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昕

作品数:18 被引量:37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生态
  • 4篇生态系统
  • 3篇生态环境
  • 3篇生态用地
  • 2篇生态环
  • 2篇生态环境演变
  • 2篇生态退化
  • 2篇土地生态
  • 2篇土地生态系统
  • 2篇人才资源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环境演变
  • 1篇导体
  • 1篇电流
  • 1篇短路
  • 1篇短路电流
  • 1篇需水
  • 1篇养分动态
  • 1篇遥感
  • 1篇一体化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生...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21世纪...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作者

  • 18篇刘昕
  • 6篇邓红兵
  • 5篇吴钢
  • 3篇全元
  • 3篇张巧显
  • 3篇严岩
  • 3篇熊晓波
  • 2篇刘国华
  • 2篇孔红梅
  • 2篇董仁才
  • 2篇谷雨
  • 2篇柯兵
  • 2篇付晓
  • 2篇苟亚青
  • 1篇王辰星
  • 1篇贾俊松
  • 1篇赵景柱
  • 1篇江明喜
  • 1篇代方舟
  • 1篇李思远

传媒

  • 5篇生态学报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编辑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人口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Agricu...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经济因素对中部地区环境压力的影响分析--以江西省为例被引量:12
2008年
文章采用生态足迹作为环境压力的测量指标,以江西省为例基于STIRPAT模型定量分析了1990-2006年人口、经济(人均GDP)和社会(主要是城市化率和产业比重)因素对环境压力的具体作用。研究表明:(1)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2)人口数量是江西省生态足迹增大的一个主要影响因子;(3)经济发展对环境压力产生正效应;富裕程度增加也将加剧人类对环境的影响;(4)城市化带来的消费结构改变和数量加大有可能导致环境压力的增大;(5)降低第一、二产业的比重有利于减少环境压力。
刘昕熊晓波贾俊松赵鸣邓红兵
关键词:环境压力生态足迹STIRPAT模型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可持续发展(英文)被引量:7
2010年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区域经济水平较低,人口增长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探讨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及对策对于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该研究探讨了西部地区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湿地萎缩、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演变规律,并根据其发展的趋势,提出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整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①充分了解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等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西部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针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②研发和集成各种生态综合整治的治理技术与模式,并充分考虑生态治理技术与模式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区域划分的结果,揭示其区域适宜范围,并探讨治理技术和模式的推广途径,以点带面,在区域上进行推广;③对西部生态环境开展动态监测,对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各项工程和措施进行评估;④从流域尺度、区域尺度开展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从机制、政策方面强化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进一步协调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张巧显柯兵刘昕刘国华吴钢
关键词:生态环境演变生态退化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用地的分类、评价和保护
近年来,随着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思想、理论逐步深入和发展,土地生态利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长,一系列土地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同时,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分类体系中未列出生态用地的地类...
刘昕
关键词:土地生态系统生态建设生态用地
三峡地区香溪河流域叶片凋落物分解过程中N、P含量动态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在香溪河流域1160、930、658 m 3个海拔梯度,利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黄栌(Cotinus coggygriavar.pu-bescens)、五裂槭(Acer oliverianum)和扇叶槭(Acer flabellatum)3个物种叶片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主要营养元素N、P含量动态。结果表明,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干物质流失动态符合指数衰减方程;叶片初始N含量对分解速率没有显著影响,初始P含量与分解速率呈显著负相关;N、P含量动态在不同属物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海拔梯度的差异对N、P含量变化没有显著影响;凋落物在河岸陆地分解比较稳定,分解速度慢于同海拔河流;叶片分解N含量动态在河流与陆地中没有显著差异,而P含量变化差异显著。
刘昕江明喜邓红兵
关键词:养分动态香溪河流域
改进桥式超导限流器的实验研究
普通桥式超导限流器只能限制短路电流峰值,不能限制短路电流稳态值。本文对普通桥式超导限流器进行了改进,在桥路中增加了限流电感的去磁环节,以达到限制短路电流稳态值的目的。 改进桥式超导限流器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电阻投切型...
刘昕
关键词:超导体短路电流限流器桥式电路
文献传递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重庆市城乡结合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被引量:16
2010年
在界定城乡结合部概念的基础上,针对其特征和存在问题,综合考虑社会人居、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等因素,构建了城乡结合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复合生态系统整体状态为目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城乡结合部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并选取重庆市大渡口区进行了案例研究.现状评价显示:相较于城市,城乡结合部的结构与功能耦合不够优化,生态潜力有待发掘;城乡结合部的活力优于城市,而组织结构、恢复力和环境质量均逊于城市;其中经济产业结构、市政设施、社会人口组成、道路噪声、空气质量是城乡结合部与城市差距最大的方面.这些因素均值得在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中予以考虑.
谷雨刘昕邓红兵
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城乡结合部层次分析法
区域生态用地的概念及分类被引量:201
2009年
随着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思想、理论逐步深入和发展,生态用地分类及规划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成为土地资源利用研究和生态建设工作的重点。总结了国内外生态用地的研究进展,在土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用地指的是区域或城镇土地中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可将区域土地分为"生态用地"、"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三大类型,生态用地按照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分为自然用地、保护区用地、休养与休闲用地和废弃与纳污用地4个二级类型,进一步分为20个三级类型。生态用地的分类可为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生态分类体系和区划提供理论基础。
邓红兵陈春娣刘昕吴钢
关键词:土地生态系统生态用地
基于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的城市生态系统复杂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结构日趋复杂,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干扰愈发严重,使城市生态系统更加的复杂。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不但直接体现在其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的结构和过程中,也通过许多市政综合管理要素和对象呈现出来。通过对北京市东城区2009年6月至11月的城市综合监管信息平台立案数据的归类分析,结合东城区地形图和专题图矢量数据,从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其他设施等因素,分析了东城区城市生态系统及其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把从市政管理信息中提取出的城市管理部件问题与城市生态系统的水、土、气、噪声、视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等关键要素进行关联分析。通过挖掘东城区生态系统在组成和空间分布上的复杂性和规律性,阐明东城区城市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时空关系的复杂性,以期为城市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借鉴。
董仁才苟亚青刘昕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管理
江西省生态用地保护重要性评价研究被引量:27
2010年
以数值法作为分析方法,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相结合,从生态环境、生态敏感性、气候、土壤和地貌5方面建立江西省生态用地保护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在GIS技术的支持下,研究其生态保护重要性和生态用地的空间分布.根据生态用地保护重要性将其划分为禁止开发生态用地、限制开发生态用地和可适当开发生态用地3类.研究表明,江西省总生态用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0.3%,禁止开发生态用地占全省比例为10.3%;11个地市中,南昌市的禁止开发生态用地比重最大,为35.8%;鄱阳湖区禁止开发生态用地比重为17.0%.
刘昕谷雨邓红兵
关键词:生态用地
基于3S技术的青藏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被引量:11
2012年
通过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改建完善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凝练出以Landsat7 ETM+、Landsat5 TM、Geoeye等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数据融合、GIS空间分析、光谱差值法和目视判读法等方法,对施工前后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进行提取,并构建干扰斑块数量、干扰强度和干扰幅度等评价大型线性工程施工期干扰强度的新指标和新思路.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主要是高寒草甸向裸地或建筑的转变,同时也提取出少量植被恢复斑块.变化斑块集中分布在公路两侧10~50m范围内,对区域干扰幅度较小.通过工程监理与实地考察数据的验证,该方法能准确提取评价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斑块,提出的干扰指标能有效提高变化信息的分析精度.
苟亚青刘昕李思远董仁才
关键词:遥感生态环境影响变化检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