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缨 作品数:22 被引量:62 H指数:5 供职机构: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非生物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和非生物型人工肝在重型肝炎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测定正常组、重型肝炎保守治疗组及重型肝炎人工肝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2、IL-6、TGFβ1、TNF-α、sFas、IFN-α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人工肝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2、IFN-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IL-6、TGFβ1、TNFα-、sFa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人工肝治疗后血清IL-2、IFN-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IL-6、TGFβ1、TNF-α、sFa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保守治疗后血清IL-2、IL-6、sFas、IFN-α水平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P>0.05),TGFβ1、、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死亡及疗效差自动出院的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极易反弹,治愈及好转的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不易反弹。结论非生物型人工肝对IL-6、TGFβ1、TNF-α、sFas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可使IL-2、IFN-α水平升高,对重型肝炎疗效明显。观察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对病情评估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李勇忠 符政远 蒋建勇 邓英 彭吉军 胡文祥 李淮 于红缨 马孝政 谢知兵关键词:肝炎 白细胞介素2 转化生长因子Β 干扰素Α 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鞘内注药4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06年 于红缨 符政远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 鞘内注药 脑脊液 脑积水 人工肝支持系统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1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人工肝支持系统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晚期炎症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清除效果,进一步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意义。
方法:选择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41例,32例行血浆置换治疗... 于红缨关键词:乙型肝炎 人工肝支持系统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和易患因素的探讨 2022年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由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现有的实验室检查检出率不高,容易延误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及抗结核治疗时机,导致高致残率及死亡率。目前结核性脑膜炎常用的早期诊断方法包括脑脊液涂片、脑脊液结核培养、脑脊液分子学检测、脑脊液免疫及细胞因子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儿童、艾滋病合并感染、妊娠、营养不良、糖尿病、耐药结核菌株的流行都是发生结核性脑膜炎的易患因素。重视人群发生结核性脑膜炎的易患因素,有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对结核性脑膜炎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张心柔 于红缨 胡爱民关键词:结核病 结核性脑膜炎 TBM 易患因素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1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7例肠道病毒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病例资料。比较普通病例组和重症病例组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多见于1~3岁婴幼儿(64.96%),主要症状为皮疹(98.29%)、发热(98.29%)。重症病例发生率较高(占82.05%),多有肢体抖动及易惊(77.78%)。常见并发症有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经对症及抗病毒治疗,重症者早期使用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甘露醇等治疗,治愈113例(96.58%),好转1例(0.85%),死亡3例(2.56%)。结论: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多见于婴幼儿,主要症状为发热、皮疹。重症病例发生率高,多有肢体抖动及易惊。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救治关键在于早期干预,控制进展,减少难治性并发症的发生。 于红缨 符政远 李勇忠 邓英 蒋建勇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 婴幼儿 重症 3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 目的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4例 PBC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血清生化、免疫学指标、病理学改变及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PBC患者中女性29例,男性5例,... 尹有宽 于红缨 李广明 卢清 黄玉仙 张继明 张清波 邬祥惠文献传递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治教训 被引量:3 2005年 尹有宽 于红缨 李广明 张继明 卢清 黄玉仙 张清波 邬祥惠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药物治疗 肝功能 HIV感染合并慢性肾脏病研究进展 2023年 随着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广泛使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预期寿命逐渐延长。但在HIV感染和ART药物肾毒性的作用下,老龄化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PLWH)出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风险显著增加,尤其在合并其他相关危险因素时。CKD起病隐匿、预后差,会导致PLWH的生活质量下降,增加死亡率,早期识别肾功能不全、评估CKD危险因素以及尽早启动ART有助于减少CKD风险。了解HIV感染背景下CKD的病因、危险因素、诊断及管理,对HIV感染合并CKD的防治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易祝峰 于红缨 罗家顺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慢性肾脏病 非生物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重型肝炎血清细胞因子在血浆置换、血液滤过等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前后的变化, 进一步探讨细胞因子和非生物型人工肝在重型肝炎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设重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测定每组血清 IL-2、IL-6、T... 李勇忠 符政远 邓英 彭吉军 胡文祥 李淮 于红缨 蒋建勇 马孝政 谢知兵关键词:重型肝炎 非生物型人工肝 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怀化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耐药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了解怀化市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及耐药状况,分析影响耐药产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就诊于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艾滋病门诊及病房的抗病毒治疗时间超过1年,且年龄为18岁以上的367例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对病毒载量大于1000 copies/ml的标本进行HIV耐药基因型检测分析,并分组对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水平、治疗依从性等级及抗病毒治疗期间合并应用抗结核药物的比例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86.65%的治疗者采用一线治疗方案,92.37%的治疗者达到病毒学抑制,7.63%的治疗者出现病毒学失败,13.89%的治疗者CD4^+T淋巴细胞低于200个/μl,18例治疗者发生耐药,耐药发生率4.90%。耐药组与非耐药对照组在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水平、治疗依从性等级及抗病毒治疗期间合并应用抗结核药物的比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怀化市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总体疗效显著,少数患者出现耐药,其耐药与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水平、治疗依从性及抗病毒治疗期间合并应用抗结核药物存在相关性。 于红缨 李勇忠 卫学丰 刘立亚 谢知兵 王培关键词: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耐药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