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鹏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膀胱
  • 2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移植瘤
  • 1篇原发性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瘤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癌
  • 1篇肾癌
  • 1篇舒尼替尼
  • 1篇尿道
  • 1篇尿道电切
  • 1篇尿道电切术
  • 1篇尿路上皮
  • 1篇尿路上皮癌
  • 1篇帕金森

机构

  • 5篇天津市南开医...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北辰医...

作者

  • 5篇刘鹏
  • 3篇王建民
  • 3篇蔡科科
  • 2篇陈业刚
  • 2篇杨拓
  • 2篇赵朋
  • 1篇孙光
  • 1篇韩瑞发
  • 1篇卢炳新
  • 1篇汤洋
  • 1篇白铁男
  • 1篇田大伟
  • 1篇杨拓

传媒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姜黄素联合舒尼替尼治疗人786-0肾癌裸鼠移植瘤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联合舒尼替尼对抑制人肾癌细胞系786-0裸鼠移植瘤生长有无增效作用。方法:将32只人肾细胞癌裸鼠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以0.9%生理盐水0.2mL腹腔注射,舒尼替尼组以舒尼替尼40mg/kg腹腔注射,姜黄素组以姜黄素100mg/kg腹腔注射,研究组以舒尼替尼联合姜黄素腹腔注射。结果:研究组较其他3组具有更强的抑瘤作用,远期效果高于舒尼替尼组(P<0.05);研究组比舒尼替尼组抗血管增殖作用更加明显(P<0.01);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姜黄素联合舒尼替尼抑瘤作用明显强于单独应用舒尼替尼或姜黄素。
田大伟陈业刚刘鹏汤洋王建民韩瑞发
关键词:姜黄素舒尼替尼肾癌裸鼠移植瘤
p-mTOR、p-p70S6K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蛋白(p-mTOR)、核糖体蛋白S6激酶(p-p70S6K)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TOR通路蛋白p-mTOR、p-p70S6K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p-mTOR、p-p70S6K在不同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与膀胱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与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关系。结果:p-mTOR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阳性表达率(43.3%)高于正常黏膜(17.5%),p-mTOR表达阳性率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相应增加,多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p-mTOR表达阳性率(70.5%)高于单发组(31.4%),复发组(70.5%)高于未复发组(31.4%,P<0.01);p-p70S6K在膀胱尿路上皮癌阳性率(25.9%)高于正常膀胱黏膜(7.5%,P<0.05),p-p70S6K表达阳性率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相应增加,多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p-p70S6K表达阳性率(45.9%)高于单发组(17.1%),复发组(30.3%)高于未复发组(17.4%,P<0.01);肿瘤分级、分期、数目及p-mTOR表达分别是膀胱肿瘤无瘤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mTOR/p-mTOR/p-p70S6K通路的激活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mTOR可以作为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预后因子。
陈业刚杨拓刘鹏王建民孙光
关键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膀胱尿路上皮癌蛋白表达
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癌1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癌的诊治手段及疗效,提高对膀胱小细胞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膀胱小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2例患者,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64.00±1.24)岁。分期T2N0M0 4例,T3N0M0 4例,T4N0M0 3例,T4N1M1 1例。术前2疗程化疗+根治性膀胱切除2例,术前2疗程化疗+姑息性膀胱切除1例,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灌注4例,单纯肿瘤电切2例,膀胱部分切除2例,电切+化疗1例。9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平均生存时间(10.7±1.92)个月;1例术后6个月死于心脏疾病;2例至今已经分别存活3、7年。结论膀胱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治疗较为困难,手术+联合化疗是主要治疗方法。
王金铸卢炳新杨拓刘鹏赵朋蔡科科念学武刘立朋马成泉
关键词:膀胱肿瘤小细胞癌
膀胱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DJ-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帕金森病相关蛋白(DJ-1)在膀胱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5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58例膀胱癌组织为实验组,其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膀胱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HMGB-1和DJ-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的表达率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Spearman相关分析膀胱癌中HMGB-1与DJ-1表达的相关性,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膀胱癌中HMGB-1、DJ-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蛋白表达水平与病理分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肿瘤分化越差、淋巴结有转移、分期越高,HMGB-1蛋白表达水平越高(P<0.05)。DJ-1在58例膀胱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数目、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肿瘤多发、分期越高、淋巴结有转移,DJ-1蛋白表达水平越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MGB-1与DJ-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21,P<0.05)。HMGB-1和DJ-1蛋白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无病生存期低于HMGB-1和DJ-1蛋白低表达组(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HMGB-1和DJ-1阳性、腺癌、鳞癌、病理分级高、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高是膀胱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检测膀胱癌组织中HMGB-1和DJ-1的表达水平有助于预测与评估膀胱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风险,为膀胱癌围手术期的合理治疗方案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赵朋杨拓王金铸蔡科科刘立朋刘鹏白铁男念学武
关键词:膀胱癌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29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瘤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及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9年7月-2013年7月间29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诊断主要依据症状、B超、CT及膀胱镜。29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均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膀胱镜观察肿瘤有无复发及恶变。结果:29例病理结果均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随访10-29个月,无复发。结论:尿道电切术是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刘鹏王建民蔡科科
关键词: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