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雪华

作品数:122 被引量:1,043H指数:1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清华-美铝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1篇生物学
  • 18篇农业科学
  • 11篇经济管理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建筑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3篇大熊猫
  • 13篇生态
  • 11篇生境
  • 10篇相机
  • 10篇红外相机
  • 9篇遥感
  • 9篇秦岭大熊猫
  • 8篇植被
  • 8篇保护区
  • 7篇自然保护
  • 7篇自然保护区
  • 7篇污染
  • 6篇地理信息
  • 6篇地理信息系统
  • 6篇动物
  • 6篇信息系统
  • 6篇生态系统
  • 6篇重金
  • 6篇重金属
  • 5篇野生动物

机构

  • 118篇清华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中央民族大学
  • 4篇北京锦绣大地...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青海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汉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内蒙古农牧业...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佳木斯大学

作者

  • 118篇刘雪华
  • 9篇张爽
  • 9篇邵小明
  • 8篇靳强
  • 7篇武鹏峰
  • 6篇李周园
  • 6篇彭羽
  • 5篇廖程浩
  • 5篇赵金博
  • 5篇吴燕
  • 4篇康相武
  • 4篇赵孟彬
  • 4篇李纪宏
  • 4篇刘琳
  • 4篇孙岩
  • 4篇贾晓东
  • 4篇夏天翔
  • 3篇何祥博
  • 3篇陈吉宁
  • 3篇秦朝阳

