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沙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病毒
  • 5篇感染者
  • 5篇HIV-1
  • 4篇细胞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 4篇免疫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细胞免疫
  • 3篇细胞免疫应答
  • 3篇免疫应答
  • 3篇B/C
  • 2篇毒性
  • 2篇毒株
  • 2篇性细胞
  • 2篇疫苗
  • 2篇载量
  • 2篇人免疫缺陷病...
  • 2篇特异性细胞

机构

  • 11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河南省疾病预...
  • 2篇佳木斯大学
  • 2篇新疆疾病预防...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乌鲁木齐市疾...
  • 1篇北京生物制品...

作者

  • 11篇刘沙
  • 8篇洪坤学
  • 7篇陈健平
  • 5篇贾明明
  • 4篇刘宏伟
  • 4篇阮玉华
  • 3篇马鹏飞
  • 3篇袁霖
  • 2篇张远志
  • 2篇王哲
  • 2篇马军
  • 2篇闫冬梅
  • 2篇彭虹
  • 2篇王晓玲
  • 1篇余祖江
  • 1篇邢辉
  • 1篇林跃智
  • 1篇唐海丽
  • 1篇张宁
  • 1篇郑扬

传媒

  • 2篇黑龙江医药科...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V-1 B’亚型病毒感染者辅助蛋白Vpr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HIV-1 B’亚型病毒感染者针对辅助蛋白Vpr的细胞免疫(CTL)反应特征及其与病毒复制控制的关系。方法利用检测IFN-γ分泌的ELISPOT方法,以覆盖HIV-1 B亚型Vpr蛋白全长的重叠肽段作为刺激抗原检测143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 B’亚型病毒感染者针对Vpr蛋白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并分析其与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有16.8%的感染者可以产生针对Vpr蛋白的特异性CTL反应;能识别至少一条Vpr多肽的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低于不能识别Vpr多肽的感染者的病毒载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91);对VPR-B-3多肽的识别与低病毒载量紧密相关,该多肽可能包含与Vpr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相关的关键氨基酸位点;Vpr蛋白区多肽在人群中的识别水平的差异与其序列变异程度有关。结论Vpr蛋白特异性的CTL反应与宿主对病毒复制的控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Vpr蛋白区所包含的CTL表位进行鉴定并探讨其在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可为HIV疫苗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刘沙贾明明郑扬邵一鸣洪坤学
关键词:免疫应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ELISPOT法检测HIV跨膜修饰的DNA疫苗与痘病毒联合免疫小鼠,其特异性CTL功能的研究
2007年
目的:通过DNA疫苗与痘病毒联合免疫效果的分析,探讨这种免疫方案的优势及跨膜修饰的DNA质粒诱导的特异性CTL强度。方法:用跨膜修饰的DNA质粒PDRVISV1.0-gagtm在0、2、4周初始免疫BALB/c小鼠,在第6周用痘病毒rVV-syngag加强免疫。在第10周采集血清样本进行抗HIV抗体亚型检测,然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的细胞免疫水平。结果:这种联合免疫的策略免疫组诱导出了特异性CTL反应并且抗体亚型检测免疫反应趋向于Th1型细胞免疫。结论:本实验为提高疫苗免疫原性提供了新的免疫方法。为免疫策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和启示。
闫冬梅李春江孟祥冬刘沙王晓玲李晓清邵一鸣
关键词:免疫策略CTL
HIV-1B’/C重组病毒感染者Vif、Vpr和Vpu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我国HIV-1B’/C重组病毒感染者针对HIV-1调节蛋白的细胞免疫反应特征及其与病毒复制控制的关系。方法以覆盖HIV-1C亚型Vpr、Vpu和Vif蛋白全长的重叠肽段作为刺激抗原,利用ELISPOT方法检测新疆HIV-1B’/C重组病毒感染者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使用SIGMAPLOT10.0和SIGMASTAT3.5进行统计分析,用双尾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用Spearmam秩相关分析免疫反应与病毒载量及CD4细胞计数的关系。结果在检测的60名HIV-1B’/C重组病毒感染者中,能够识别Vif、Vpr和Vpu蛋白产生CTL应答者分别为68%、52%和8%,Vpr和Vif蛋白存在多个强CTL反应的免疫优势区域。研究中还发现针对Vpr、Vif和Vpu蛋白的CTL反应强度和广度与HIV感染者的病毒载量及CD4细胞数量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HIV-1Vpr和Vif蛋白包含多个可被机体免疫系统特异性T细胞识别的免疫优势区域。对这些免疫优势区所包含的CTL表位进行鉴定并探讨其在自然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对新一代的HIV疫苗设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陈健平洪坤学贾明明刘宏伟刘沙马鹏飞芮宝玲邵一鸣
