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鹏飞

作品数:120 被引量:472H指数:10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6篇成像
  • 75篇磁共振
  • 55篇磁共振成像
  • 19篇肿瘤
  • 18篇胶质
  • 15篇胶质瘤
  • 14篇加权成像
  • 12篇弥散
  • 12篇MRI
  • 11篇细胞
  • 11篇扩散
  • 8篇脑胶质瘤
  • 7篇弥散加权
  • 7篇扩散加权
  • 7篇扩散加权成像
  • 6篇对比剂
  • 6篇血管
  • 6篇脑肿瘤
  • 6篇肝脏
  • 6篇磁共振扩散

机构

  • 117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齐齐哈尔市第...
  • 2篇深圳市中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南昌大学第四...
  • 1篇哈尔滨市第一...
  • 1篇新潟大学

作者

  • 117篇刘鹏飞
  • 18篇刘志兰
  • 15篇周晶
  • 12篇那婧
  • 12篇王巍
  • 11篇崔英哲
  • 9篇李晓娟
  • 8篇王晓睿
  • 5篇李露露
  • 5篇谭静江
  • 5篇田园
  • 4篇胡鸿博
  • 4篇魏庆堂
  • 4篇张波
  • 4篇黄婷婷
  • 4篇王媛
  • 3篇戴险峰
  • 3篇王琳
  • 3篇谢德轩
  • 2篇周洋

