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华

作品数:101 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38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机械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5篇理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8篇传感
  • 26篇传感器
  • 23篇感器
  • 15篇离子
  • 14篇中医
  • 13篇纳米
  • 13篇表面等离子共...
  • 9篇多通道
  • 8篇光谱
  • 7篇生物传感
  • 7篇SPR
  • 7篇LSPR
  • 6篇行波
  • 6篇生物传感器
  • 6篇图像
  • 6篇芯片
  • 6篇键合
  • 5篇散射
  • 5篇神经网
  • 5篇神经网络

机构

  • 101篇南开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喀什师范学院
  • 1篇中兴通讯股份...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电...
  • 1篇包头稀土研究...
  • 1篇天津市塘沽区...
  • 1篇广东省食品药...
  • 1篇天津市食品安...

作者

  • 101篇刘国华
  • 32篇牛文成
  • 25篇岳钊
  • 23篇张维
  • 19篇王程
  • 16篇吴虹
  • 12篇张维
  • 9篇贾芸芳
  • 9篇俞梅
  • 7篇杨锶毅
  • 7篇张福海
  • 7篇战传娜
  • 6篇米永巍
  • 5篇刘儒平
  • 5篇张文嘉
  • 5篇常露
  • 5篇王宁
  • 5篇赵子春
  • 4篇杨长锐
  • 4篇李文彬

传媒

  • 25篇南开大学学报...
  • 10篇传感技术学报
  • 2篇微电子学与计...
  • 2篇仪表技术与传...
  • 2篇传感器与微系...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数字通信
  • 1篇Journa...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电子学报
  • 1篇自动化与仪表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应用科学学报
  • 1篇半导体杂志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纳米技术与精...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6篇2023
  • 10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 9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中医综合远程诊断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综合远程诊断系统,它包括数据采集子系统、信号处理子系统、计算机单元、脉搏模拟子系统以及校准子系统,所述的数据采集子系统对患者的体温、面部、舌苔、舌底、声音以及桡动脉的脉搏信号进行采集;所述的信号处理子...
刘国华吴虹徐锡燕
文献传递
一种验证SPR传感器金膜表面固定蛋白质分子有效性的简易途径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进行免疫检测的实验中,需要在化学性质稳定的金膜表面固定蛋白质分子探针。如何验证一种方法是否能够成功固定蛋白质分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的验证方法采用酶反应作为标志,如果某种方法确实能有效固定蛋白质分子,那么它也能固定酶。将固定好酶的金膜浸入相应的底物溶液中发生变色反应,测量底物溶液的吸收光谱,即可根据结果判断是否有效固定了酶,同时达到判断这种方法是否可固定蛋白质的目的。具有快速、方便、低成本等优点。采用经过验证的方法固定抗IgG后通入IgG,实验响应良好。
刘国华李智梁张维靳昊宇姜平王程杨锶毅牛文成
关键词:酶反应
一种用于生化传感检测的压电式行波微流泵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减少生化传感器中样品的消耗,基于行波原理,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压电式微流泵。首先,理论证明了行波的产生机理,并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进行了验证;其次,设计并制作了锯齿沟道和直沟道两种结构的微流泵,在压电双晶片阵列的驱动下,测量了这两种微流泵在不同频率和电压下的特性。结果表明锯齿形沟道结构的压电式行波微流泵性能更优良,在幅度为26 V,频率为1 437 Hz,占空比为1的方波驱动下,它的最大流速和最大背压分别是33.36μL/min和1.13 kPa,能够满足生化检测中动力输送要求。
战传娜张维李亭杨长锐岳钊牛文成刘国华
关键词:行波压电双晶片
一种结合QCM-D与LSPR技术的传感器芯片设计
QCM-D/LSPR芯片是一种新型的将QCM-D与LSPR技术结合起来的传感器。它将QCM-D与LSPR两种不同机理的检测技术集成在一个石英晶片上,可实现同步测量。本文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4.0对这种新型的...
朱琎张晓庆黄舜叶君宇俞华伟刘国华
关键词:QCM-DLSPRANSYS仿真模态分析
文献传递
SPR生物传感系统及其对DNA的检测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智能化的SPR生物传感系统采用独特的角向会聚光路代替传统的角度机械扫描方式,采用CCD作为光电检测器件,避免了机械扫描可能带来的误差,可一次完成样品响应曲线的采集分析,提高了检测精度和速度。此外,利用MATLAB软件对信号进行了FIR滤波分析处理,提高了信噪比。利用所研制的系统,分别对DNA分子的体响应以及DNA分子杂交过程进行了检测分析,并且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刘国华张维常露邝丽丽尹文武牛文成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共振
SPR生物传感系统及其对DNA的检测分析
刘国华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生物检测
Au纳米粒子二维周期阵列的LSPR消光特性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采用离散偶极子近似(DDA)方法,对不同间距的Au纳米粒子阵列在不同介质情况下的消光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消光峰值波长和强度随纳米粒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但在间距较大的情况下折射率灵敏度基本不变。实验测量结果也表明,不同的密度分布的Au纳米球阵列对应了基本相同的折射率灵敏度。因此,在纳米粒子间距较大时,纳米粒子阵列局部分布的不均匀不会改变整体的折射率灵敏度,相同的消光峰值波长红移量对应相同的介质折射率变化量。
张维孙辉刘儒平岳钊王程常胜江耿卫东刘国华
关键词:AU纳米粒子
多通道SPR影像传感器及其对DNA的特异性检测被引量:3
2006年
SPR传感器的响应包括多种成份,除了待测分子与探针分子相互结合引起的响应(特异性响应)外,还有样液中其它成份及其浓度的变化、温度变化以及非待测分子与敏感膜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响应(非特异性响应).后者的存在会严重影响SPR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本文提供了一种提高检测精度的方法,即采用多通道SPR影像传感器结构,通过不同通道之间的比较,提取出待测分子与探针分子之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响应,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对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实时、动态检测.通过对DNA的检测,证明这种方法对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特异性检测是行之有效的.
刘国华张福海俞梅贾芸芳张维岳钊常露牛文成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共振DNA
一种用于暗场并行检测的微流控芯片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暗场并行检测的微流控芯片。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暗场并行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其包括在玻璃基底上固定或键合微流道结构,待测样液和特异性探针经由四路独立检测通路分别流入四个观察腔室,其中导...
刘国华宁书朋张文嘉杜谦张全
文献传递
多级扩散微流管道的行波式无阀压电微泵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级扩散微流管道行波式无阀压电微泵的结构和形成方法。这种微泵的结构包括:微泵基底,微流管道和行波驱动阵列。微泵基底主要由驱动阵列卡槽、微流管道键合区、样品进口和出口组成;多级扩散微流管道的材料为PDMS,...
刘国华张维战传娜李亭杨长锐杨锶毅王有里韩志龙曹宁牛文成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