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平

作品数:79 被引量:490H指数:1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4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3篇儿童
  • 16篇先天
  • 15篇先天性
  • 13篇甲状腺
  • 12篇甲状腺功能
  • 11篇肥胖
  • 11篇干预
  • 10篇患儿
  • 9篇饮食
  • 8篇肥胖症
  • 8篇抽动
  • 8篇抽动障碍
  • 7篇多动障碍
  • 7篇新生儿
  • 7篇注意缺陷多动...
  • 6篇学龄
  • 6篇学龄前
  • 6篇饮食治疗
  • 6篇影响因素
  • 6篇共病

机构

  • 70篇青岛市妇女儿...
  • 17篇青岛大学
  • 8篇苏州大学
  • 8篇青岛大学医学...
  • 5篇佛山市妇幼保...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吉林大学第二...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济南市妇幼保...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宁夏医学院附...
  • 4篇遵义医学院
  • 4篇南京市妇幼保...
  • 3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9篇傅平
  • 18篇张立琴
  • 15篇匡桂芳
  • 13篇王文媛
  • 10篇周长虹
  • 10篇周继勇
  • 9篇赵桂兰
  • 6篇单若冰
  • 5篇古桂雄
  • 5篇胡晓燕
  • 5篇冀永娟
  • 5篇王桂香
  • 5篇俞红
  • 5篇夏颖
  • 5篇宋扬
  • 5篇赵彩红
  • 5篇弋花妮
  • 5篇邹华
  • 5篇李玉芬
  • 5篇潘建平

传媒

  • 24篇中国儿童保健...
  • 6篇中国妇幼健康...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国行为医学...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国际发育与疾...
  • 2篇中国计划生育...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年份

