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澜 作品数:27 被引量:125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三江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传统村落肌理组合模式认知与图解——以苏州太湖西山传统村落为例 2024年 传统村落肌理承载着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和人文历史信息,对传统村落特色和风貌的形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传统村落肌理模式研究,可以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文章利用图式语言的方法对苏州太湖西山传统村落与环境的肌理组合模式进行归纳、识别,提取并构建了肌理图式特征库。具体包括聚落-山体、聚落-水体、聚落-湖岸、聚落-农田-鱼塘、农田-水体(圩田)等五大类肌理组合模式,274个具体图式,直观反映了西山传统村落布局关系,对准确把握肌理特征、分析空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刘澜 唐晓岚 杜娟关键词:传统村落 基于“源汇”格局的传统乡村景观保护与导控策略 被引量:11 2019年 传统乡村景观人文与生态系统交织,时空演进因素复杂,其景观过程的分析和推导是对其科学保护的重要前提。借助在物质流动和景观过程模拟中具有突出优势的“源汇”理论和方法,解析传统乡村地域中的“源”与“汇”,提出基于正负双向“源汇”格局的传统乡村景观保护策略和实施路径,为传统村镇的规划编制和数字化管理提供空间分析方法与决策支持,以期探索一条兼顾人文、生态景观保护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景观可持续利用路径。 熊星 唐晓岚 叶海跃 王军围 刘澜关键词:乡村景观 风景园林专业《园林工程》课程实习实训体系的构建 2016年 风景园林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园林行业的实务项目,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足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现阶段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生普遍缺乏这种实践能力。鉴此在风景园林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园林工程》实习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尤为迫切和重要。 万劲 邱靖 刘澜关键词:风景园林 园林工程 “多规合一”趋势下风景名胜区管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在探讨"多规合一"本质的基础上,梳理当前风景名胜区管理存在的机构衔接不顺畅、管理主体不统一、管辖范围不一致等问题,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按照"多规合一"的思路和理念,主要从管理体制、法规体系、管理范围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风景名胜区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措施。 刘澜 唐晓岚 熊星关键词:风景名胜区 传统村落街巷肌理综合定量解析研究——以西山传统村落为例 2024年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科学分析街巷肌理是保护传统村落街巷历史风貌,进而传承传统村落原生性景观特质的重要前提。而量化街巷肌理形态是难点。本文从人在街巷中的步行体验、视觉感受与街巷形态之间密切关系的角度出发,引入界面密度、贴线率,并创新提出正面率,作为量化街巷肌理形态的指标。以太湖西山多个典型传统村落的主要街巷为研究对象,通过三个指标对其进行肌理形态定量分析。分析所获得的数据,客观反映了传统村落街巷在空间形态上的丰富程度,从而为保护和传承街巷传统风貌提供依据。 刘澜 邱冰 熊星 王军围 蔡润晖关键词:传统村落 后疫情时代下的城市园林设计初探 2022年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为防止疫情蔓延而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这对城市园林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控制社交距离,构建合理安全的小微空间,营造平疫结合的适应性景观,让城市园林在不同时期发挥出不同的效应等问题,以期为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的园林设计与建设提供指导。 孔起放 刘澜 张学军关键词:城市园林 GIS技术在风景名胜区乡村景观肌理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7 2018年 着眼实现风景名胜区内乡村发展和景观保护双赢目标,本文借助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剖析乡村景观肌理格局,提出了一系列技术策略。作为乡村景观保护和控制的核心,乡村景观肌理的相关研究只有准确、客观、合理,才能为科学规划风景名胜区乡村、促进村落与风景名胜区协调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分析GIS技术在风景名胜区乡村景观肌理研究中可发挥的主要作用,本文认为GIS技术可以有效挖掘乡村景观肌理中规律性的特征、活力和资源,扭转传统肌理研究重感性、重视觉分析而轻数理分析的倾向,提高肌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从而使乡村规划更加合理,应用前景广阔。 刘澜 唐晓岚 熊星 徐佳麒关键词:风景名胜区 乡村景观 GIS技术 基于“源-汇”理论的传统乡村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构建传统乡村景观安全格局以延续传统乡村地区脆弱的人文与生态景观系统。【方法】基于"源-汇"理论与方法,以太湖西山传统村落为例,通过辨识生态与文化景观系统存续"源"的类别、位置、范围和强度,以土地利用类型、坡度、植被覆盖度与到道路的距离4个指标作为"汇"阻力评价要素,借助ArcGIS 9.3平台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计算传统生态、文化景观"源-汇"过程,获取生态、文化景观存续安全格局。【结果】太湖西山生态与人文景观布局高安全等级区域面积分别占67.11%和38.29%,中安全等级区域分别占19.88%和49.16%,低安全等级区域分别只占13.01%和12.55%。【结论】"源-汇"理论与方法在太湖西山传统乡村景观安全格局构建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在生态、文化景观过程的模拟、生态与文化景观安全等级划分与分级分区保护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熊星 唐晓岚 刘澜 王军围关键词:乡村景观 安全格局 江南地区聚落景观特色研究趋势分析 2019年 研究江南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特色是对其保护和开发的理论基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江南水乡聚落的研究呈现由传统物质空间转向多元化领域的趋势,随着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的介入,以及计算机技术和GIS平台的应用,产生了诸多定量研究的新方法。本文梳理了近年来江南乡村聚落景观特色的研究成果,按照“研究角度-方法技术-结论”的路线,从聚落空间、旅游资源、景观格局、聚落文化景观、人居环境以及聚落景观特色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评价了2000年以来江南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特色的研究趋势。 王军围 高耀宗 熊星 刘澜关键词:聚落景观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视角下乡村生态修复的植物途径研究 2023年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环境破坏愈发严重,乡村生态修复刻不容缓。该文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视角出发,以南京江宁区淳化街道东龙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植物途径对乡土自然景观的保护、修复、改善与营建进行探讨,提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视角下植物选择的原则,为特色田园乡村的生态环境修复提供建议和参考。 邱靖 董婧 万劲 刘澜关键词:乡村建设 乡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