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香

作品数:39 被引量:205H指数:9
供职机构:杭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生物化学
  • 6篇杆菌
  • 5篇教学
  • 4篇血清
  • 4篇耐药
  • 4篇结核
  • 3篇人乳
  • 3篇乳头
  • 3篇食品
  • 3篇嗜血杆菌
  • 3篇瘤病毒
  • 3篇流感
  • 3篇流感嗜血杆菌
  • 3篇RPOS
  • 2篇单胞菌
  • 2篇滴鼻液
  • 2篇多酚
  • 2篇血清降钙素原
  • 2篇药物
  • 2篇医学高职

机构

  • 39篇杭州医学院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衢州市人民医...
  • 1篇渤海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义乌市中心医...
  • 1篇浙江省血液中...
  • 1篇杭州市红十字...
  • 1篇台州市第一人...
  • 1篇嘉善县第一人...

作者

  • 39篇刘小香
  • 25篇孙爱华
  • 11篇杜蓬
  • 9篇王黎芳
  • 6篇陈文虎
  • 5篇陈文虎
  • 4篇蒋锦琴
  • 3篇严杰
  • 3篇吴振兴
  • 2篇黄燕颖
  • 1篇花扣珍
  • 1篇郑美霞
  • 1篇张蓉映
  • 1篇徐正才
  • 1篇杨珺
  • 1篇吕火烊
  • 1篇张佳
  • 1篇王家学
  • 1篇葛玉梅
  • 1篇卢伟力