关键词:免疫应答ELISPOT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HLA—A Bw4表位与HIV-1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含Bw4表位的HLA—A抗原在HIV-1感染者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高分辨率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分型方法对340例HIV-1感染者进行HLA-A和HLA—B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型,确定Bw4表位的携带情况,分析HLA—A和HLA—B携带Bw4表位与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血浆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与不携带Bw4者(0Bw4)(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294个/μl,病毒载量:中位数6.29×10^4拷贝/ml)相比,IBw4-A基因型者和2Bw4-AA基因型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分别为307和308个/μl)基本相当,而病毒载量(分别为1.53×10^5和2.68×10^5拷贝/m1)有增高趋势。与不携带Bw4表位的感染者相比,仅在HLA—B抗原中含Bw4表位的HIV-1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417个/μl)显著增高(P=0.013),而病毒载量(2.10×10^4拷贝/ml)显著降低(P=0.007)。结论含有Bw4表位的HLA-B抗原在HIV-1感染中具有延缓疾病进展的作用,而含有Bw4表位的HLA-A抗原对HIV-1感染者未见保护性作用。
陈健平贾明明刘宏伟刘沙张小青赵红静邵一鸣洪坤学
关键词:HIV-1病毒载量
HIV-1 CN54 Gag蛋白与DNA疫苗联合免疫策略研究
2005年
目的:通过蛋白疫苗与DNA疫苗联合免疫效果的分析,探讨这种免疫方案的优势。方法:用DNA质粒PVRC2000-syngag,在0,2,4周初始免疫BALB/c小鼠,在第6周用HIV-1CN54Gag蛋白加强免疫,每间隔两周采小鼠尾血作结合抗体滴度变化的检测,在第10周处死小鼠,检测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结果:小鼠在第1次免疫后两周就产生了特异性的结合抗体,抗体在4周开始快速增长,在Gag蛋白加强后两周达到最高峰,之后开始缓慢下降。这种联合免疫组诱导出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体亚型检测倾向于Th2型体液免疫。结论:本实验为提高亚单位疫苗免疫原性提供了新的免疫方法。为免疫策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和启示。
闫冬梅梁立春王晓玲林跃智刘沙邵一鸣
关键词:亚单位疫苗免疫策略
HIV-1感染者CD8^+T细胞受体基因多样性特点及其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HIV-1感染者CD8^+T细胞受体(TCR)基因的多样性变化特征及其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抗CD8单克隆抗体从9份HIV-1感染者和7份HIV-1阴性对照样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CD8^+T细胞,提取总RNA,然后采用一步(one step)及巢式(nested)多聚酶链式反应(PCR)的方法对22个T细胞受体VB基因家族的互补决定区3(CDR3)进行扩增,利用ABI-3700测序仪对扩增的PCR产物进行扫描,定量分析HIV-1感染者TCRCDR3区多样性变化特征及其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HIV-1感染者和正常人相比较其CD8^+T细胞的TCR基因多样性明显减少,部分TCR Vβ基因家族CDR3区的高斯分布破坏;TCR的紊乱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771,P〈0.05);HIV-1感染引起患者TCR多样性的改变不仅表现在不同Vβ基因家族上,而且也表现在CDR3长度上,其中感染者Vβ2、Vβ4、Vβ5、Vβ17、Vβ20、Vβ21、Vβ23及Vβ24基因家族的变化与正常人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HIV-1感染能引起CD8^+T细胞TCR基因多样性的减少及高斯分布的破坏,TCR CDR3区的紊乱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
