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贵君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工程学院技术经济系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锅炉
  • 2篇循环流化床
  • 2篇循环流化床锅...
  • 2篇流化
  • 2篇流化床
  • 2篇流化床锅炉
  • 2篇爆破
  • 2篇135MW循...
  • 1篇电站
  • 1篇电站锅炉
  • 1篇再热
  • 1篇再热器
  • 1篇再热器管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受热
  • 1篇受热面
  • 1篇受热面管
  • 1篇水冷壁
  • 1篇喷水管

机构

  • 7篇沈阳工程学院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7篇于贵君
  • 4篇李智
  • 2篇胡俊宇
  • 2篇裴振英
  • 2篇王翔凤
  • 1篇蔡九菊
  • 1篇赵殿瑞

传媒

  • 2篇东北电力技术
  • 1篇热力发电
  • 1篇节能
  • 1篇腐蚀科学与防...
  • 1篇锅炉技术
  • 1篇电力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锅炉受热面管爆破原因分析
2009年
通过对2例典型受热面管爆破事故原因的分析,指出爆破原因主要是由于管子超温过热,高温下管材强度下降,不能承受管内压折算应力,导致爆破,并提出了防止受热面管爆破的监督建议。
于贵君郑福民马锦玉
关键词:受热面管爆破
135MW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动模型被引量:1
2008年
针对135MW循环流化床的特点,建立了密相区和稀相区的流动模型,并进行了宽筛分的处理。沿着床层轴线方向把稀相区均匀划分20个区段,沿着径向将每个区段划分为核心区和环形区,形成了连续的核心小室和环形小室,认为每个核心小室和环形小室内气固流动参数均匀,这样分别建立了每个核心小室和环形小室的流动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表明,所建的流动模型能够反映135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流动特性。
李智胡俊宇王翔凤于贵君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
减温器喷水管爆破原因分析
2008年
通过对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号炉减温器喷水管爆破事故的分析,认为产生爆破的主要原因是管子长时间受往复推拉应力的作用,导致外壁开裂并逐步向内壁扩展,最后导致喷水管爆破。
于贵君马锦玉
关键词:爆破
电站锅炉水冷壁积灰结渣仿真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05年
对辽宁省阜新电厂200 MW机组燃煤锅炉进行了多工况热态测试,获得了数据样本。运用BP神经网络和LM算法建立了电站锅炉水冷壁积灰结渣的仿真模型。所建神经网络仿真模型能够反映锅炉水冷壁积灰结渣的程度,为电站仿真机吹灰优化系统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智裴振英于贵君
关键词:锅炉水冷壁BP神经网络积灰结渣仿真
135MW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动模型被引量:1
2009年
针对135 MW循环流化床的特点,建立了密相区和稀相区的流动模型,并进行了宽筛分的处理。沿着床层轴线方向把稀相区均匀划分20个区段,沿着径向将每个区段划分为核心区和环形区,形成了连续的核心小室和环形小室,认为每个核心小室和环形小室内气固流动参数均匀,这样分别建立了每个核心小室和环形小室的流动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表明,在布风板17 m以上,固体颗粒夹带流率沿炉膛高度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核心小室的空隙率较大,环型小室空隙率较小,在布风板9.8 m以上空隙率增大平缓;在密相区表面附近环型室厚度达到最大值,其后沿着炉高逐渐减少,在不到炉膛出口环型区就已经消失。所建的流动模型能够反映135 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流动特性。
李智胡俊宇王翔凤于贵君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
再热器管泄漏原因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化学分析、金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抚顺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号炉低温再热器管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再热器管泄漏的主要原因是管内的凝结水中溶解氧和结垢造成管壁局部腐蚀减薄直至穿孔.同时提出了再热器管在使用过程中防止腐蚀的建议.
于贵君郑福民
关键词:再热器管
锅炉燃烧性能优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2年
基于在线学习RBF网络模型,建立了1种用于锅炉燃烧性能优化的模型。经网络模型初始化、误差在线检测和在线学习,实现了模型与锅炉燃烧特性的实时匹配。当锅炉燃烧特性发生变化时,将激活RBF网络隐层的休眠节点,并以新的学习样本作为新增工作节点的中心,根据锅炉最新燃烧过程的数据在线快速修正燃烧性能模型。以某亚临界300MW供热机组为例,建立了锅炉燃烧性能模型并预测锅炉燃烧效率,其结果与实际运行结果吻合较好。
李智蔡九菊赵殿瑞裴振英于贵君
关键词:锅炉燃烧性能RBF网络燃烧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