传媒

  • 12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中华全科医学
  • 3篇浙江医学教育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蛇志
  • 1篇茶叶科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青年与社会
  • 1篇2017年浙...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化学“维生素”单元的说课设计被引量:3
2014年
说课对于提高教师备课质量、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教师职业素质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生物化学"维生素"单元是社区医生最为常用的知识点。为了提高该单元的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处理,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运用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5个方面对该章节的内容进行了说课方案设计。
刘小香王黎芳孙爱华杜蓬
关键词:生物化学维生素说课设计
无菌吸痰管在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及评价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无菌吸痰管在基层医院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27例机械通气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先后使用无菌吸痰管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2种方法进行采样,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并进行诊断试验的评价。结果无菌吸痰管与支气管肺泡灌洗采样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64.6%和71.7%;2种方法诊断一致率达80.3%。分离获得革兰阴性菌前4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亚胺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仍敏感,但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已达35.7%;4种主要革兰阴性对氨苄西林耐药严重,对哌拉西林相对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率明显低于加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菌吸痰管采样是一种简单、安全和经济的病原采集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魏萍刘小香朱捍君范兴丽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机械通气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
浙江省嘉兴地区健康和宫颈病变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分析浙江省嘉兴地区宫颈病变及宫颈细胞学正常的妇女宫颈部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嘉兴地区4家医院经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宫颈病患者426例,并选择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细胞学正常的3134例同期健康体检妇女为对照,采用导流杂交法(HybriMax)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26种HPV基因型分型检测,比较有病变者与无病变者之间HPV感染率及其26种基因型的检出情况.结果 HPV DNA阳性检出率宫颈病变组(26.29%)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11.35%)(P<0.01).HPV重叠感染率宫颈病变组(25.89%)明显高于宫颈细胞学正常的健康体检妇女(4.78%)(P<0.01).宫颈炎患者和CIN患者分别分离到的16种HPV高危型(HR-HPV) 63株(76.83%)和15种59株(83.10%) HR-HPV,CIN患者HR-HPV毒株感染率高于宫颈炎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炎患者HR-HPV构成比居前五位的分别是HPV16、33、58和18、52;CIN患者HR-HPV构成比居前五位的分别是HPV16、52和33、58、68.结论 本地区宫颈病变妇女宫颈部位HPV感染率及重叠感染情况明显高于宫颈细胞学正常的妇女,重叠感染与宫颈疾病发生相关,HPV-16、58、33和52是本地区宫颈病变妇女主要感染的高危型HPV.
俞春松江敏敏刘小香孙颜红孙爱华蒋锦琴张佳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疾病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探讨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产妇母乳喂养安全性检测评价指标
背景 我国有1.3亿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其中有不少是育龄妇女.HBV可通过血液、唾液、乳汁等传播,研究认为30%-50%的HBV感染通过母婴传播,其中20%-30%是通过新生儿产后接触感染获得,HBV携带者进行母乳...
孙爱华刘小香蒋锦琴杜蓬
阴道微生态改变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改变与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妇科就诊妇女1 543例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测、常规行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 23种亚型;TCT阴性且HR-HPV感染人群设为HR-HPV组,TCT和HPV检测结果均阴性人群设为HPV阴性组,比较2组阴道微生态检查结果。结果 1 543例受检者TCT阳性152例,1 391例TCT阴性受检者141例感染HR-HPV。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病(VVC)、需氧菌性阴道炎(AV)、pH值> 4. 5、阴道清洁度异常及乳酸杆菌减少组HR-HPV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应阴性组(P <0. 01);HR-HPV组BV、VVC、AV、pH值> 4. 5、阴道清洁度异常及乳杆菌减少检出率均明显高于HPV阴性组(P <0. 01)。结论 BV、VVC、AV、pH值> 4. 5、阴道清洁度异常及乳酸杆菌减少等阴道微生态变化与HR-HPV感染之间存在相关性。
陈士华王良平刘小香孙爱华
关键词:阴道微生态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茶多酚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交叉耐受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检测了亚致死浓度的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处理对铜绿假单胞菌交叉耐受性的诱导作用。铜绿假单胞菌暴露于1 mg·m L^(-1)茶多酚1 h后能够显著增强细菌对多种环境条件的耐受性,包括氧化剂(1 mmol·L^(-1)H_2O_2)、高温(47℃),及酸性溶液[磷酸缓冲液(pH4.0)、含有有机酸(60 mmol·L^(-1)柠檬酸、60 mmol·L^(-1)乳酸、80 mmol·L^(-1)乙酸)的磷酸缓冲液(pH4.0)]。另外,通过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了茶多酚诱导下铜绿假单胞菌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发现,茶多酚能够显著诱导铜绿假单胞菌氧化胁迫相关基因kat B、sod M、ohr、lex A和rec N的表达,以及热激蛋白基因dnaK、groEL、htpG、grpE和groES的表达。这些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很可能在细菌交叉耐受性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茶多酚作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茶多酚诱导细菌交叉耐受性所导致的潜在风险,以优化食品保鲜策略。
刘小香孙爱华杜蓬陈文虎朱军莉
关键词:茶多酚铜绿假单胞菌热激蛋白基因
胆道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大肠埃希菌gyr A和par C基因的QRDR区突变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留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肝胆外科施行胆道手术的257例患者的术中胆汁,其中胆囊胆汁219例,胆管胆汁38例,进行细菌培养。纸片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和MICs检测;PCR扩增目的基因并测序。结果胆汁培养阳性率为30.0%(77/257),检测到大肠埃希菌23株最常见。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加酶抑制剂复合抗菌药物耐药率低于20%。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65.2%和60.7%。8株对两种喹诺酮药物均敏感的菌株仅有1株gyr A基因存在突变,14株对两种喹诺酮药物均耐药的菌株,6株只存在gyr A基因突变菌株MICs≤16 mg/L,8株同时存在gyr A和par C基因突变菌株中有7株对两种喹诺酮药物的MICs为16-≥128 mg/L。结论大肠埃希菌为本地区胆汁培养最常见病原菌,gyr A和par C基因突变在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中起重要作用,par C基因突变与耐药程度密切相关。
孙国华刘小香孙爱华
关键词:胆道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
绍兴地区妇科就诊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分布调查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绍兴地区关于HPV感染率与宫颈病发生报道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该地区宫颈病妇女宫颈部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及亚型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9月在浙江省绍兴县中医院妇科就诊妇女4273例,常规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并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HPV 23种亚型检测,采用统计软件分析HPV和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及不同HPV亚型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结果 HPV感染率为21.8%(932/4273)。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或恶性细胞(NILM)、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和癌前病变(SIL)患者HPV感染率分别为15.5%(601/3888)、83.7%(236/282)和92.2%(95/103);HPV阳性的NILM、ASC和SIL患者中HR-HPV构成比分别为83.0%(601/724)、94.8%(274/289)和96.7%(118/122);不同人群HR-HPV型排在前五位分别为:NILM患者是HPV-16、HPV-52、HPV-58、HPV-33和HPV-68,ASC患者是HPV-16、HPV-58、HPV-52、HPV-18和HPV-33,SIL患者是HPV-16、HPV-58、HPV-33、HPV-52和HPV-31。NILM、ASC和SIL患者重叠HPV感染率分别为17.6%(106/601)、16.9%(40/236)和18.9%(18/95),不同人群重叠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P>0.05)。结论本地区HPV感染率和HR-HPV构成比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程度密切相关,而HPV重叠感染与瘤变严重程度无关,与欧美国家不同,HPV-16、HPV-58和HPV-52是该地区最常见的HR-HPV亚型。
金秀萍凌伟江俞月萍刘小香孙爱华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病变高危型HPV
绍兴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和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分析绍兴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耐药情况以及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对713例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随机抽取40株Uu临床分离株PCR扩增gyr A和par C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并测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支原体总检出率为45.0%。女性检出率60.0%明显高于男性21.1%(P<0.05)。Uu单独感染率(31.8%)明显高于人型支原体(Mycoplama hominics,Mh)单独感染率(1.8%)、也高于Uu和Mh混合感染率(11.4%),P<0.01。支原体对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4.7%和86.0%,对3种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率均小于30.0%。Mh对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100%敏感,敏感率明显高于Uu、Uu和Mh混合感染(P<0.01);其余7种抗菌药物对Uu的敏感性高于Mh、Uu和Mh混合感染。喹诺酮中介耐药株Gyr A中D112E突变率(70%)与耐药株(75%)均高且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耐药株Par C中S83L突变率(65%)明显高于中介耐药株(15%,P<0.01)。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以Uu为主,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支原体属对各种抗菌药物已产生一定程度的耐药,S83L和D112E突变与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密切相关,且S83L突变可提高耐药程度。
金秀萍寿叶女陈文虎刘小香孙爱华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药敏试验
受血者输血前相关传染性指标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患者输血前传染性疾病相关指标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44968例输血前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CV)、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以及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抗-TP)检测。结果总阳性率为22.41%,HBsAg阳性率20.67%(9294/44968),抗-HCV阳性率为0.33%(148/44968),抗-TP阳性率1.65%(9741/44968),抗-HIV阳性39例;39例抗-HIV阳性患者23例其他三项指标至少有一项阳性,其中合并感染梅毒最多有14例;乙肝、丙肝和(或)梅毒重叠感染者共117例,同时感染乙肝加丙肝或同时感染乙肝加梅毒较常见;消化科为乙肝的高发科室(X^2≥83.0,P〈0.01)。结论部分受血者在入院前就已感染了传染性疾病,输血前检测传染性指标可事先知悉患者的感染情况,对医院感染粹制、日后减少医患纠纷且右雷兽的意义。
李明雷刘小香孙爱华
关键词:输血疾病传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