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宏

作品数:48 被引量:143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皮瓣
  • 16篇外科
  • 15篇再植
  • 15篇缺损
  • 14篇手术
  • 11篇断指
  • 10篇断指再植
  • 10篇显微外科
  • 7篇皮瓣移植
  • 7篇组织缺损
  • 7篇外科手术
  • 5篇岛状
  • 5篇岛状皮瓣
  • 5篇手部
  • 5篇术后
  • 5篇显微外科手术
  • 5篇拇指
  • 5篇肌腱
  • 4篇移植术
  • 4篇软组织

机构

  • 29篇河南省显微外...
  • 11篇河南科技大学...
  • 7篇河南科技大学
  • 5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洛阳医学高等...
  • 1篇郑州市第二人...

作者

  • 48篇卢宏
  • 39篇崔永光
  • 36篇袁正江
  • 35篇陈永彩
  • 25篇任有成
  • 19篇李中锋
  • 11篇任有成
  • 7篇李超
  • 7篇申东彦
  • 6篇雷万军
  • 5篇李中锋
  • 5篇昌泓
  • 4篇王俊波
  • 4篇朱玉花
  • 4篇李君
  • 3篇李超
  • 3篇张新营
  • 3篇崔红旺
  • 3篇安梅
  • 3篇张玲玲

