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滇军
- 作品数:23 被引量:99H指数:7
- 供职机构:十堰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康注射液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 观察肾康注射液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保护作用.方法 61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肾康注射液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均尿量、RRF以及血红蛋白、血白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间日均尿量、RRF及血红蛋白、血白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hsCRP和TNF-α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血红蛋白、血白蛋白、三酰甘油和胆固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日均尿量和RRF水平高于对照组,hsCRP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可以保护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有关.
- 刘辉辉刘滇军王黎萍李骏峰
- 关键词:肾康注射液血液透析残余肾功能炎症反应
- 羟苯磺酸钙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与可能机制。方法将63例DNⅢ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予常规降糖治疗,B组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C组予羟苯磺酸钙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结果 B组、C组治疗后UAE、NO、ET、氧化应激水平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C组上述指标改善较B组更为显著(P均<0.05);3组治疗前后SCr、BUN、FBG、2 h PG、A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显著降低早期DN患者的UAE,从而延缓早期DN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整机体NO与ET水平、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 刘滇军刘辉辉沈建明田少江王黎萍李骏峰
- 关键词:羟苯磺酸钙还原型谷胱甘肽糖尿病肾病一氧化氮内皮素氧化应激
- 慢肾宁合剂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慢肾宁合剂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8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据病情需要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慢肾宁合剂。8周后比较2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病情平均缓解时间比对照组缩短,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慢肾宁合剂治疗慢性肾炎疗效可靠、安全。
- 王黎萍刘玲邓妍妍刘涛刘辉辉刘滇军李骏峰
- 关键词:慢性肾炎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内皮功能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小球内皮功能的特点,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早期DN大鼠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应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DN模型,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应用相关试剂盒检测尿白蛋白(UA)、肾小球组织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活性、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 WF)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早期DN大鼠肾小球NO含量、e NOS活性均显著下降,v WF水平明显升高,UA显著增加(P<0.01),且UA增加的程度与v WF升高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肾小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均明显下降,MDA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肾小球NO含量、e NOS活性均明显上升,v WF水平显著降低,UA明显减少,肾小球组织中MDA显著下降(P<0.01)。结论:早期DN大鼠肾小球内皮功能紊乱,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可能通过降低早期DN大鼠肾小球内氧化应激水平从而改善肾小球内皮功能。
- 刘滇军刘辉辉沈建明田少江王黎萍李骏峰
- 关键词:内皮功能紊乱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应激
- 一种肾内科加压超滤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肾内科加压超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血液过滤器,所述血液过滤器的上方设置有生物膜滤网,所述生物膜滤网的右端上部设置有血液流出管,所述血液过滤器的下方设置有防震垫,所述血液过滤器的左部...
- 刘滇军
- 文献传递
- 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球内皮功能紊乱的机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肾小球内皮功能紊乱的原因和特点,并评价棓丙酯对早期DN大鼠内皮功能紊乱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31只,随机选取7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24只应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DN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每日腹腔注射棓丙酯溶液。8周后PAS染色评价各组肾组织病理变化;试剂盒检测肾小球组织一氧化氮、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尿白蛋白水平;NOS分型试剂盒检测肾小球内eNOS活性;氧化试剂盒检测肾小球内氧化应激水平。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早期DN大鼠肾小球组织vWF明显升高;尿白蛋白含量明显增加,且尿白蛋白含量增加的程度与vWF的水平正相关(r=0.57,P<0.05);肾小球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下降,丙二醛(MDA)水平明显升高;分类检测发现肾小球组织eNOS下降。②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治疗组血vWF显著下降、尿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氧化应激指标显著好转、肾小球组织eNOS活性显著升高。结论早期DN大鼠尿白蛋白水平与肾小球血管内皮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肾小球内氧化应激水平可能是影响DN肾小球内皮功能状态的重要因素,其机制与其对肾小球内皮细胞eNOS活性的干预作用相关;棓丙酯可能通过缓解DN的氧化应激而改善肾小球血管内皮功能。
- 刘玲刘辉辉刘滇军叶婷婷邓妍妍田少江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内皮功能紊乱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棓丙酯氧化应激
- 银杏叶提取物对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皮功能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o biloba extract,GBE)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2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行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GBE治疗。疗程12周,早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ndothelium dependent dilation,EDD)、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EDD上升、vWF下降、NO升高,氧化应激水平降低,UAE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GBE通过降低早期DN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来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并明显降低患者的UAE,从而延缓早期DN的进展。
- 刘滇军刘辉辉李骏峰沈建明田少江王黎萍
-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糖尿病肾病内皮功能氧化应激
- 超声引导下坐位右颈内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坐位右颈内静脉置管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A组(超声引导组),B组(传统体表定位组)。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经置管后比较,A组置管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100.00%、96.67%,均显著高于B组70.00%、50.00%(P<0.01)。A组成功置管所需时间及次数均明显少于B组(P<0.01),且A组置管近期并发症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坐位右颈内静脉置管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及置管近期并发症。
- 刘滇军刘辉辉李骏峰沈建明田少江
- 关键词:超声引导坐位颈静脉插管术
- 棓丙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桔丙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早期D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降糖、控制血压、调脂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棓丙酯注射液(180 mg/d)静脉滴注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等水平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UAER、BUN、SCr、ET、NO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观察组治疗后UAER、BUN、SCr、ET显著低于对照组[(46.32±3.25) μg/24 h比(60.13±5.35) μg/24 h,(5.62±1.31) mmol/L比(6.78±1.45) mmol/L,(106.32±19.28)μmol/L比(118.24±18.36)μmol/L,(78.56±22.02) ng/L比(96.45±23.58) ng/L],NO显著高于对照组[(56.32±4.56)μmol/L比(38.42±4.03)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棓丙酯能降低早期DN的UAER,通过调整NO与ET水平,从而延缓早期DN的进展,且不良反应少见,是治疗早期DN的良好选择.
- 刘辉辉刘滇军王黎萍田少江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一氧化氮内皮素棓丙酯尿白蛋白排泄率
- 强化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改善透析相关性肌痉挛的探讨
- 刘滇军刘辉辉王黎萍李骏峰田少江沈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