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诚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江夏学院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海峡两岸近次农地改革比较评析被引量:1
- 2013年
- 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均进行了多次农地改革。台湾地区近次农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大陆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农地改革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结合大陆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创新,建构完善合理的农地制度对大陆"三农"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 刘诚
- 关键词:农地改革
- 自然人住所制度相关概念之辨析
- 2021年
- 我国《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实施,但其中对于我国自然人住所制度仍是语焉不详。立法对自然人住所未有定义,由此造成对自然人住所的界定无法周全,对于住所认定的“例外情况”列举无法穷尽等问题,对此应采折中的主客观结合说对住所进行准确定义:住所是依据户籍登记、家属是否随居、居住和工作情况等客观事实,足以认定自然人具有长久的意思,于特定地域设定的生活和法律关系的中心场所。对住所的界定中涉及经常居住地的认定标准问题也存在不少歧义及不合理之处,需要一一加以厘清。自然人一般应以户籍登记或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经常居住地是自然人离开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后,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且居住半年以上的地方。
- 刘诚
- 关键词:《民法典》自然人住所
- 论未成年人财产权保护被引量:1
- 2013年
- 承认未成年人对财产拥有所有权,是世界各国的立法通例。但未成年人受行为能力所限,无法自主支配财产,财产权易受他人尤其是其父母的非法侵犯。在世界亲子法的发展逐渐转向以子女最大利益为中心的趋势下,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正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较为粗糙,比较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立法经验,对我国未成年人财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将大有裨益。
- 刘诚
- 关键词:未成年人财产权
- 论受胁迫、欺骗所立遗嘱的效力
- 2012年
- 近年来围绕《继承法》第22条产生争议: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抑或可撤销?梳理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立法例中这一命题的判断其实是遵从何种立法惯例的选择,其中并无优劣的明显区分。考虑改变制度所需付出的成本,保持目前的制度并无不妥。
- 刘诚
- 关键词:胁迫欺诈遗嘱效力
- 遗嘱继承若干概念的辨析与重构
- 2013年
- 我国《继承法》长期以来混淆使用"撤回"和"撤销"、"无效"和"失效"等概念,导致真正意义上的遗嘱撤销制度缺失以及遗嘱无效、失效制度的混乱。又由于立法上的粗疏,在遗嘱的撤回、无效、失效制度中存在诸多不足。为了保证遗嘱能真实地反映遗嘱人的意愿,保障遗嘱人及遗嘱利害关系人的财产利益,有必要对遗嘱的撤回和撤销、无效和失效进行准确的定义和制度重构。
- 刘诚
- 关键词:遗嘱继承概念辨析
- 论未成年子女在家庭中的权利保护被引量:1
- 2010年
- 各国亲子法的发展历经"为家"、"为亲"到"为子女"三个阶段,而亲权的发展,也由"父权"到"亲权",再到趋向于"监护",其目的无非在建立以子女利益为中心的法体系。我国大陆地区应当考虑子女最大利益,结合我国传统伦理文化背景和现实国情,建立新型的亲权制度,建立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体系,推进我国大陆地区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发展完善。
- 刘诚
- 关键词:未成年子女家庭权利
- 略论无主知识产品的权利问题被引量:3
- 2012年
- 无主知识产品,是仍被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但没有权利人或权利人不明确的知识产品。对此,我国的法律规定很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参鉴当前国际上已经形成的有效立法经验和理论成果,构建我国无主知识产品法律制度:准确定义无主知识产品;区分无主知识产品中权利人不明确与无人继受的知识产品;使无人继受的知识产品中的"创作性成果"进入公共领域,"识别性标记"收归国有;依据"孤儿作品"使用五原则建构权利人不明确的创作性成果使用制度。
- 刘诚
- 关键词:权利孤儿作品
- 现行法规范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问题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三权分置”制度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在现行法规范适用层面上仍然存在诸多模糊之处,在“后民法典时代”到来之时,有必要在现有的框架内对各类规范进行分析和阐释,在契合民法基础理论和法政策层面价值目标的前提下推导出合适的规则指引。
- 刘诚
-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
- 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之思考被引量:1
- 2010年
- 我国确立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有偿使用制度以来,土地利用"双轨制"并行,在长期实践中,我国土地使用权的使用越来越暴露国家所有权虚化、城镇土地巨大浪费和低效使用等问题。对此,须从我国现行的地权形态分析出发,为将来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发展寻找改革方向,以求土地制度"地尽其利"和"地利共享"最高价值目标的实现。
- 刘诚
- 关键词:土地制度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
- 我国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证明责任立法分析
- 2018年
- 我国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证明责任的立法明确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即应由加害人就其侵害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但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要求受害人提交污染行为和损害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的初步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及部分学者认为该解释合理、正当,是对原法律规定的实质性解释。实质上,该解释本质上不是制度内的修补与完善,而是制度的更替:由原来的举证责任倒置变化为因果关系推定制度。尽管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实质上具有一定的造法功能,但其司法解释的范围应受到必要的限制。该解释违反了《立法法》之规定,其做法并不足取。
- 刘诚
- 关键词:环境侵权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