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W表面活性剂液膜体系的溶胀现象——(Ⅱ)渗透溶胀过程的模拟被引量:10
- 1989年
- 提出渗透溶胀的溶解-扩散机理,由球体扩散微分方程导出了渗透溶胀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的突出优点是不含任何可调参数且能得到较准确的结果.对数种表面活性剂和载体的加溶水率进行了实验测定.
- 王子镐傅举孚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液膜体系
- (W/O)/W表面活性剂液膜体系的溶胀现象——(Ⅰ)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吸附和乳化溶胀被引量:22
- 1989年
- 本文提出了表面活性剂在液膜膜相中有效浓度的概念并推导了其计算公式.通过大量实验和理论分析,探讨了乳化溶胀的产生机理,提出了界面湍动-乳化的机理模型,并据此导出了估算乳化溶胀率的数学模型.模型预测值和实验数据吻合很好.
- 王子镐傅举孚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液膜体系溶胀
- 乳化液膜萃取乳酸稀溶液过程中的渗透溶胀及模拟被引量:5
- 1998年
- 根据膜相中载体萃取的机理,指出载体在萃取溶质后形成的络合物具有一定的亲水性.采用气相色谱法,分别对含有表面活性剂和载体的膜相在与乳酸溶液接触后的溶水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其溶水率远高于与无溶质的外相水接触后的膜相溶水率.所以渗透溶胀进人内相的水除表面活性剂分子结合的迁移外还有载体-溶质络合物结合水.从而提出了实际萃取过程中乳化液膜渗透溶胀的反应-溶解-扩散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经与实验数据比较,结果吻合较好.
- 蒋元力王子镐傅举孚
- 关键词:乳化液膜乳酸配合物
- 气液液三相精馏流体力学性能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3年
- 介绍了气液液三相精馏塔板流体力学性能研究的进展情况,讨论了塔板上流动工况、塔板上两液相的混合状况及影响流体力学性能的有关因素。文中提到的许多观点和建议对于优化精馏塔的设计至关重要。
- 蒋卓良史季芬傅举孚
- 关键词:流体力学三相精馏塔板
- 表面活性剂液膜萃取过程的乳液溶胀(Ⅱ)——乳液溶胀的抑制被引量:9
- 1995年
- 探讨了抑制乳液溶胀的途径。着重研究了迄今尚未充分讨论的外水溶质对乳液溶胀的影响。结果证实,外水相中的电解质或葡萄糖能抑制夹带溶胀,并使渗透溶胀率降低。研究了溶剂和温度对溶胀的影响。提出了计算渗透溶胀的修正数学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相符。
- 王子镐傅举孚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液膜溶胀电解质葡萄糖
- 气相夹带对蒸馏塔板效率的影响被引量:8
- 1991年
- 本文给出了在完全泡沫状态或以泡沫为主的混合状态下进行蒸馏操作时包括气相夹带的板效率模型,导出了Lewis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种情况的板效率计算式,讨论了气相夹带对板效率的影响,并与FRI的实验值作了比较.
- 吴祥芝傅举孚张东平
- 关键词:蒸馏塔板
- (W/O)/W液膜体系的界面状态方程被引量:3
- 1994年
- 在Langmuir等温吸附式的基础上,利用“有效浓度”的概念,推导出了乳化液膜体系的界面状态方程。进一步探讨了乳化液膜体系乳化溶胀与表面活性剂本身的及界面吸附状态的关系。所提出的界面状态方程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 蒋元力王子镐傅举孚
- 关键词:乳状液液膜体系
- 气液液三相精馏传质性能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4年
- 介绍了气液液三相精馏塔板传质性能研究的进展情况,讨论了气速、液气比等操作条件,表面张力、界面张力、液体的粘度或分散粘度、密度和相对挥发度等物系性质以及油水体积比等多种参数对传质效率的影响,探讨了第二液相的存在对传质的影响,文中的许多观点和建议对于优化精馏塔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蒋卓良史季芬傅举孚
- 关键词:传质性能三相精馏塔板
- 三元体系液液界面张力与溶解度的关联被引量:3
- 1989年
- 本文采用界面相模型,推导出一个关联界面张力与溶解度数据的方程.经24个三元体系的检验,方程给出了满意的结果.
- 李步强傅举孚
- 关键词:溶解度
- 二氧化硫强制动态氧化过程的模型化(Ⅰ)——钒催化剂固定床的轴向传热特性被引量:13
- 1995年
- 利用热响应技术对装填S101型钒催化剂的固定床轴向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范围是:床层初始温度从室温至约500℃,Re=30~660,大体上覆盖了工业反应器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在床层温度小于200℃的低温下,前人已提出的计算a_(ax)和Nu数的公式仍然适用,但在更高的温度下,轴向有效导热系数的数值比前人的预测要大。
- 吴慧雄张树增李成岳傅举孚
- 关键词:固定床二氧化硫钒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