传媒

  • 19篇哈尔滨医科大...
  • 8篇磁共振成像
  • 7篇医学综述
  • 6篇医学影像学杂...
  • 6篇中华实用诊断...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5篇中国临床医学...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中国临床神经...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中国医学物理...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伤残医学杂志
  • 2篇黑龙江医学
  • 2篇中国CT和M...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13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4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磁共振检测压力超负荷猪左室心肌肥厚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猪左室肥厚模型的可行性及核磁共振技术检测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可靠性。方法将10头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造模方法:分离升主动脉根部,应用内置缝线的硅树脂管环绕升主动脉,随着猪生长主动脉管径逐渐增加,固定直径的硅树脂管导致升主动脉管径渐进性的缩窄。假手术组不用硅树脂管造成缩窄。应用核磁共振检测猪术后0周、4周、8周的左室收缩末期室壁厚度指标,并于术后8周比较两组猪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重量占全心重量比率。结果与假手术组(1.15 cm±0.13 cm)比较,手术组左室收缩末期室壁厚度(1.59 cm±0.22 cm)明显增加(P<0.05),手术组射血分数(58.44±5.87)较对照组(75.34±2.58)低(P<0.05),左室重量占全心重量比率手术组(0.58±0.04)明显增加(P<0.05)。结论核磁共振的应用为无创性测量和评价心脏收缩功能及心脏结构提供了新的选择。
刘尚典刘宗泓李露露刘鹏飞刘宏宇
关键词:左室肥厚核磁共振
对比增强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评估不同钆基对比剂对颅内斑块强化效果的差异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定量评价对比增强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contrast-enhanced 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MRI, CE HRVW MRI)联合不同钆基对比剂(gadolinium-based contrast agent, GBCA)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差异。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行CE HRVW MRI检查的患者病例,分为钆布醇组和钆喷酸葡胺组,并把检出的颅内斑块按照强化等级分为0级、1级和2级。在同一斑块强化等级下,比较两种GBCA成像的相关参数,包括信噪比(sing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对比增强(contrast enhancement, CE)、对比脑比(contrast-to-brain ratio, CBR)、增强率(enhancement ratio, ER)。结果 共检出151个斑块,其中钆布醇组检出69个斑块,钆喷酸葡胺组检出82个斑块。在2级斑块强化等级下,钆布醇组的SNR [(168.02±26.89) vs.(155.76±18.71)]、 CNR [(76.14±19.10) vs.(61.83±14.88)]、CE [(55.31±19.53) vs.(39.95±15.65)]、CBR [(0.85±0.23) vs.(0.68±0.20)]和ER [(117.54±0.34) vs.(101.18±0.18)]均高于钆喷酸葡胺(P<0.05),但上述参数在0级和1级的强化等级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级斑块强化等级下,CE HRVW MRI评价钆布醇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效果优于钆喷酸葡胺。
李亚楠石莹吴海珊张宏霞刘鹏飞
关键词:颅内动脉斑块
弥散加权成像对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意义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弥散加权成像测得的ADC值结合常规MRI对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价值。方法:选择前列腺增生病人15例,前列腺癌病人10例,分析采用b值为1000的ADC图及常规MR图像,结合常规MRI在ADC图上选取感兴趣区测量前列腺癌(PCa)、前列腺增生(BPH)外围带(PZ)和前列腺增生中央带(CG)的ADC值。比较差异性并分析重叠情况。结果:前列腺增生表现为信号不均,增生结节有的为T2WI高信号,有的为T2WI低信号,前列腺癌有时与增生结节难以鉴别。PCa的ADC值(0.67±0.06)×10-3mm2/s,前列腺增生外围带(PZ)的ADC值(1.52±0.18)×10-3mm2/s,前列腺增生中央带(CG)的ADC值(1.05±0.25)×10-3mm2/s,BPH的PZ与PCa及BPH的CG与PCa均有显著差异,BPH的PZ与PCa间无重叠,BPH的CG与PCa间有少量重叠。结论:DWI对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有意义,但由于分辨力的限制,测量ADC值时要参照常规MRI以使选取的区域更准确。
周晶刘鹏飞那婧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在小儿脊髓病的应用价值
1996年
本文对104例疑脊髓病变患儿的脊髓MR结果进行了分析.104例中异常76例,检出脊髓病变14种,其中椎管内肿瘤28例,占首位;其次为脊髓空洞症14例;再次为蛛网膜粘连11例.指出MR是小儿脊髓病最理想的诊断手段.
吕雷汪吉梅尹淑梅刘鹏飞韩淑梅李善发王丽珍
关键词:磁共振脊髓病
正常肾脏的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研究
2019年
目的:验证肾脏扩散峰度成像(DKI)的可行性,并明确年龄因素对肾脏水分子扩散特性是否存在影响。方法: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对年龄范围在20-60岁之间的41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磁共振DKI扫描。按年龄因素分四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行t-test及方差分析及比较不同年龄因素对肾皮质和髓质的分数各向异性(FA)值、平均扩散(MD)值、峰度各向异性(FAK)值、平均峰度(MK)值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肾皮质的FA值、FAK值、MK值(0.327±0.047,0.325±0.088,0.688±0.087)显著低于髓质(0.389±0.062,0.396±0.091,0.802±0.124);而正常肾皮质MD值(1.633±0.157)显著高于髓质(1.588±0.162)。不同年龄段之间的FA、MD、FAK、MK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左、右肾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常肾脏DKI良好的揭示了肾皮质与髓质的水分子扩散特性;年龄因素对肾脏水分子扩散特性没有影响。
程豫菲王巍曲溪倩张原理崔振杰刘鹏飞