  • 3篇2013
  • 6篇2012
  • 20篇2011
  • 12篇2010
  • 5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7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无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婴儿期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无症状性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新生儿进行系统随访,观察其听力学、体格发育、智能发育、行为发育等多方面的改变,探讨先天性无症状性HCMV感染对婴儿期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1998年宜昌会议通过的《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标准及美国Fowler标准确定先天性无症状性巨细胞病毒感染。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符合入选条件感染病例41例,对照组21例。进行静脉血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确定HCMV感染。感染组与对照组于新生儿期、3月龄、6月龄、1岁分别进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检查(NBNA)、听力学检查包括耳声发射听力检查(OAE)、听力脑干诱发电位检查(ABR)、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评估发育智商、52项运动神经检查(Amiel-Tison法)和体格发育检查、一般状况检查。结果(1)两组新生儿12—14d时20项NBNA得分分别为38.8±2.75和38.5±2.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P〉0.05)。(2)ABR检查:感染组中23例做ABR检查者V波阈值升高异常率为15.2%;对照组21例未发现V波阈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均通过OAE检查。(3)感染组中38例1岁时行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检查智力发育指数(MDI)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分别为106.86±10.24和108.45±18.25,与对照组21例(107.49±19.31和107.19±10.98)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33,P〉0.05,t=0.35,P〉0.05)。(4)52项运动神经发育: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P〉0.05)。结论(1)先天性无症状HCMV感染在婴儿期即可出现脑干听性反应V波阈值升高,而OAE听力筛查未能检出异常。(2)先天性无症状性HCMV感染对新生儿期行为神经、婴儿期智力、婴儿期神经运动发育无明显影响。
单若冰王晓亮傅平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
人钠/碘转运体354位点基因突变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赵真闫胜利傅平
关键词:碘转运体基因突变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小儿
城区婴幼儿肥胖综合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城区婴幼儿肥胖干预措施。方法:制定适合社区儿保医生实施的婴幼儿肥胖干预方案,针对看护人开展婴幼儿饮食健康促进活动,干预周期为一年。结果:干预组婴儿食物转换月龄晚于对照组,进食肉类、蔬菜及水果的频率多于对照组,进...
王文媛赵桂兰李玉芬胡晓燕傅平
关键词:婴幼儿肥胖干预
孤独症儿童父母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人格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68例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和64例健康儿童父母进行对照研究。同时利用t检验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研究组的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母亲的抑郁因子分高于父亲,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内外向因子分[(47.65±9.97)分]低于对照组[(52.91±11.02)分],差异有显著性(t=2.87,P〈0.01);神经质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01,P〈0.05),父亲的内外向因子分低于母亲,差异有显著性(t=2.43,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神经质因子对SCL-90的总分及各因子均有影响。结论孤独症儿童父母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母亲的抑郁问题明显多于父亲;其人格特质具有偏内向性和高神经质的特点,父亲比母亲的偏内向性更明显。
周长虹傅平匡桂芳邹华辛晓昱贺莉娜
关键词:孤独症父母心理健康人格特征
抽动障碍患儿的智力记忆力自我意识及个性特征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患儿的智力、记忆力、自我意识及个性特征。方法采用中国修订版的儿童韦氏智力量表、临床记忆量表、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艾克森人格问卷对 66例抽动障碍患儿进行心理评估 ,并与健康儿童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抽动障碍患儿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分别为 94.0 3± 9.0 0 ,97.95± 12 .5 1,95 .5 9± 9.72 )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10 4.81± 7.0 4,10 0 .65± 9.5 2 ,10 3 .3 3± 7.44 ) (P <0 .0 0 1) ,操作量表中除拼图分测验无异常外其余分测验及言语量表各分测验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提示抽动障碍患儿的智力结构存在普遍性损伤。抽动障碍患儿记忆商 ( 95 .19± 12 .99)在正常范围 ,但明显低于对照组 ( 10 5 .46± 16.2 2 ) (P <0 .0 1) ,提示抽动障碍患儿可能有一定程度的记忆损害。个性测验显示抽动障碍患儿精神质、神经质量表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内外向性量表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自我意识评估显示抽动障碍患儿焦虑及躯体外貌与属性两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抽动障碍患儿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神经心理缺陷。
匡桂芳傅平周长虹衡中玉
关键词:抽动障碍患儿自我意识
婴幼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人钠/碘转运体基因354,395位点突变的研究
阎胜利王颜刚赵真傅平周成梅王娈赵文娟李长贵
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技术,检测沿海青岛地区和内陆临沂地区近5年约85万新生儿筛查出的97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hNIS基因354或395位点突变及其基因型频率。对照组206例,均来自上述地区。所有受试...
关键词:
关键词:基因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婴幼儿钠碘转运体
学龄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儿童的气质特征及其早期干预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经过早期干预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患儿在学龄前期的气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这些患儿的气质发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永久性CH的患儿(简称病例组)47名,确诊后立即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随机选取正常同龄儿童58名作为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对所有入选研究对象进行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3-7岁儿童气质量表调查。【结果】1)两组儿童的家庭背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儿童年龄、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儿童在情绪本质、坚持度、注意分散度三个维度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儿童麻烦型或中间近麻烦型气质类型比正常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目前的甲状腺功能、家庭环境、父母的一般情况和家庭教育等影响CH患儿的气质类型和发育。【结论】尽管得到早期诊断和干预,但CH患儿在学龄前期,气质类型仍以中间偏麻烦型的居多;患儿气质受社会环境、生活以及家庭的影响,及时调整和解决其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是保证患儿心理行为健康发展的关键。
周继勇傅平张立琴衣明纪
关键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心理评估学龄前儿童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血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浓度的变化以及与甲状腺素的关系,以期为CH患儿的监测、治疗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依据。【方法】分别测定35例CH患儿治疗前、后血清NGF浓度(酶联免疫法)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c-stimulating hormone,TSH)浓度(电化学发光法),并与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35例健康婴儿做对照。所有数据输入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①CH患儿治疗前,FT4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9.70,P<0.001),TSH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6.27,P<0.001),NGF浓度低于对照组(t=2.47,P<0.05);CH患儿经左旋甲状腺素(L-T4)治疗,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FT4、N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7.37及t=5.34,P<0.001)。②CH患儿治疗后,FT4、NGF浓度均明显升高,TSH浓度降至正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FT4:t=17.23,P<0.001;NGF:t=2.41,P<0.05;TSH:t=6.30,P<0.001);对照组患儿随日龄的增加,FT4、NGF浓度明显下降(t=4.61及4.81,P<0.001);③治疗前临床甲低组NGF浓度高于亚临床甲低组(t=2.28,P<0.05),FT4、TSH浓度也有非常显著意义(t=12.8及6.70,P<0.001),治疗后,两组患儿FT3、FT4、TSH、NGF浓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甲状腺激素缺乏引起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血清NGF浓度降低;②外源性的甲状腺激素可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的血清NGF浓度明显增加。
傅平张立琴于双玉宋扬李文杰
关键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神经生长因子甲状腺功能婴儿
青岛市1998~2008年出生缺陷变化趋势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分析青岛市近11年来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变化趋势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8~2008年青岛市出生缺陷监测医院的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统计分析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主要出生缺陷的发生率(%o)、类别和相关因素。结果近11年来共监测围产儿675096例,其中出生缺陷儿为3263例,发生率为4.83‰。1998~2003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2004~2008年呈上升趋势,尤其近3年来出生缺陷发生率均在5.00‰以上。青岛市高发畸形依次为总唇裂、先心病、多指(趾)、脑积水、腭裂。2003—2008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城镇高于乡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Х^2分别为16.82、15.20,均P〈0.01)。35~岁产妇组中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且高于〈25岁组、25~岁组、30~岁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分别为4.95、18.41、24.51,均P〈0.01)。结论做好一级预防工作,从产前.围产保健预防模式向孕前-围孕保健预防模式转变,确定重点保健人群,探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修新红袁丽王升华傅平朱松君
关键词:围产儿发生率
苯丙酮尿症患儿微量营养素、氨基酸、肉碱营养状况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的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儿童饮食治疗过程中微量营养素、氨基酸、肉碱的营养状况,为寻求其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997年12月-2005年6月经青岛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确诊的PKU患儿46例作为病例组,选取性别、年龄与病例组匹配、无任何躯体及精神疾病的正常儿童61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病例进行血常规、微量元素、氨基酸和肉碱检测。【结果】1)两组儿童血锌、铜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例组儿童锌缺乏明显多于对照组(χ2=7.017,P=0.008);2)两组儿童血液中天冬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瓜氨酸、甘氨酸、鸟氨酸含量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游离肉碱、乙酰基肉碱、丙酰基肉碱、丁酰基肉碱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新生儿疾病筛查得到早期诊断,早期进行常规饮食治疗的PKU患儿仍然存在某些微量营养素缺乏,治疗过程中氨基酸、肉碱虽在正常范围之内,但仍低于正常儿童。因此,必须定期对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的PKU的患儿进行氨基酸、肉碱的监测,及时发现并纠正PKU儿童所存在的营养偏差,寻求PKU儿童最佳的饮食治疗方案。
张立琴苏乃仑赵彩红傅平
关键词:苯丙酮尿症饮食治疗营养微量营养素氨基酸肉碱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