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本定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多环芳烃
  • 2篇水稻
  • 2篇水稻土
  • 2篇土壤
  • 1篇稻粒
  • 1篇对植
  • 1篇有机质
  • 1篇有效性
  • 1篇正构烷烃
  • 1篇脂肪酸
  • 1篇脂肪族
  • 1篇植物有效性
  • 1篇水田
  • 1篇水田土壤
  • 1篇碳化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质
  • 1篇热重
  • 1篇热重分析
  • 1篇重金

机构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有色金...

作者

  • 6篇刘本定
  • 5篇代静玉
  • 4篇李夏
  • 2篇胡林潮
  • 1篇李福春
  • 1篇何为红
  • 1篇顾民
  • 1篇吴志强
  • 1篇李圆圆

传媒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绰墩农业遗址古碳化稻粒有机结构研究及与其起源的可能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绰墩农业遗址第六次发掘中发现大量的古碳化稻粒,经^14C定年分析证明该碳化稻粒属于马家浜文化时期(7-6kaBP)的产物.为探求古碳化稻粒的形成机制,比较了古碳化稻粒与现代稻粒FT-IR光谱和热重分析的差异;并通过实验室方法在氦气氛围下制成现代碳化稻粒,利用CP]MAS-^13C-NMR光谱对古碳化稻粒与现代碳化稻粒的碳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与现代稻粒相比,古碳化稻粒中存在大量的芳香族成分;随着氧化时间和温度的增加,现代碳化稻粒中的脂肪族成分不断减少,同时伴随芳香族成分的累积;氧化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现代碳化稻粒的结构组成越接近古碳化稻粒.同时,现代碳化稻粒的FT-IR光谱和热重分析结果也表明,通过人为氧化可使现代稻粒达到与古碳化稻了相似的结构组成.从而说明与火相关的原始耕作方式可能是古碳化稻粒的来源.
胡林潮李夏刘本定顾民代静玉
关键词:FT-IR热重分析
重金属离子在胡敏酸-高岭石复合体上的吸附被引量:20
2007年
本文研究了胡敏酸存在下高岭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①胡敏酸和Cu2+溶液按先后顺序或同时加入高岭石中反应,在Cu2+平衡浓度<10mg/L时,3种加入顺序对Cu2+的吸附量基本相同,当Cu2+平衡浓度>10mg/L时,(K+Cu)+HA和(K+Cu+HA)两种加入顺序对Cu2+的吸附量比(K+HA)+Cu的略大。②在pH=5时,胡敏酸-高岭石复合体对Cu2+的吸附量明显大于纯高岭石。这是由于胡敏酸含有大量的羧基和酚羟基等活性基团,吸附在高岭石上的胡敏酸增加了其表面吸附位,在复合体表面形成了S—HA—Cu三元配合物,且Cu2+的吸附量与复合体中胡敏酸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相关;③溶液pH值在4~7之间变化可调控复合体对Cu2+的吸附机制。④在Cu2+和Cd2+共存时,随着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大,Cu2+的吸附量呈直线上升,而Cd2+的吸附量增加缓慢,表明复合体对Cu2+的吸附能力比对Cd2+强。
何为红李福春吴志强代静玉刘本定
关键词:重金属胡敏酸高岭石复合体
绰墩遗址古、今水稻土的正构烷烃和正脂肪酸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GC外标定量法在绰墩遗址古水稻土和现代水稻土中检测出微量的生物标志物,包括正构烷烃、正脂肪酸以及正脂肪醇等。结果表明,古水稻土表层和现代水稻土的正构烷烃来源于低等藻类生物和陆生高等植物。C27/C31比值显示土层中植被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正脂肪酸来源于低等藻类生物。而古水稻层正构烷烃来源于低等藻类生物,可能是由于绰墩遗址曾受海侵影响,或者是由于受人类稻作活动影响,土壤火烧后长链烷烃转化为低链烷烃,低链烷烃(
李夏刘本定代静玉
关键词:正构烷烃GC
XAD树脂分组水稻土富里酸组分的脂肪族特性被引量:6
2007年
为准确把握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富里酸的化学性质及结构,将富里酸按一定的性质及构造相似的特征进行细划分,从而减小富里酸的复杂性。该研究以通用缓冲液(pH2)平衡后的XAD-8树脂能吸附H+型富里酸,利用pH4.8,pH7.0,pH11.0的该通用缓冲液,可将富里酸中亲水性物质按解离程度分离为三种组分,再用水、乙醇将富里酸中的疏水性物质划分为的强、弱两部分。分析各组分的元素组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1HNMR)的特征,认为在低pH缓冲液溶出的组分中含氧量、羧基含量高于水和乙醇溶出的组分,而脂肪性成分含量则低于水和乙醇溶出的组分,并且脂肪族侧链较短。
刘本定李夏代静玉
关键词:富里酸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
土壤有机质对多环芳烃(菲)的吸附行为及其对植物有效性的影响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质进入环境,进而影响人类的健康。而有机污染物,特别是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由于其特殊的危害作用,备受人们关注。关于土壤与有机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科学界普遍...
刘本定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多环芳烃植物有效性
文献传递
水田土壤富里酸组分的结构表征及对多环芳烃芘的吸附特征被引量:7
2009年
本文依次用pH4.8、pH7.0及pH11.0的通用缓冲液、水和乙醇,梯度淋洗吸附富里酸的XAD-8树脂,根据其不同解离程度及亲水性质将富里酸细分为5个组分(包括3个亲水性组分和2个疏水性组分);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确定各组分的理化特征,并研究各组分对特定多环芳烃(芘)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按照淋洗次序,后分离的组分其羧基碳含量低于先分离的组分,烷基碳含量则高于后者;芘在被水和乙醇淋洗出的两种组分上的吸附等温线体现出良好的线性;组分中的烷基组分对吸附有促进作用,相反,羧基和羰基不利于芘的吸附,表明梯度淋洗分组方法对研究芘与富里酸的作用机理是十分有效的。
李圆圆李夏胡林潮刘本定代静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