传媒

  • 11篇环境科学与技...
  • 7篇光谱学与光谱...
  • 6篇兽类学报
  • 4篇生物多样性
  • 4篇清华大学学报...
  • 4篇生态经济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动物学杂志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林业调查规划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学会...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森林与人类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保护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11篇2012
  • 13篇2011
  • 11篇2010
  • 5篇2009
  • 19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半干旱草原不同生态恢复阶段优势植物的高光谱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将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到生态恢复监测,采用ASD Fields HH便携式野外光谱仪测量半干旱草原区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不同生态恢复阶段优势植物物种的高光谱数据,通过ViewSpecPro软件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和去噪等处理,进行原始反射率、一阶微分分析,采用排序软件Canoco 4.5进行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恢复早期的优势植物物种为狗尾草、小叶锦鸡儿,生态恢复5年的优势植物物种为猪毛菜、小叶锦鸡儿,生态恢复后期的优势植物物种为樟子松、猪毛菜,与实测结果一致。DCCA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恢复早期植被的冠层光谱值,特征波段主要为短波光,且各物种光谱值差异较大;生态恢复5年主要受1 000~1 050nm波段反射率影响,生态恢复后期主要受1 040~1 075nm波段的近红外反射率影响。采用DCCA方法能够直观反映不同生态恢复阶段优势物种的光谱特征。
彭羽米凯覃亚卿凤婷刘玮辰薛达元刘雪华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光谱特征半干旱草原
北京顺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被引量:15
2009年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区域生态管理的重要依据。文中提出以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关键生态问题识别、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及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作为核心步骤的技术路线,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研究区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顺义的主要生态系统为林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类型,存在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萎缩、水污染、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在区域生态安全上潮白河沿线一带、东北部山区地带和潮白河以东大部分区域生态安全水平较高,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尤其是西南部地区生态安全指数较低;应通过在主要城镇组团核心周边进行生态控制带建设、恢复潮白河等天然河流,保护汉石桥湿地、东北部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和潮白河沿线等大型斑块,建立沿道路的生态廊道,综合构建顺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康相武刘雪华
关键词:区域生态安全
单独与混合暴露条件下褶纹冠蚌对Cu、Zn的积累与分布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在单独与混合暴露条件下研究了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对Cu、Zn的积累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褶纹冠蚌对水环境中的Cu、Zn具有良好的积累能力,持续暴露8d内,体内各组织重金属积累量基本呈线性上升,其中鳃与外套积累速率最快(p<0.05).Cu在褶纹冠蚌鳃、内脏团和生殖腺中的积累速率与Zn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Cu、Zn之间在各组织中的积累拮抗作用明显.暴露前,Cu含量在褶纹冠蚌体内依次为:生殖腺>外套、内脏团>鳃、足>肌肉(p<0.05),变化幅度为10倍左右;Zn含量依次为:鳃>内脏团>生殖腺>足、外套>肌肉(p<0.05),变化幅度为4倍左右.暴露后,外套和鳃对Cu、Zn的积累量最高,且Cu、Zn含量在不同组织间的变化幅度明显增加.暴露前后,Cu含量在不同组织间的变化幅度均高于Zn.不同暴露条件下,褶纹冠蚌不同组织对Zn的浓缩系数(BCF)明显高于Cu.
夏天翔刘雪华赵孟彬
关键词:褶纹冠蚌
利用红外相机监测大熊猫种群恢复区域生物多样性
2023年
红外相机是一种经典的野生动物观测手段,具有连续性、非损伤性等一系列优点,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对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等重要野生动物物种的监测。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两年多时间,本研究在位于秦岭山系中段的陕西黄柏塬、观音山与佛坪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4条沟谷(大南沟、破碾子沟、大古坪岩屋沟及龙潭子岩屋沟)共架设80台红外相机,对秦岭山系中段大熊猫种群恢复区域的野生动物活动情况进行非损伤性监测。监测期间共获得鸟类与兽类影像34514张,辨认并记录68个物种,包括兽类21种和鸟类47种,在此基础上建立野生动物影像数据库,并利用该数据库分析了监测区域的物种多样性状况。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各物种丰度分布较为均匀,鸟类的多样性高于兽类,而均匀性较低;在不同沟谷中,佛坪保护区龙潭子岩屋沟的群落丰富性和均匀性均很高,但动物绝对数量较少,有待进一步调查;观音山保护区破碾子沟的群落丰富性和均匀性则最低,应关注这一区域的生态恢复工作;黄柏塬自然保护区大南沟监测到的野生动物总有效照片数与大熊猫有效照片数均最多,侧面说明其在4条沟谷中生态情况恢复相对较好;大古坪岩屋沟的兽类活动强度最低,也应予以一定关注。分别考虑山谷与山脊的监测结果,则山脊的物种丰富性与均匀性都优于山谷。本研究说明栖息地得到了较好恢复,丰富了秦岭山系中段地区基础生物数据库,可为未来对该地区的进一步科学研究与生态保护政策制订提供数据支撑。
张靖之张玲胡娜金娃戴依江许家祥苏渊龙杨慧李书宏孙子晔刘雪华
关键词:红外相机生物多样性大熊猫
黄河北干流径流变化规律及其与气候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明确黄河北干流的径流变化规律以及和季风的关系,研究将黄河北干流划分为3个河段(上游:河口-吴堡、中游:吴堡-龙门,下游:龙门-潼关),并将时间尺度分为小尺度(〈10 a)、中尺度(10-20 a)和大(≥20 a)尺度,应用该区域1919-2006年4个水文站的年天然径流数据、亚洲季风指数和西风指数,采用线性回归和墨西哥帽小波变换的方法分析了天然径流变化规律,并用累积距平法比较了径流和季风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径流量在近50 a内呈明显减少的趋势,特别是下游段龙门-潼关区间径流减少显著。黄河北干流在小尺度上有一个大约6 a的径流丰-枯周期,在中尺度上有一个约10~15 a的丰枯周期变化,大尺度上中上游的丰枯周期约为25 a。径流距平累积和亚洲季风指数距平累积呈显著正相关,由此推测影响径流变化的自然因素中亚洲季风为正相的影响,尤其是处在较上游的区域受影响更大,受到西风显著的反相影响。其结果期望能为黄土高原水资源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刘琳刘雪华康相武
关键词:径流季风指数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小流域地表温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遥感和GIS技术被用于检测白家湾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并评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白家湾河流域地表温度的影响。不同时期的Landsat TM和ETM+影像被用于确定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格局,并对矿点增长及相关的植被覆盖减少情况进行量化。采用Landsat数据的热红外波段进行地表温度的反演。结果表明:(1)小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上地表温度具有差异;(2)由于不同时期不同人为干扰造成的影响不同,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间的地表温度差异不同。(3)在整个研究区域内,平均地表温度和NDVI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各种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上的平均地表温度和NDVI都呈现负相关性,但一些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与NDVI的相关性高于平均水平。(4)植被覆盖情况越好,对稳定地表温度所起的作用越大。
刘雪华邱志
关键词:地表温度LANDSAT
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陈吉宁王洪涛李广贺刘雪华贾海峰刘建国吴静何苗文湘华李金惠刘翔杜鹏飞王金生常杪张旭黄霞陆文静施汉昌白庆中曾思育袁光钰王红旗邵小明杜桂森杨卫国朱帅陈大扬李炜臻丁爱中吴东杰郝春英孙保卫姚旭初赵岩张应华孙岩张爽董男窦俊峰等
《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是项目组进行了评价区内有史以来最详细的和最广泛的水文地质状况、陆地动植物和水生生态系统、湖泊沉积物、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声环境和大气环境状况等调研,并详细掌握了植物园等多个对比水体...
关键词:
关键词:防渗工程环境影响
决策树学习方法应用于生境景观分类被引量:19
2006年
遥感影像分类是进行景观生态学研究以及区域景观规划的基础工作,是获取环境资源与信息的主要手段。研究选取秦岭南坡地区100km2范围为实验区域,综合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等空间数据,利用C5.0决策树学习算法从750个实地调查样点中自动提取分类知识、建立规则库并实现计算机自动景观分类;同时分析根据不同数量样点得到的决策树规则以及决策树分类精度变化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在样点信息充分的条件下,利用决策树学习方法能够实现高景观分类精度;随着样点数量的增加,分类精度也随之提高,该研究中景观分类精度最高达到79.0%。
张爽刘雪华靳强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专家系统
基于3S技术支持下的快速植被制图研究
2004年
利用2000年11月2日景号为129—44的ETM遥感卫星遥感图像数据为基础数据源,运用3S技术进行快速分类,可编制得出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植被—土地覆盖图。该图分为15种类型,分类整体精度为75.7%。通过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并分析出一些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有其重要价值。
唐建蓉周汝良刘雪华
关键词:植被NDVI
基于最小阻力模型的秦岭大熊猫扩散路线研究
刘雪华刘琳娜
关键词:大熊猫扩散GIS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