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岚
- 作品数:26 被引量:189H指数: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上海市医学发展基金重点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预后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并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预后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并分析2005年10月至2013年5月68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后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资料,男53例,女15例;年龄(53.31±11.08)岁。按照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40例)和死亡组(28例)。单因素分析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资料,再行多元逐步Cox回归分析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8例患者中,死亡28例,占41.18%。单因素分析发现,APACHE Ⅱ评分、术后发生低血压、消化道出血、肝功能不全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所占比例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Cox回归分析发现,心功能Ⅳ级(HR5.486,95%C11.805~16.676)、APACHEII评分(HR1.123,95%CI1.055~1.196)、术后低血压(HR3.328,95%CI1.180~9.382)、术后肝功能不全(HR2.242,95%CI1.015~4.952)是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死亡比例较高,充分重视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危险因素,尽早干预,可能有利于改善预后。
- 杨晓梅刘岚庄亚敏张颖刘华高键王春生
- 关键词:肾替代疗法预后
- 老年人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成人患者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病状况,以指导研究进一步防治措施。方法前瞻性收集接受心脏外科手术住院患者病史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心脏手术后AKI发病率、发病危险因素及短期预后。结果共入选3896例接受心脏手术治疗患者。其中中青年(<65岁,但≥18岁)患者3086例、老年(≥65岁,但<80岁)患者772例、高龄(≥80岁)患者38例。老年组术前血肌酐、男性、术前心功能NYHAⅢ级、术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造影史比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因低血压使用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比例均高于中青年组(P值均<0.05),高龄组术前血肌酐、术前心功能NYHAⅢ-Ⅳ级及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例均高于老年组(P值均<0.05)。中青年组心脏术后AKI发病率均低于老年组和高龄组(23.1%比39.9%,P<0.05;23.1%比42.1%,P<0.05);3组患者院内死亡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5岁患者心脏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术前SCr>1.2mg/dl(1mg/dl=88μmol/L)、术后因低血压使用肾上腺素。结论老年人心脏术后AKI随患者年龄增加而逐步升高且预后较差,其发病与围手术期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老年人心脏术后并发AKI时仍应积极救治,以期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 滕杰许佳瑞方艺徐少伟沈波刘中华邹建洲晋玮刘红许嵘衡艳艳崔晓萌王春生杨守国刘岚丁小强
- 关键词:心脏手术老年人急性肾损伤院内死亡率预后
- 降钙素原在A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资料和方法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共114例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患者入院行手术治疗,排除5例未行深低温停循环手术者,共109例纳入本研究。男89例,女20例;年龄22—71岁,平均(49.03±12.06)岁。其他基本资料见表1。急性动脉瘤(发病≤14天)96例,慢性动脉瘤13例。急诊手术(入院至手术时间≤48h)50例,非急诊手术59例。
- 刘华刘岚杨晓梅庄亚敏张颖王春生
- 关键词:A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降钙素原深低温停循环急诊手术手术时间
- 1113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3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本院心外科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期问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回归方法筛选出各类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AKI诊断标准为48h内Scr上升≥26.4μmol/L或较基础值增加≥50%;和(或)尿量〈0.5ml·kg^-1·h^-1达6h。结果1113例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术后AKI发病率为33.24%,AKI患者住院病死率为6.49%,其死亡风险较非AKI患者增加5.373倍(P〈0.01)。心脏瓣膜置换伴冠脉搭桥手术术后AKI发病率为75.00%,显著高于其它瓣膜置换手术类型(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每增加10岁)、男性、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20min以及心脏瓣膜置换合并冠脉搭桥手术是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55、2.110、1.768和2.994。结论AKI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心脏瓣膜置换合并冠脉搭桥手术术后更容易发生AKI。高龄、男性、术中体外循环时间≥120min以及心脏瓣膜置换合并冠脉搭桥手术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 衡艳艳方艺钟一红滕杰邹建洲王春生刘岚丁小强
- 关键词:心脏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术冠脉搭桥术
- 房颤与瓣膜置换术
- 目的探讨瓣膜病患者合并房颤的发生率,分析其临床特点及不良反应。方法资料来源于2001 年9月至2003年7月期间的心外科ICU瓣膜置换手术病例登记资料,计量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卡方检验。结果本文共收录瓣膜...
