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但汉松

作品数:32 被引量:185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叙事
  • 7篇文学
  • 5篇寓言
  • 5篇品钦
  • 4篇桑顿·怀尔德
  • 3篇小说
  • 3篇后殖民
  • 3篇巴赫金
  • 3篇创伤
  • 2篇殖民
  • 2篇他者
  • 2篇文学研究
  • 2篇物种
  • 2篇恐怖
  • 2篇后人
  • 2篇后人类
  • 2篇悲悼
  • 1篇德里罗
  • 1篇地狱
  • 1篇电影

机构

  • 30篇南京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大连外国语学...

作者

  • 32篇但汉松
  • 1篇刘海平
  • 1篇隋晓获

传媒

  • 7篇外国文学
  • 7篇外国文学评论
  • 5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外国文学动态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国外文学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戏剧(中央戏...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文化研究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走向“后批判”:西方文学研究的未来之辩被引量:3
2021年
"理论之后"的西方文学研究"该往何处去",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近年来,菲尔斯基与诺斯对文学研究如何走出方法论和学科建制上的困局都提出了自己的反思。菲尔斯基在深入厘清当代文学批评的缺陷之后,提出摆脱"怀疑的阐释学"并走向"后批判",以拉图尔所倡导的"行动者网络理论"来重组文学批评的未来版图;诺斯则以新的文学史分期法为出发点,批判了新自由主义主导下文学批评的"学者转向",并在检视了新世纪各种新式文学批评潮流的基础上为批评范式的转换提出预言。两人看似立场迥异,但对"理论"危机的反思具有对话性,为我们思考西方文学研究的未来道路提供了有益参考。
但汉松
关键词:文学研究
存在主义寓言与失败的含混--评桑顿·怀尔德的《阿尔切斯达》
2011年
本文首先以克尔凯郭尔为坐标,考察怀尔德在创作宗教长剧《阿尔切斯达》时所遭遇的存在主义影响。尽管克氏哲学的确构成全剧的思想底色,为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崇高意义"的寓言美学观提供了注脚,但主人公阿尔刻提斯虔诚践行的"无限弃绝"却与怀尔德试图追求的寓言含混性产生了内在冲突。本文认为这种冲突在戏剧文本和舞台演出中难以调谐,并最终导致了这部戏剧式寓言在主题和风格上的深层分裂。《阿尔切斯达》的失败不只是怀尔德的个人失败,更昭示出现代寓言的一种必然困境。
但汉松
关键词:克尔凯郭尔
巴赫金文论与精神分析文论之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巴赫金与精神分析学派之异已是文论领域的共识,而二者之同却鲜有发掘。将巴赫金与精神分析文论不同层面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拉康在文论观点方面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二者在诸多方面异曲同工,甚至互通有无。从精神分析文论的角度来重新解读并补充和完善巴赫金的文学理论,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意图。
但汉松隋晓获
关键词:巴赫金弗洛伊德
格吕克《阿弗尔诺》中的后“9·11”悲悼
2021年
从露易丝·格吕克20世纪60年代登上诗坛开始,她常用的诗歌主题就是创伤、死亡与悲悼,书写诗人对个人、家庭、婚姻和社会的伤逝之情。纽约是格吕克的家乡,身为桂冠诗人的她在"9·11"之后必然承担了高贵而严肃的文学责任。当21世纪最具撕裂性的一次城市灾难发生在纽约时,格吕克这位擅写疼痛之诗的桂冠诗人将目光投向"归零地"废墟(一个阿弗尔诺式的地狱入口)恐怕是不足为奇的事情。
但汉松
关键词:桂冠诗人诗歌主题悲悼伤逝地狱
西方“9·11文学”研究:方法、争鸣与反思被引量:8
2015年
近五年来,英美学界的"9·11文学"研究已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本文着重考察了这段时期国外此类研究的主要视角、方法和论点,并从"归零地"叙事、后殖民批判与叙事伦理这三个角度归纳并阐释当前已有研究的内部争鸣。在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差异性和分歧点进行分析梳理后,本文试图提炼"9·11文学"研究的方法论上亟需反思和商榷的几个核心议题,并为未来的研究走向提出一些看法。
但汉松
关键词:创伤后殖民叙事伦理
出埃及之后:巴赫金对话理论之综合研究
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米哈伊尔.巴赫金的批评理论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并正在吸引西方和中国学术界的注意.巴赫金的著作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他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是最为综合的理论模式,来阐发社会知识在文本、话语和意识的合作...
但汉松
关键词:巴赫金文学理论
文献传递
论麦克尤恩《星期六》中的“后9·11”式崇高被引量:2
2017年
麦克尤恩的"后9·11"书写有着典型的欧洲风格,它既浸润着马修·阿诺德的文化批判精神,带有19世纪资本主义美学中"崇高"概念的印记,同时又深切地关注着全球"反恐战争"阴霾下的末日想象。《星期六》的奇特之处,在于它试图以一种寓言式写作,揭示科学和文学张力之下的"后9·11"式崇高。这种承接了"奥斯维辛"之后的后现代"崇高"不仅构成了对恐怖主义的一种话语批判,而且也试图对主流"反恐"叙事进行某种文学意义上的解构。
但汉松
关键词:恐怖崇高
作为文类的百科全书式叙事——解读品钦新著《反抗时间》被引量:9
2008年
本文将品钦的《反抗时间》纳入"百科全书式叙事"这一特殊文类进行考察,分析这部小说如何运用"循环结构"和"解剖体"这些修辞模式来构建小说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并分析品钦如何通过采用服务于这种文类的主题,实践了对这文类本身的创新和超越。
但汉松
关键词:文类
重审康拉德《间谍》中的无政府主义者
2020年
康拉德的《间谍》被广泛视为最早的一部"9·11小说",但它与新世纪反恐话语的关联并非那么简单。19世纪末,欧洲出现的无政府恐怖主义暴力有其复杂的历史语境,康拉德对无政府主义者及其"行动宣传"暴力的书写,不仅仅指向了无政府主义运动背后隐秘运作的人性之恶,而且代表了这位波兰外来者对英国及欧洲大陆当时反恐政治的矛盾态度。只有重返《间谍》这个反讽文本的历史构建现场,我们才能更准确把握那个时期的康拉德与新兴的全球帝国之间的暧昧关系,由此提炼并重申他20世纪初期的政治小说对于当代的现实意义。
但汉松
关键词:《间谍》康拉德无政府主义反讽
“我就是我的身体”:论麦因堡《丑人》的后人类身体及其戏剧呈现被引量:4
2018年
德国当代剧作家马里乌斯·冯·麦因堡的《丑人》表面上是一部以整容手术为题材的社会讽刺剧,但它更深的主题则指向了后人类身体的三种区隔,即卑贱身体、客体身体和主体身体。本文分析了剧中的三种后人类身体如何在荒诞的脸部重造中实现了越界,同时指出"脸"这个身体器官在该剧中彻底沦为了机械复制物。在此情境下,后人类的赛博格不仅要面对神经官能症式的身份认同危机,也让身体之"美"成为了一种过时之物。本文还进一步深入到后人类剧场,以特罗扬诺夫斯基在上海执导的《丑人》为案例,分析多媒体技术驱动的数字化表演如何与后人类主体的身体言说形成张力,从而实现身体与技术在舞台上的相互质询和解构。
但汉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