关键词:磁共振年龄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DTI定量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评价有与没有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肝硬化患者是否存在异常脑改变,并探讨其在检测MHE中的价值。方法:29例肝硬化患者进行MRI与DTI扫描,其中15例有MHE,经神经心理学测试的数字连接试验(NCT-A)及数字符号试验(DST)测试。14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DTI选用平均扩散率(MD)及各向异性分数(FA)作为参数,选取主要的白质及深部灰质共7个部位为感兴趣区,计算各部位MD及FA值。结果:有与没有MHE的肝硬化患者及对照组不同部位MD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与对照组比较,MHE组在5个部位MD值显著性增加(P<0.05);肝硬化组仅在尾状核部MD值显著增加(P<0.05)。结论:MHE患者出现MD值增高不伴FA值异常改变,提示存在轻度细胞外间隙脑水肿,没有脑白质微细结构的变化。在临床及神经心理学测试之前出现MD值变化表明DTI在检测MHE中有一定价值。
彭君刘鹏飞
关键词:肝硬化肝性脑病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应用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分别评价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Amnestic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和正常对照志愿者(Normal controls,NC)不同脑白质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hy,FA)的差异。方法:分别对通过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智能状态检测(Minimental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筛查的28例aMCI、28例NC行常规MRI扫描及DTI扫描,应用FiberTrak软件包处理后测定DTI图像上不同脑白质区的FA值,并分析两组间各相同部位FA值的差异。结果:aMCI组右侧额叶、双侧海马旁白质、胼胝体膝部及胼胝体压部FA值较NC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CI患者脑白质纤维微观结构发生变化,提示DTI检查对aMCI的早期诊断有帮助。
黄婷婷刘鹏飞刘志兰刘丽娜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基于学科整合的数字信息化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4
2022年
传统医学影像学教学与临床应用的断层明显,使得临床医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对于医学影像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临床诊断需要和医生知识储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改变医学影像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研究提出借助网络化、多媒体教学模式,将影像解剖学、临床病理学与医学影像学进行学科整合,开展基于学科整合的数字信息化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升影像学的教学品质。
石莹刘晓佳田园刘鹏飞崔英哲
关键词:学科整合数字化信息医学影像学临床病理学
症状性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斑块成分的高分辨MRI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应用高分辨MRI(HRMRI)探讨颈动脉斑块不同成分在症状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的危险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行超声检查发现存在颈动脉斑块的病人50例,其中女21例,男29例,年龄43~77岁,平均(61.62±7.96)岁。依据病人近3个月来是否发生过与患侧颈动脉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症状分为有症状组(22例,存在斑块血管40支)及无症状组(28例,50支),所有病人行3.0 T HRMRI以评估颈动脉血管及斑块内成分。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对2组病人的临床资料、斑块成分及血管管腔狭窄程度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检出存在斑块纤维帽破溃(FCR)的血管,症状组15支,检出率为37.5%,无症状组8支,检出率为16.0%,症状组FCR的检出率高于无症状组(P<0.05)。检出斑块内出血(IPH)的血管,症状组21支,检出率为52.5%,无症状组15支,检出率为30.0%,症状组IPH的检出率高于无症状组(P<0.05)。检出存在斑块钙化(CA)的血管,症状组15支,检出率为37.5%,无症状组13支,检出率为26.0%,2组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组管腔狭窄程度为57.64%±13.36%,无症状组为53.86%±11.19%,2组间管腔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0,P=0.148)。FCR在症状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性最高(OR=3.012),IPH危险性次之(OR=2.478)。结论 HRMRI可以分析斑块内成分,而这些成分是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是斑块易损性的表现。
崔振杰王巍张原理姜慧杰刘鹏飞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缺血性脑卒中磁共振成像
3.0T磁共振非对比剂增强触发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非对比剂增强触发血管成像(3D-NC-MRA)对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接受治疗的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30例,分别行3D-NC-MRA检查及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 3D-NC-MRA检查的295个节段血管的图像质量分级标准显示其优良率为98.33%(295/300)。根据血管狭窄分级标准:3D-NC-MRA检查显示的295个节段血管中,正常173个节段,不同程度狭窄82个节段,完全闭塞40个节段。DSA检查显示,正常185个,不同程度狭窄75个节段,完全闭塞35个节段。两种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91)。结论 3D-NC-MRA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它无创、无辐射、对比剂用量少、对比剂更为安全。将3D-NC-MRA检查方法应用于诊断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提高检查的成功率,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图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妍姝王海洋景宝李静刘鹏飞李露露杨菲菲刘景瑶
关键词:下肢动脉血管病变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