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华
- 作品数:24 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 大数据时代个人健康医疗信息的立法保护被引量:19
- 2020年
- [目的/意义]在医疗大数据发展迅猛的今天,相应的法律体系建设仍不完善,如何对个人健康信息进行立法保护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方法/过程]基于健康医疗信息保护的视角,首次全面梳理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及美国、欧盟的相关法律,并结合大数据时代下个人健康医疗信息保护的挑战和特殊性,对我国个人健康医疗信息的立法保护提出了综合建议。[结果/结论]研究建议主要包含加快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综合考虑和论证个人健康医疗信息的特殊性,结合时代特色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维护大数据的健康有序发展等方面。研究结论为我国大数据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 童峰张小红刘金华
-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 成都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初探
- 2024年
-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作为我国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通过将养老机构与社区有机融合,利用社区作为载体,实现资源、功能和多元运作方式的嵌入,为居家养老提供了社区服务支撑,也为应对中国社会深度老龄化提供新思路。本文通过分析成都市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养老服务需求挑战,概述成都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现状,针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试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 刘金华方雨桐
- 关键词:居家养老养老机构养老服务模式
- 农村老年人居住地类型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生命历程视角被引量:2
- 2018年
- 本文基于一项老年人口福利调查数据,以生命历程理论为分析框架,基于多元logistic模型对农村老年人居住地类型偏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作为生命历程中的一项重要生命事件,农村老年人外出务工经历对其离开农村居住的偏好有积极影响;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居住地偏好存在差异,即低龄组老年人对到城市或城镇城郊居住的偏好更强;作为关联的生命因素,农村老年人子女的外出务工经历也产生重要影响。子女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村老年人更偏好于迁出农村居住,对城镇城郊的偏好最为强烈;此外,农村老年人个人能动性也对其居住地类型偏好产生显著影响。可见,城市、城镇城郊以及农村对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具有不同的社会含义,而农村老年人偏好于留居农村还是迁居进城,是整个生命历程中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刘金华孙楠杨帆
-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偏好生命历程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性犯罪成因与问题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虽说老年性犯罪现象先于人口老龄化到来之前就客观存在,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性犯罪问题日益凸显,逐步演绎成为经济社会安全隐患。老年性犯罪现象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在一定范围内还呈现出上升趋势,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
- 张俭刘金华
- 产业倍增形势下成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 本文分析了成都市产业结构调整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产业倍增下技能人才队伍发展概况;从培养体制、考核体系、激励机制、思想观念等角度分析了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内在性和外在性根源分析了原因;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创新办学观念、...
- 刘金华龚雨薇
- 文献传递
- 公共健康权益可及性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
- 2024年
-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是关键。而流动人口公共健康权益的可获得性和可及性程度又是增强流动人口身体素质、定居意愿、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hina Migrants Dynamic Survey,简称CMDS),聚焦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公共健康权益的现状,进一步使用二分变量对数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少数民族流动家庭公共健康权益可及性对定居意愿发生比的影响,关注家庭主要劳动力(个体)和家庭其他成员(幼童、孕产妇)公共健康权益可及性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并探讨不同特征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健康权益可及性对家庭定居意愿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一是公共健康权益可获得性、可及性程度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家庭成员公共健康权益的影响效应大于个体影响效应,但孕产妇公共健康权益可获得性与家庭定居意愿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二是不同健康权益项目对单个个体健康权益可及性的影响权重不同。健康档案项目对个体公共健康权益的影响效应最大,疫苗接种项目对幼童公共健康权益的影响效应最大,孕产妇四项公共健康权益项目的作用相差不大。三是不同个体获得公共健康权益数量越多,其定居意愿发生比越高,但影响效应不同。公共健康权益可及性程度对于受教育程度低、夫妻两地分居、省内跨市流动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更大。
- 刘金华王棫冰徐典
- 关键词:定居意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 社会支持对农村缺损型家庭学龄儿童行为的影响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本文将农村缺损型家庭分为永久性亲子分离型缺损家庭(简称残缺家庭)和暂时性亲子分离型缺损型家庭(包括离异家庭和留守家庭)。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家庭结构对儿童行为可能产生影响,社会支持也对儿童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农村缺损型家庭学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不同主体、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对农村缺损型家庭学龄儿童的行为存在影响。通过设计的访谈问卷和YSR自评量表对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乡镇学校中缺损家庭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留守家庭占37.13%,离异家庭占37.55%,失去父母家庭占25.32%。以全国常模为标准参照分析发现,恩阳区农村缺损型家庭学龄儿童确实存在较高的行为问题(总分检出率15.61%)。基于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缺损家庭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存在差异,三类缺损型家庭中,残缺家庭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最严重,离异家庭学龄儿童次之,留守家庭学龄儿童最低。不同主体(父亲、母亲、监护人、教师和同学)提供的不同类型(社会交流、尊重意见、分享秘密)的社会支持对农村缺损型家庭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存在差异。应关爱农村缺损型家庭学龄儿童,构建学龄儿童美好生活的支持体系,满足其多样化的成长需求。
- 刘金华吴茜
- 关键词:儿童行为社会支持
- 中国失能老人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对“六普”与“七普”31个省份失能老人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OLS-GWR模型探讨省际失能水平影响因素及其空间非平稳性,结果发现:十年间失能老人规模增加、失能水平降低;发达省份的城市失能规模大,欠发达省份的乡村失能规模大;失能水平空间分布不均衡即东南低西北高,呈空间正相关;中部、西南各省及北京市失能水平下降较快。分析失能水平的影响因素发现:历史失能水平呈正向影响;社会经济因子负向影响显著;自然环境越恶劣,综合失能水平越高但其对重度失能影响不显著;人口结构因子对地区女性综合失能水平及重度失能水平影响显著,其中历史失能水平、社会经济因子、年龄结构因子对东部和南部省份影响更突出,环境劣势因子对西部和北部省份影响更明显。可考虑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关注失能水平高的西部地区尤其西藏、青海等省份,完善养老和医疗服务体系,推广长期护理保险;针对失能规模大的人口大省,合理配置城镇乡医疗和照护资源;继续推进居住环境适老化改造,改进老人的生活空间;重视失能背景性因素改善,助推健康老龄化。
- 刘金华王晓行
- 关键词:失能老人
- 吸引人才到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
- 2024年
-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近年来,诸多如乡村规划师、民宿管家、乡村主播等乡村新职业从业者,奔赴乡村、建设乡村,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生力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 刘金华
- 关键词:建功立业生力军
- 社会互动、社会信任对居民商业医疗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9年
- 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抽样调查数据,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社会互动、社会信任对我国居民商业医疗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互动能为居民提供获取商业医疗保险知识的渠道,有助于提高居民对商业医疗保险的主观满意度,并产生明显的“跟进”效应,从而对居民商业医疗保险产生显著影响;社会信任有利于促进不同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提高居民对商业医疗保险回报的期望值,对居民商业医疗保险产生显著影响。应充分发挥商业医疗保险的作用,提高医疗保障事业的效率,实现更高层次的医疗水平。
- 刘金华吴静
- 关键词:商业医疗保险社会互动社会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