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超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植物
  • 5篇苔藓
  • 4篇苔藓植物
  • 2篇区系
  • 2篇五大连池火山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多样性
  • 2篇火山
  • 2篇盖度
  • 1篇多样性
  • 1篇驯鹿
  • 1篇养分
  • 1篇养分积累
  • 1篇植物化石
  • 1篇植物区
  • 1篇植物区系
  • 1篇乳突
  • 1篇生境
  • 1篇石棚
  • 1篇苔藓植物区系

机构

  • 7篇内蒙古大学

作者

  • 7篇冯超
  • 6篇白学良
  • 4篇寇瑾
  • 3篇福英
  • 3篇张乐
  • 2篇毕庚辰
  • 1篇张红霞
  • 1篇任冬梅
  • 1篇萨如拉
  • 1篇丁彩琴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苔藓植物化石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苔藓植物化石为探索植物界物种进化发展和重建古气候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该文通过大量的化石资料,结合当今前沿科学技术和热点问题,从苔藓植物起源分化及物种多样性分布、形态表现及分子进化及古气候环境的重建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总结。(1)苔藓植物起源于早古生代的赤道低纬度区,至少在奥陶纪时期就有了苔类与藓类的分化;其物种多样性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并具有低纬度区物种多样性高的特点,但个别地质年代苔类与藓类的物种多样性具有明显差异,凸显了二者对气候环境的敏感程度不同。(2)苔藓植物具有缓慢的形态和分子进化,其中苔类的进化速率相对较快。(3)对于显生宙古气候环境的变迁及重建,苔藓植物化石自身的形态特征、孢粉学和古分子化石的分析、以及碳和氧同位素的测量均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针对苔藓植物化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寇瑾白学良冯超福英张乐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进化古气候重建
毛尖连轴藓及其近缘种的比较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连轴藓属(Schistidium Brid.)的毛尖连轴藓(S.lancifolium)、圆蒴连轴藓(S.apocarpum)和粗疣连轴藓(S.strictum)在内蒙古贺兰山和黑龙江五大连池均有分布,它们的形态特征较为相似,极易混淆,因此对其分类鉴定较困难。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并结合Blom的形态学和Ignatova的分子系统学分类观点,对采自两个地区的3种连轴藓属植物标本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对它们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其形态特征是:圆蒴连轴藓叶中肋背部无疣或上部具分散低疣、叶缘上部微具钝齿,毛尖平滑或具小齿;毛尖连轴藓叶中肋背面中部以上具高疣、叶缘中上部具强烈不规则的齿或锯齿,毛尖具强烈刺状齿;粗疣连轴藓除叶中肋背部具疣外,叶片细胞也具疣。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区别并确认这3个种是各自独立的种。在此基础上,根据Blom的分类观点,并参照相关文献编制了中国连轴藓属11个种的分种检索表。本研究进一步确认了毛尖连轴藓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丰富了中国连轴藓属的研究资料。
丁彩琴白学良冯超张红霞
丛藓科植物叶细胞疣和乳突的光镜观察及其分类学意义被引量:6
2012年
选择中国丛藓科中具有代表性的4亚科、11属、13种,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其叶细胞的疣和乳突进行形态、大小、数量、疏密及形成等方面的观察和比较,为探讨并确定丛藓科中部分物种的系统位置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中国丛藓科13个种植物的叶细胞疣和乳突在形态上主要分为圆疣、分叉疣和乳头状突起共3个类型,不同物种的疣和乳突在形态特征和分布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通过对不同资料相应物种疣和乳突描述的比较,纠正了一些物种疣和乳突的描述错误,并提出疣和乳突的区分方法:观察叶片横切,疣是细胞壁的局部加厚或凸起,数量变化较大,而乳突是细胞壁和腔整体的膨起,每细胞仅具一个乳突。研究认为,疣和乳突是丛藓科物种叶细胞表面的稳定结构,具有重要的辅助分类功能,可利用其差异对丛藓科属间和种间的物种进行划分。
寇瑾白学良冯超任冬梅张乐福英
关键词:丛藓科乳突
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分类学研究
通过对采自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超过2500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发现共有苔藓植物47科,128属,286种。发现黑龙江新记录属1个,新记录种23个,并对优势科和优势属进行了分析。参照吴征镒对种子植物分布类型的划分,初步将...
