),w(TN)主要受w(有机氮)影响.孔隙水中的氮在水平分布上表现为ρ(TN),ρ(NH4+-N)和ρ(NO3--N)与沉积物中的氮分布基本一致;垂直变化上,孔隙水ρ(TN)和ρ(NH4+-N)从下向上逐渐减小,而ρ(NO3--N)无明显变化规律;孔隙水中ρ(NH4+-N)占ρ(TN)的50%,二者之间也有很好的相关性(R=0.886,P<0.01),ρ(TN)主要受ρ(NH4+-N)的影响.分析显示,2种介质中3种形态的氮有很好的相关性.对沉积物中不同类型的有机质和各形态氮的相关分析发现,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类型和含量是影响氮素迁移转化的重要因素.
张彦张远于涛宋晓娜冯启言
关键词:太湖沉积物孔隙水
饮用水水源地水污染预警与应急技术框架研究
水污染的监控、预警与突发事故应急是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然而,国内目前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领域鲜有相关研究。本文结合国家正在编制的《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丁作,立足于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的实际需求...
郑丙辉王丽婧于涛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故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