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洪升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古生代
  • 2篇PALEOZ...
  • 1篇新元古代
  • 1篇岩浆
  • 1篇岩浆弧
  • 1篇元古代
  • 1篇早古生代
  • 1篇造山带
  • 1篇山带
  • 1篇天山造山带
  • 1篇年代学
  • 1篇泉群
  • 1篇锆石
  • 1篇锆石SHRI...
  • 1篇混合岩
  • 1篇俯冲
  • 1篇板块俯冲
  • 1篇北天山
  • 1篇NEW
  • 1篇PROTER...

机构

  • 5篇南京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根特大学

作者

  • 5篇刘洪升
  • 5篇王博
  • 2篇李孔森
  • 1篇王飞
  • 1篇舒良树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第六届地质构...
  • 1篇第五届构造地...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天山温泉群的地质特征、时代和构造意义被引量:16
2013年
北天山温泉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古元古代的变质岩。最新的野外调查和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表明,温泉群可以划分为三个岩石构造单元:(1)前早新元古代变质火山岩和变质沉积岩,主要包括斜长角闪岩、云母片岩、石英片岩、黑云母片麻岩、大理岩等;(2)早新元古代混合岩和正片麻岩;(3)早古生代未变质变形的辉长岩和闪长岩。上述三种岩石组合类型均被后期二云母花岗岩(脉)所侵入。温泉县以南的混合岩和花岗片麻岩中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分别为926±12 Ma和907±11 Ma,与天山地区出露的新元古代花岗岩类的时代基本一致。结合前人对花岗片麻岩Nd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花岗片麻岩应为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而同期的混合岩化作用则是新元古代地壳加厚和部分熔融的直接地质证据。辉长岩和闪长岩侵入到温泉群花岗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中,其中闪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452±7 Ma,并含有1.1 Ga和1.4 Ga的继承锆石。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本区早古生代辉长岩和闪长岩具有岛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可能与准噶尔—巴尔喀什洋的俯冲作用有关,这一俯冲增生作用最终导致伊犁北部与哈萨克斯坦陆块在志留纪拼贴造山,并使温泉群前寒武纪变质岩与侵入岩发生变质变形作用。
李孔森王博舒良树王飞刘洪升
关键词:北天山锆石SHRIMP新元古代早古生代
混合岩构造特征与成因机制研究进展
刘洪升王博李孔森
Diachronous evolution of back-arc oceanic basins in the South Chinese Tianshan:insights for Paleozoic accretionary tectonics of SW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The South Tianshan is situated in the tectonic joint zone between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CAOB)and the...
翟亚忠王博刘洪升
关键词:BACK-ARCMELANGEACCRETIONARYTECTONICSPALEOZOICTIANSHAN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new zircon U-Pb ages of the Proterozoic and Paleozoic metamorphosed/deformed igneous and sedimentary rocks in Kyrgyzstan Middle Tianshan
王博D.V. AlexeievJ. Charvet刘洪升翟亚忠
天山古生代增生造山作用及其构造转换事件被引量:4
2022年
天山造山带自新元古代以来,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俯冲增生造山作用和陆内构造活化过程,属于典型的复合型造山带。基于近年研究进展,本文对伊犁、境内外中天山和南天山构造带前寒武纪基底、古生代沉积序列、多期陆缘弧岩浆岩和构造缝合带的变形变质特征、形成环境和年代学等进行了总结分析,梳理了天山古生代增生造山作用中的三次重要构造转换事件及其地质记录。(1)伊犁南北两缘、中天山、南天山和塔里木北缘,均发育中奥陶世—志留纪的大陆弧岩浆作用,伊犁北缘、南天山-塔里木北部早古生代沉积环境发生显著变化,表明天山-塔里木北缘在中—晚奥陶世发生了从被动陆缘向活动陆缘的转换。(2)伊犁南、北两缘和中天山的早古生代岩层在晚志留世—早泥盆世普遍发生了强烈的韧性变形和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其上不整合覆盖有弱变形未变质的晚泥盆世—石炭纪火山-沉积地层;该区域不整合是哈萨克斯坦微大陆拼合事件在研究区的构造响应,也标志着准噶尔洋和南天山洋的俯冲方式在泥盆纪发生了由前进式(东太平洋型)向后撤式(西太平洋型)的构造转换,导致伊犁和中天山在晚泥盆世—石炭纪经历了伸展背景下的大陆弧岩浆作用,在南天山-塔里木北缘则形成了一系列弧后有限洋盆。(3)天山各构造单元及其边界缝合带中普遍发育晚石炭世逆冲推覆构造和二叠纪走滑韧性剪切带、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滑塌堆积和二叠纪后造山岩浆岩,指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发生了由汇聚造山向陆内构造的转换。这些构造转换事件是认识古亚洲洋各分支洋盆从初始俯冲、俯冲方式转换到俯冲终结过程的基础,也是探讨增生造山动力学的关键。
王博宋芳倪兴华曹婷婷刘珈硕钟凌林孙朝晨孙雨欣邓聚李盈莹朱鑫刘洪升何智远
关键词:天山造山带板块俯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