- 刘岚王春生
- 文献传递
- 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8
- 2013年
- 目的探讨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7月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6665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两组,AKI组1779例,非AKI组488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AKI组中102例(1.53%)进行了肾脏替代治疗(RRT),院内死亡44例;非AKI组死亡14例,AKI组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非AKI组患者(2.47%对0.2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每增加10岁)、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术前基础血肌酐值≥115μmol/L、术前血尿酸值≥420μmol/L、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0.40、术前贫血、手术类型(主动脉瘤手术)、体外循环≥120min、深低温停循环的应用、术后低血压、术后24h内输血量≥1000ml、术后机械通气≥72h是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KI是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与术后病死率的增加有关。AKI的发生与多种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有关,应充分重视这些危险因素的评估和预防。
- 杨晓梅王春生刘岚张颖庄亚敏刘华高键
-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
- 容量过负荷程度对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患者肾脏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容量过负荷(FO)程度对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接受肾脏替代治疗(RRT)患者总体预后和肾脏预后的影响,以进一步指导心脏手术后AKI患者的液体管理策略。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4年4月间接受心脏手术后发生AKI并进行RRT(AKI-RRT)的患者143例,存活(存活组)51例(35.7%),死亡(死亡组)92例(64.3%)。绝对FO=总入液量-总出液量,相对FO(%FO)=(总入液量-总出液量)/基础体重×100%。根据患者RRT开始前%FO程度分为RRT前-10%-〈0组、0-〈10%组、10%-〈20%组,根据RRT结束时%FO程度分为RRT后-10%-〈0组、0-〈10%组、10%-〈20%组。结果 死亡组与存活组间心脏外科术前、术中、术后相关因素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死亡组手术开始至RRT结束、入ICU至RRT结束时的FO和%FO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值均〈0.05)。RRT前-10%-〈0组、RRT前0-〈10%组的肾功能完全恢复率均显著高于RRT前10%-〈20%组(P值均〈0.05),3组间院内病死率、肾功能未恢复率、肾功能部分恢复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RT后-10%-〈0组、RRT后0-〈10%组的肾功能完全恢复率均显著高于RRT后10%-〈20%组(P值均〈0.05),RRT后-10%-〈0组又显著高于RRT后0-〈10%组(P〈0.05);RRT后-10%-〈0组、RRT后0-〈10%组的院内病死率均显著低于RRT后10%-〈20%组(P值均〈0.05),RRT后-10%-〈0组又显著低于RRT后0-〈10%组(P〈0.05);3组间肾功能未恢复率、肾功能部分恢复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FO增加心脏手术后AKI-RRT患者的死亡风险,RRT前后的FO不利于肾功能的完全恢复。应进一步重视心脏手术后AKI患者的容量平衡。
- 邹周平许佳瑞丁小强方艺沈波吕文律刘中华邹建洲刘岚王春生滕杰
-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肾脏替代治疗急性肾损伤
- 重症超声对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病因诊断的价值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在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中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ICU)科接受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68例,首先采用常规检查进行低氧血症病因分析,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X线等;再由具有重症超声经验的ICU医生进行床旁心、肺超声诊断,并与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匹配,对比分析重症超声诊断效能。结果:68例患者中最终确诊气胸6例,肺水肿24例,肺实变12例,胸腔积液14例。常规检查及重症超声诊断气胸的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为50.0%vs 85.7%和98.4%vs 98.4%;诊断肺水肿的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为75.0%vs 83.3%和79.5%vs 86.4%;诊断肺实变的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为50.0%vs 83.3%和91.1%vs 96.4%;诊断胸腔积液的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为57.1%vs 100%和88.9%vs 100%。结论:重症超声对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病因诊断的效能优于常规临床检查,值得推广采用。
- 张颖罗哲刘岚杨晓梅庄亚敏刘华马国光屠国伟
- 关键词:危重症心脏手术低氧血症
- 心脏手术患者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及预后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26
- 2012年
- 目的观察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2009年4月至2011年5月住院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术前一般情况、手术类型、围手术期情况及预后等。结果共纳入4007例心脏手术患者,死亡77例(1.9%),术后发生AKI1250例,发病率为31.2%,接受肾脏替代治疗(RRT)者104例,RRT治疗率2.6%;AKI组院内病死率显著高于非AKI组(5.4%比0.3%,P〈0.01);AKI后接受RRT(AKI.RRT)患者院内病死率36.5%(38/104)。心脏移植术后AKI发病率最高(73.0%)、院内病死率最高(18.9%),其次为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联合瓣膜手术(AKI发病率57.8%、院内病死率6.1%)、主动脉瘤手术(AKI发病率52.1%、院内病死率5.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BMI、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术前血肌酐〉106.0μmol/L、术中心肺旁路时间、术中低血压、主动脉瘤手术为心脏手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血肌酐〉106.0μmol/L、术中低血压是影响AKI后肾功能完全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尿量恢复是肾功能完全恢复的有利因素。结论心脏手术后AKI发病率高、预后较差,其发病与围手术期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心脏移植术、冠脉旁路移植术联合瓣膜手术及主动脉瘤手术为术后AKI发病的高危手术。
- 许佳瑞滕杰方艺沈波刘中华徐少伟邹建洲刘岚王春生丁小强
-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肾功能衰竭预后肾替代疗法
- 先天性主动脉左室右室右房隧道合并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一例
- 2003年
- 仇兴标刘岚高东升徐蕾倪幼方张卫邱兆昆
- 关键词:合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