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忠江
- 作品数:47 被引量:223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河北省山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 河北省山区水土流失面积62957km<'2>,中度侵蚀以上的面积占47.42﹪.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河北省山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水土流失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二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 钱金平魏立涛冯忠江
- 关键词:水土流失
- 文献传递
- 河北省山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3
- 2003年
- 河北省山区水土流失面积62957km2,中度侵蚀以上的面积占47.42%。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河北省山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水土流失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二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针对河北省山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及主要成因,提出水土流失治理的对策。
- 钱金平魏立涛冯忠江
- 河北山区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调控研究
- 葛京凤梁彦庆冯忠江高伟明胡引翠刘体明段雅静崔媛媛宋岩刘育明刘云亮刘欣高晓巍徐晨曦魏静黄志英许振国陈景王丽王彦青张磊郭珊
- 该项目在分析河北山区第三纪以来环境演化情况及其驱动力及探讨气候的演变特征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手段与“压力-反馈-调控(PFC)”评价模型相结合,构建河北山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态安全预警系统区域生态环境评价
- 河北省定州市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
- 2000年
- 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了作为河北省农业大市的定州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提出措施建议。
- 冯忠江夏建彪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被引量:14
- 2011年
- 根据土地整理工程特点,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中的反向传播算法(BP)构建模型,对土地整理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土地整理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评价结果显示,在所选的河北省21个土地整理项目中,有16个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值在"中等"以上,能够反映出土地整理工程的实际效益。
- 梁彦庆黄志英冯忠江李灿
- 关键词:土地整理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
- 我国西部地区开发的产业重点与空间布局探讨被引量:4
- 2000年
- 论述我国西部开发思路 :由原料基地转向富民兴区 ;由国家推动型外源开发转向自身成长型内源开发 ;由资源依托型开发转向市场导向型开发 ;由培育地区比较优势转向地区竞争优势 ;由掠夺性开发转向可持续发展。西部产业发展应发挥特色农业、能源矿产、旅游资源和现有的电子、生物、航空航天产业优势。空间布局应以中小规模的据点式开发为主 ,积极发展小城镇 ,以交通干线为发展轴。
- 崔俊辉冯忠江夏建彪
- 关键词:西部地区开发
- 精明增长理念下低碳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耦合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2005—201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低碳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演变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和测算,探究两大系统的耦合互动关系及其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方法]以"精明增长"理念为指导,以石家庄市作为样本区域,引入物理学中的耦合度概念,构建低碳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耦合协调度模型。[结果]两大系统大体趋于同步发展,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表明二者存在良好的耦合互动关系;耦合协调水平由2005年的严重失调阶段发展到2011年的优质协调阶段,整体呈现由低级向高级过渡、耦合互动效应增强的趋势,客观地诠释了石家庄市低碳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动向。[结论]伴随时间的推进和政策建议的相继落实,二者耦合协调关系将逐渐优化。
- 曹彦鹏冯忠江
- 关键词:精明增长低碳经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度
-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土地整理工程中的应用
- 水资源是河北省自然资源体系中最紧缺的资源,在土地整理工程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对缓解项目区的用水矛盾意义重大.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以其节水、节地、节能等综合优势,被广泛地应用在土地整理项目中.以河北省阜城县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 冯忠江常春平褚英敏
- 关键词:低压管道土地整理输水灌溉
- 文献传递
- 从基尼系数看我国的收入分配被引量:4
- 2003年
- 冯忠江高伟明王卫
- 关键词:基尼系数收入分配城乡差距区域经济
- 中国城市地价状况分析与预测被引量:2
- 2008年
-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价格对社会经济的调控作用的重要性凸现,城市地价变化趋势的分析与预测是准确把握地价规律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制定土地政策、规范城镇地产市场和引导房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在分析2000年~2007年全国60个大中城市监测取得的各用途地价数据基础上,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08年~2012年全国六大区域的各用途地价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对比分析了我国各大区域地价的变化幅度及增长率,最后探讨了影响我国地价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
- 冯忠江李灿梁彦庆
- 关键词: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灰色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