冯超
关键词:五大连池火山苔藓植物区系分子系统学亲缘关系
内蒙古乌兰坝-石棚沟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首次报道了内蒙古乌兰坝-石棚沟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39科、86属、181种(含1亚种,5变种),其中内蒙古新记录6种,中国新记录4种:长柄紫萼藓Grimmia longirostris Hook.,毛尖连轴藓Schistidium lancifolium(Kindb.)Blom.,平叶真藓Bryum laevifilum Syed.,凹叶毛灰藓Homomallium adnatum(Hedw.)Broth.从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地区之间苔藓植物区系的比较等方面对该区苔藓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丛藓科Pottiaceae、真藓科Bryaceae、灰藓科Hypnaceae等旱生藓类在保护区占有优势地位,真藓属Bryum、匐灯藓属Plagiomnium、紫萼藓属Grimmia为保护区的主要优势属,本区区系地理成分主要是以北温带成分为主(50.83%),其次为世界广布成分(16.02%)和东亚成分(14.36%).本区与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和七老图山的属、种相似性系数高,体现了蒙新区、东北区和华北区交汇过渡地带的特点.
毕庚辰白学良冯超寇瑾
关键词:苔藓植物区系
五大连池火山熔岩地貌苔藓植物对土壤养分积累的作用被引量:25
2015年
为了解五大连池火山熔岩地貌土壤主要矿质养分含量及其特点,同时探讨苔藓植物对土壤养分积累的影响,选取了6座形成年代不同的火山,对其进行了苔藓植物生境分布、盖度调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1)西焦得布山、卧虎山、南格拉球山、莫拉布山等老期火山阔叶林下苔藓种类匮乏,其盖度<1%;老期火山石塘林苔藓种类较丰富,盖度可达10%—15%,主要分布有毛尖紫萼藓、山羽藓、美灰藓、虎尾藓等石生藓类,同时还有石缝藓、卷叶凤尾藓等生于石缝内。(2)新期火山中老黑山的林下以垂枝藓为优势种,盖度可达50%—80%,常见伴生种有山羽藓、狭叶小羽藓、金灰藓、毛尖紫萼藓等。老黑山火山砾生境以砂藓为优势种,盖度可达45%;常见伴生种有垂枝藓、美灰藓、真藓、桧叶金发藓等。(3)新期火山中的火烧山上分布的苔藓以毛尖紫萼藓、垂枝藓、美灰藓等干燥石生藓类为主,盖度为10%左右,峭壁背阴处和石缝等小生境中分布有密叶三瓣苔、毛尖金发藓、桧叶金发藓等。(4)土壤N、P、K三大营养元素含量在老期火山土壤中基本上都为丰;全N、S、有机质含量在新期火山土壤中的含量最低,有随火山形成年代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全K、Ca、Mg、Fe、Zn、B含量在新期火山土壤中都最高,有随年代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全Mn和Cl含量在新期火山土壤中较高,也随年代的增加而有下降的趋势;全P的量在各火山土壤中的含量都较高,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新期火山土壤p H值高于老期火山,土壤酸碱反应总体上呈中性。(5)土壤全N、S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全K含量与全Mg、Fe含量,全Mg含量与全Fe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全S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全N含量与全K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全N与全Zn,全K、S与有机质,全Ca与Cl,全S与全Zn,全Zn与有机质含量间具有显著的
福英白学良张乐毕庚辰冯超寇瑾萨如拉
关键词:苔藓植物盖度养分积累矿质元素
驯鹿对苔藓植物的选择食用及其生境的物种多样性被引量:13
2011年
苔藓植物由于含有较高浓度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花生四烯酸可以提高动物的御寒能力,因此驯鹿和其他许多生活在寒冷地区的食草动物以及鸟类将苔藓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对生活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满归敖鲁古雅民族乡的驯鹿3个月份的粪便(1999年采)进行了显微观察,发现其中苔藓植物在4月份占5.63%、6月份2.2%、9月份12.92%,3个月份的粪便中均以赤茎藓(Pleurozium schreberi)为主,占苔藓总量的70%以上,曲尾藓(Dicranum spp.)、毛叶苔(Ptilidium ciliare)和沼泽皱蒴藓(Aulacomnium palustre)也有少量食用。对驯鹿生活区域内4种林型下苔藓植物的盖度和生物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驯鹿对苔藓植物的选择食用与苔藓植物的物种和丰富度相关。
冯超白学良
关键词:驯鹿苔藓盖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