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海伦

作品数:18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高校
  • 7篇隐性课程
  • 7篇教育
  • 7篇课程
  • 5篇德育
  • 4篇政治
  • 4篇思想政治
  • 4篇文化
  • 3篇德育价值
  • 3篇心理
  • 3篇心理学
  • 3篇政治教育
  • 3篇治教
  • 3篇思想政治教育
  • 3篇文化建设
  • 3篇校园
  • 3篇校园文化
  • 3篇校园文化建设
  • 3篇理学
  • 3篇教师

机构

  • 14篇山西大同大学
  • 2篇雁北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大同大学

作者

  • 18篇冯海伦
  • 3篇武步成
  • 2篇王霞娟
  • 1篇郭芸
  • 1篇杜喜荣

传媒

  • 3篇山西高等学校...
  • 2篇教育探索
  • 2篇现代中小学教...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中国农业教育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洛阳工业高等...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边疆经济与文...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 1篇中北大学学报...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应对被引量:5
2017年
大数据一方面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让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伦理困境、技术困境和研究范式困境。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好数据载体为思政工作服务是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思政教育应主动掌握和研究大数据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树立伦理责任、道德原则至上的理念,确立大数据思维意识、增强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从而摆脱困境,更好地实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郭芸冯海伦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的启示
2010年
雅斯贝尔斯的《大学之理念》一书对后世高等教育的研究影响颇深,文章主要从大学的内涵、大学教学、大学制度、大学存在的条件四个方面来论述《大学之理念》对当今大学研究的启示。
冯海伦武步成
关键词:教学
重视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被引量:7
2006年
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是相对的。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课程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促进课程研究发展的功能,个性品质发展的功能,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
冯海伦
关键词:隐性课程教育
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被引量:4
2016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这是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两方面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可以从四个方面加强:提高师德修养自觉性,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道德人格的塑造;完善师德制度,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评价体系;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专业化;优化师德环境,构建良好的高校教师文化。
冯海伦王霞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
隐性课程在德育中的价值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隐性课程作为一种“舶来品”,可以说对它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尤其是对隐性课程德育价值的认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处于首位,长期以来我...
冯海伦
关键词:隐性课程德育价值学校教育显性课程心理学
文献传递
重视课堂中隐性教育资源在德育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德育实效性低下是困扰教育界的一个难题,隐性教育可以避免显性教育所产生的一些问题。课堂中蕴含的隐性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教室布置、教师人格、人际关系、教材中隐含的教育资源等四个方面,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应重视并利用课堂中隐藏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
冯海伦
关键词:师生关系隐性教育
浅谈高校教师的职业形象被引量:2
2010年
教师兼具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职责、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承者,教师的职业形象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教师的道德形象是教师整体形象的基础,具有示范作用;教师的文化形象代表着大学的文化形象,高校教师应正确对待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冲突;教师人格形象的提升离不开教师慎独、爱生和修德三个方面的努力。
冯海伦
关键词:教师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人格形象
对山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2008年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山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加强山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山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对策: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在明确办学理念的基础上与地方文化相结合,重视教师文化的主导作用,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冯海伦武步成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
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被引量:6
2006年
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课程是建立在人们的认识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的心理学基础之上。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有感染、暗示、模仿、从众、内化。
冯海伦李宏龙
关键词:隐性课程
论高校教师专业道德建设
2014年
高校教师承担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职责,不仅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承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培育者和灵魂的塑造者。加强高校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可以从重视师德教育,提高教师道德义务认知水平;完善教师专业道德规范,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培养教师专业道德品质,加强教师道德自律;优化师德环境,构建良好高校教师文化四个方面进行。
冯海伦
关键词:高校师德教师专业道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