传媒

  • 6篇河南外科学杂...
  • 5篇医药论坛杂志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中医正骨
  • 3篇洛阳医专学报
  • 3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骨与关节损伤...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医学信息(手...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7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4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型皮瓣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报道小型皮瓣在伴有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中的实用价值。 方法 应用指动脉岛状皮瓣、废弃指复合组织瓣、指背静脉蒂岛状皮瓣及静脉皮瓣修复再植伴有软组织缺损的断指 5 7例 65指。 结果 术后 62例成活 ,3指失败 ,成活率 95 4%。术后随访 1~ 7年有 48例 5 4指 ,按中野与玉井断指再植的功能评价 ,优良率 89 2 %。 结论 利用不同的小型皮瓣一期修复断指再植时皮肤、神经、血管等缺损 ,能最大限度恢复再植手指的外形及功能。
崔永光卢宏李中锋陈永彩
关键词:断指再植术软组织缺损皮瓣移植术指动脉岛状皮瓣
手指再植术后早期甲皱微循环变化的临床研究与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手指再植术后早期甲皱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方法使用甲皱微循环仪对40例手指再植术后15~20d的再植指体进行甲皱微循环各项指标测定,采用田牛加权积分法进行处理。结果甲皱微循环观察结果显示:再植指体的管袢形态,血流流态,袢周状态积分值及其总积分值明显高于对侧指体微循环积分。其中清晰度,流速,红细胞聚集,渗出积分值增高显著,而管袢畸形数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指再植术后早期甲皱微循环有显著变化;甲皱微循环检测是手指再植术后手术疗效及恢复的一种客观的评估方法。
卢飞袁正江卢宏
关键词:甲皱微循环手指再植显微外科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观察
2006年
申东彦袁正江崔永光任有成卢宏陈永彩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局部软组织肌腱外露足跟部
软组织缺损性断指再植349指
2003年
崔永光任有成卢宏陈永彩李中锋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断指再植皮瓣转移
指尖断指再植35例46指
1997年
指尖断指再植35例46指崔永光1)李甲振2)安梅1)任有成1)卢宏1)袁正江1)陈永彩1)李中锋1)1)洛阳河南省显微外科研究所洛阳4710032)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郑州450052关键词指尖断指;断指再植;显微外科指尖是指甲根以远的手指末...
崔永光李甲振安梅任有成卢宏袁正江陈永彩李中锋
关键词:断指再植显微外科外科手术
应用生物膜防止腕部屈肌腱术后粘连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对几种不同性状可吸收生物膜在腕部屈肌腱术后修复的应用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3-0或4-0无创伤缝线改良Kessler's法或内'8'字缝合法修复屈肌腱,外以(1~2)×4cm生物膜或以液状涂包包绕肌腱缝合口,术后石膏外固定2~3周行被动与主动屈伸功能练习.结果第2代膜优良率87%,第3代膜优良率93.2%,第4代膜优良率92.4%.结论可降解吸收生物膜在腕部屈肌腱断离修复术后的应用,可有效防止肌腱断离.第2代生物膜手术操作不易,术后自伤口排出率较高,第3、第4代生物膜手术操作简单,术后不易排出,防止肌腱粘连效果较好.
卢宏崔永光李君
关键词:生物膜屈肌腱
足趾或甲瓣移植急诊再造小儿手指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总结足趾或甲瓣移植急诊再造小儿手指成活的临床经验,评估足趾或甲瓣移植急诊再造小儿手指的可行性。方法1996年3月-2008年8月采用足趾和甲瓣移植急诊再造小儿手指28例,单个指再造18例,2、3指单指再造10例。利用长蒂法第2足趾移植14例,短蒂法足趾移植6例;单纯甲瓣8例,带足背皮瓣的第2足趾2例。结果28例手术全部急诊完成,并均获得存活。2例术后发生血管危象,探查发现血栓形成,重新吻合血管后成活。3例供足植皮部分坏死经换药治疗瘢痕愈合。随访6个月~5a(平均28.4个月),所有再造拇手指血运丰富,感觉恢复良好,生长发育好。两点分辨觉8~12mm。对指对掌灵活,能够握笔写字,再造拇手指发育正常,外形满意。结论对于外伤性小儿拇手指缺损,采用足趾或甲瓣移植急诊再造,可以获得满意的再造效果。
李中锋崔红旺王俊波朱玉花任有成袁正江崔永光卢宏
关键词:急诊指损伤
小血管吻合术后发生血管危象原因的分析及防治被引量:18
1998年
为探讨小血管吻合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诊断及防治,分析1985年8月~1997年12月314例小血管吻合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病例,其中发生组织坏死及部分坏死152例,占48.4%。发生危象后保守治疗144例,坏死104例;手术探查170例,坏死48例。随访86例,随访时间为6周~7年。结果发现,发生危象后又建立正常血循环者,术后组织恢复与未发生危象者无明显差别;而发生危象后血循环不佳,靠建立侧支血循环成活者,术后多出现伤口愈合不良,肿胀时间长,组织有不同程度萎缩及感觉恢复较差等。认为,血管吻合技术及术后防血管痉挛处理,对预防小血管术后发生血管危象十分重要;
卢宏李中锋李君崔永光任有成
关键词:血管危象保守治疗
手部岛状皮瓣在手外科修复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 研究手部不同类型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缺损的部位,应用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指动脉掌侧推进皮瓣、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等转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26例。结果 12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一1年,皮瓣红润,质地柔软,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采用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对供区影响不大,效果好,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术式选择。
崔永光任有成卢宏陈永彩袁正江昌弘李超
关键词:组织缺损外科皮瓣
虎口挛缩患者的病因分析与治疗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虎口挛缩的成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997年1月-2006年3月收治的213例不同程度的虎口挛缩患者的患病成因分析调查,根据挛缩程度进行相应整复治疗并对治疗结果随访,按Jensen及顾玉东等测定方法及TAM系统对虎口开大和手功能恢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213例患者中145例获得4~24个月随访,平均14.6个月,轻度虎口挛缩患者虎口开大均为优,手功能恢复优秀率88.6%;中重度虎口挛缩患者虎口开大优良率为90.1%,手功能恢复优秀率80.1%。结论对不同程度虎口挛缩患者应采用不同的修复方式,术后进行早期的主、被动康复训练,必要时理疗与体疗,恰当的支具应用等,均可预防或减少外伤性虎口挛缩的发生和伤手的废残率。
李同森卢宏赵大治常彦卿
关键词:虎口挛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