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初平

作品数:72 被引量:390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3篇切除
  • 30篇胆管
  • 25篇切除术
  • 23篇手术
  • 22篇结石
  • 20篇外科
  • 15篇肝切除
  • 14篇肝胆
  • 13篇胆管结石
  • 13篇肝胆管
  • 13篇肝切除术
  • 12篇肝胆管结石
  • 10篇外科手术
  • 9篇胆管癌
  • 9篇十二指肠
  • 9篇术后
  • 8篇诊治
  • 8篇肿瘤
  • 7篇胆道
  • 7篇胆结石

机构

  • 67篇湖南省人民医...
  • 6篇湖南师范大学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中南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作者

  • 72篇刘初平
  • 61篇吴金术
  • 29篇蒋波
  • 20篇田秉璋
  • 16篇沈贤波
  • 15篇汪新天
  • 13篇毛先海
  • 11篇李灼日
  • 11篇易为民
  • 10篇彭创
  • 9篇杨尽晖
  • 9篇王俊
  • 7篇刘昌军
  • 6篇杨平洲
  • 6篇周力学
  • 6篇尹新民
  • 5篇王永刚
  • 5篇龚伟智
  • 4篇王方明
  • 4篇陈梅福

传媒

  • 11篇中国普通外科...
  • 8篇医学临床研究
  • 6篇中国现代医学...
  • 6篇肝胆外科杂志
  • 4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湖南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海南医学
  • 2篇当代医师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脓肿和胆管癌:附14例报告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脓肿和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7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4例肝胆管结石并肝脓肿和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肝胆管结石并肝脓肿和胆管癌的发生率为0.58%(14/2 432),术前确诊5例(5/14,35.7%);另术中快速病检发现7例,术后病检发现2例。肿瘤切除7例(7/14,50.0%)。随访的5例行肿瘤切除者生存期均超过1年,其中1例存活5年3个月;4例非切除性姑息性手术分别存活1,6,7,13个月。结论有多年肝胆管结石病史患者合并肝脓肿时要考虑胆管癌的可能。早期诊断及早行肿瘤根治切除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朱朝庚成伟蒋波刘初平吴金术
关键词:胆石
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被引量:6
2002年
刘初平吴金术
关键词:胆管结石外科手术肝切除术
胰头次全切除术治疗难切性胰头良性病变
2009年
田秉璋吴金术刘初平蒋波王俊
关键词:次全切除术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肠系膜上静脉肿块型胰腺炎疼痛症状
101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2
2001年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本院1990年3月至2000年3月收治的101例医源性胆道损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切除时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是发生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占44.6%(45/101)。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体征、腹腔穿刺和影像学检查,其中 B 超诊断率可达93.9%(94/101)。按损伤部位可将其分成六型,临床上以Ⅲ型多见,占83.7%(84/101)。根据损伤类型而选择相应的外科手术方式可明显提高治愈率,本组达100%(101/101)。结论胆囊切除前遵循“辨-切-辨”三字原则是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关键,而损伤类型则决定了外科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
吴金术毛先海廖春红刘初平易为民
关键词:胆道损伤胆囊切除术
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在肝胆管结石行规则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在肝胆管结石病行规则性肝叶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04年12月~2007年6月诊治的117例肝胆管结石病例采用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的方法行规则性肝叶段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117例肝胆管结石病例采用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的方法行规则性肝叶段切除的治疗效果良好,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减少。结论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施行规则性肝叶段切除术中,选择恰当的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方法是提高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毛先海吴金术沈贤波尹新民蒋波刘初平汪新天田秉璋王俊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病入肝血流阻断
11年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96例经验被引量:5
2003年
1. 临床资料:1990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科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96例,全组男性143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58.5岁(49~88岁).经病理切片检查主要为壶腹周围癌,占33.7%.全组采用全麻141例,连续硬膜外麻醉55例.作上腹部倒"T"字切口154例,右上腹"J"形切口42例.183例做经典式胰十二指肠切除,另13例做保留幽门的胰十二脂肠切除.190例做胰胃吻合,胆管-空肠吻合、胃空肠吻合,另6例作胰空肠吻合.
吴金术刘初平易为民杨平洲刘翔峰龚伟智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壶腹周围癌消化道重建出血
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比较解剖性与非解剖性肝切除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解剖法肝切除53例,非解剖法肝切除5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谷草转氨酶(AST)、引流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切缘是否无瘤。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脏器功能、肝癌分布、解剖变异和切肝范围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与非解剖法肝切除组比较,解剖法肝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引流量均明显降低(P<0.05),手术时间延长(P<0.05);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可达到切面无瘤的标准。结论:解剖性肝切除具有手术打击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渗出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仍可作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王永刚吴金术蒋波刘初平沈贤波彭创田秉璋
开腹胆囊切除术中胆道变异与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被引量:11
2004年
田秉璋吴金术刘初平蒋波易为民汪新天
关键词:开腹胆囊切除术胆道变异医源性胆管损伤胆囊结石术后并发症
原位肝移植后的严重腹腔感染被引量:2
2013年
背景:肝移植后严重腹腔感染是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或者移植肝失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后严重腹腔感染的发病原因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1年11月作者参与实施的186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发生严重腹腔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186例患者中发生严重腹腔感染16例,其中5例胆管吻合口漏致肝下间隙大量积液并感染;10例肝移植手术创面广泛渗血致肝周大量积血并感染,1例移植后食道下段瘘致左侧膈下大量积液并感染。诊断明确3 d内再次手术12例,均无死亡;诊断明确3 d后再次手术4例,其中1例于肝移植后21 d、再次术后5 d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果可见肝移植后严重腹腔感染是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之一,采取积极复苏、多脏器功能支持、控制性手术清除感染病灶以及充分引流等综合治疗措施是治疗肝移植后腹腔严重感染的关键。
王永刚吴金术蒋波刘初平彭创田秉璋
关键词:器官移植肝移植腹腔感染诊治经验终末期肝病
手术切除超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2013年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的成年人,女性多见。常在体检或B超、CT检查以及剖腹手术时发现。临床表现可随肿瘤大小、发生部位、生长速度及肝组织受损伤程度而不同。肿瘤发展缓慢,病程可长达数十年[2]。当肿瘤逐渐增大压迫邻近脏器时,可出现上腹胀闷、进食后饱胀、暖气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贫血、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减少,可能与瘤内血栓形成,
吴金术沈贤波王永刚刘初平
关键词:外科学肝肿瘤外科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