任国良陈健平贾明明寇中琛刘沙马鹏飞邵一鸣洪坤学
关键词:CD8阳性T淋巴细胞HIV-1T细胞
HIV-1B’/C重组病毒感染者CTL免疫应答特征的研究
目的探讨我国 HIV-1 B’/C 重组流行毒株的特异性 CTL 应答特征及其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以覆盖 HIV-1B 亚型、C 亚型毒株结构蛋白 Gag、调节蛋白 Rev、Tat 和
贾明明洪坤学张远志陈健平刘沙彭虹马鹏飞阮玉华邢辉邵一鸣
文献传递
中国HIV-1 C/B’重组毒株和B’毒株感染者Nef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中国主要流行的HIV-1 C/B’重组毒株和B’亚型毒株感染者Nef特异性T细胞反应特征,确定两种亚型感染者共同识别的免疫优势区。方法本研究以59名HIV-1 C/B’重组毒株、27名B’亚型毒株感染者为研究对象,用ELISPOT检测针对HIV-1型C/B’Nef重叠多肽产生IFN-γ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结果44例(74.58%)HIV-1 C/B’重组毒株感染者产生Nef特异性T细胞反应,主要识别EVA7081.1、5、6、7、43、44、45、47、48、49这10条多肽,氨基酸序列为Nef63~115和117~139的区域。20例(74.07%)的HIV-1 B’毒株感染者产生Nef特异性T细胞反应,主要识别EVA7081.1、2、43、49这4条多肽,氨基酸序列为Nef63~77和87~119的区域。两种亚型感染者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强度和广度与病毒载量和CD4细胞数不相关。结论中国HIV-1 C/B’重组毒株和B’亚型毒株感染者共同识别氨基酸序列为Nef63—77和87~115的免疫优势区,提示此区域可用于疫苗的设计.
刘宏伟洪坤学马军袁霖刘沙陈健平张远志阮玉华王哲邵一鸣
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NEF
HIV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疫苗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分析比较HIV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疫苗在小鼠和家兔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 HIV痘苗病毒载体疫苗vTKgpe以肌内、皮下、皮内 3种途径接种小鼠 ,每周采血检测HIV特异性抗体和针对痘苗病毒载体的抗体 ,4周时取脾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此外vTKgpe皮内途径接种 2只家兔 ,每周采血检测抗体。结果 肌内和皮下免疫的小鼠在 2周时开始出现HIV特异性抗体 ,4周时开始消失 ;针对痘苗病毒载体的抗体滴度在 4周时急剧升高 ;血清吸附实验表明痘苗病毒抗体的升高对HIV特异性抗体检测有一定的掩盖。细胞免疫仅在皮内免疫的小鼠中检测到。家兔的HIV特异性抗体在 2周时出现 ,并能维持一段时间。结论 在小鼠体内 ,肌内和皮下注射 2种途径倾向于诱导体液免疫 ,而皮内接种则以诱导细胞免疫为主。家兔对痘苗病毒的敏感性要高于小鼠。
刘颖段丹丽彭虹唐海丽刘沙张宁王宁刘建源邵一鸣
关键词:HIV痘苗病毒载体
HIV 1型B/C重组病毒感染者Nef特异性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中国主要流行的HIV 1型(HIV-1)B/C重组毒株感染者Nef蛋白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应特征。方法队列收集19例感染时间〈1年和40例感染时间〉3年的HIV-1 B/C重组毒株感染者,通过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其针对HIV-1 B/C重组毒株Nef重叠多肽产生1干扰素(IFN-1)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应。结果15例感染时间〈1年的HIV-1 B/C重组毒株感染者产生Nef特异性分泌IFN-γ的T淋巴细胞反应,主要识别氨基酸位置为Nef 83至135内的EVA7081.1、EVA7081.5、EVA7081.6、EVA7081.48共4条多肽;29例(75.2%)感染时间〉3年的感染者产生Nef特异性分泌IFN-γ的T淋巴细胞反应,主要识别氨基酸位置为Nef 63至101内的EVA7081.43、EVA7081.44、EVA7081.45、EVA7081.47、EVA7081.48、EVA7081.49共6条多肽。感染时间〈1年的感染者平均反应强度为284.13 SFC/10^6 PBMC,感染时间〉3年的感染者平均反应强度为152.44SFC/10^6 PBMC,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91.000,P=0.002)。结论HIV-1 B/C重组病毒感染者在感染时间〈1年和〉3年时机体均识别HIV-1 Nef的中心区域,其产生IFN-1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应强度随疾病的进展逐渐减小。
刘宏伟洪坤学马军袁霖刘沙陈健平张远志阮玉华王哲邵一鸣
关键词:HIV感染HIV-1人免疫缺陷病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