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原杰

作品数:46 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8篇动脉
  • 17篇冠状
  • 17篇冠状动脉
  • 11篇血管
  • 11篇造影
  • 9篇64层螺旋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8篇病患
  • 7篇心病
  • 7篇冠心病
  • 7篇斑块
  • 7篇64层螺旋C...
  • 6篇动脉成像
  • 6篇血管造影
  • 6篇综合征
  • 6篇冠状动脉成像
  • 5篇造影术
  • 4篇代谢
  • 4篇代谢综合

机构

  • 45篇山西省人民医...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吕梁学院

作者

  • 45篇原杰
  • 23篇唐笑先
  • 13篇张红霞
  • 11篇柳洁
  • 7篇赵杰
  • 4篇秦洁
  • 4篇师建强
  • 4篇苏庆峰
  • 4篇李学军
  • 3篇常峰
  • 3篇王国凤
  • 3篇徐成
  • 3篇王清华
  • 3篇王健
  • 3篇强彦
  • 3篇黄伟
  • 3篇李利军
  • 2篇陈克敏
  • 2篇赵丽莎
  • 2篇马建忠

传媒

  • 8篇实用医学影像...
  • 5篇中西医结合心...
  • 5篇中国实用医刊
  • 4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CT造影对无症状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09年
冠状动脉造影(CAG)应用于临床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且费用相对昂贵,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64层螺旋CT的出现为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本研究旨在评价64层螺旋CT对无症状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李学军原杰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无症状冠心病CT造影冠状动脉病变螺旋CT病变诊断
椎间孔镜全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评价椎间孔镜侧路全内镜技术(Full see)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年龄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从而对临床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2014年6月到2016年1月第一...
李利军常峰海涌杨晋才徐成原杰孙久强王清华丁胜强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密度特征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斑块的关系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PCAT)密度特征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斑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3年1月于山西省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门诊及住院病人,收集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记录斑块性质(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及狭窄程度。测量右冠状动脉近端10~50 mm脂肪组织的平均CT值作为病人PCAT的密度。分析PCAT密度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斑块参数的关系,筛选出影响右冠状动脉PCAT密度的因素。结果:共纳入64例病人,右冠状动脉PCAT的平均密度值为(-82.13±-8.16)HU。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斑块性质、狭窄程度是右冠状动脉PCAT密度的影响因素。男性的PCAT密度高于女性,右冠状动脉内非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的PCAT密度高于钙化斑块的PCAT密度,狭窄程度≥50%的PCAT密度高于狭窄程度<50%的PCAT密度。结论:右冠状动脉的PCAT密度与性别、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有关,在使用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评估冠状动脉周围炎症时,要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
张媛唐笑先原杰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与睡眠呼吸暂停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氧化氮(NO)水平与睡眠呼吸暂停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OSAHS合并T2DM患者17例为OS。AHS合并T2DM组,OSAHS患者26例为OSAHS组,T2DM患者20例为T2DM组,正常对照组26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整夜7h的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并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晨醒10min内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浆ET-1、血清NO。结果OSAHS并发2型糖尿病组与OSAHS组和糖尿病组及正对照组比较,血浆ET-1升高(P〈0.05),血清NO浓度及NO/ET-1比值降低(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组患者血浆ET-1水平与血糖呈正相关(r=0.731,P〈0.05),血清NO水平与血糖呈负相关(r=-0.576,P〈0.05);OSAHS组患者血浆ET-1水平与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呈正相关(r=0.812,P〈0.05),血清NO水平与AHI呈负相关(r=-0.724,P〈0.05)。结论OSAHS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与OSAHS患者和糖尿病患者比较,血浆ET-1浓度升高,血清NO浓度、NO/ET-1比值降低,说明OSAHS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受损程度更加严重。
张红霞原杰杨敏柳洁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型糖尿病血浆内皮素-1
基于三维尺度不变特征的肺结节良恶性诊断
2019年
传统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难以提取具有显著性和区分性的结节特征,会造成结节诊断准确率低、误诊率高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尺度不变特征的肺结节良恶性诊断方法。综合考虑临床结节的三维特征和局部细节特征,选取结节序列图像的尺度不变特征点,联合3DSIFT描述子和灰度差累加直方图,统计获得每个特征点的尺度不变描述子,充分表征病灶的局部细节,利用DFCM聚类算法和BoW模型计算得到结节的特征表示,训练SVM完成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优异的诊断效果,与不同文献中方法的对比中,有明显优势,且恶性度为3的结节更类似于良性结节。
吴化禹强彦王三虎刘希靖原杰
关键词:肺结节序列图像尺度不变特征良恶性诊断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滑脱伴腰椎管狭窄症的初步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椎间孔镜侧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滑椎的临床疗效. 方法: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2016年5月2017年6月椎间孔镜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轻度滑椎且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人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51~75岁,平...
李利军常峰海涌杨晋才徐成原杰孙久强王清华丁胜强
高血糖合并隐匿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研究
2011年
目的在2型糖尿病(DM)及糖调节受损(IGR)隐匿性冠心病患者中进行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研究,明确64层CT对高血糖合并隐匿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山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20例,包括DM53例和IGR 67例,所有患者均完成一般体格检查、血糖、血脂、血压及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血管阻塞面积大于等于50%者推荐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CI)术。结果所有患者中38例(31.7%)存在显著的冠状动脉狭窄,其中DM患者25例(47.2%),IGR患者13例(19.4%),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DM者较IGR者不仅冠脉狭窄、钙化斑块的发生率显著升高(50.8%vs 27.4%,P<0.05),而且发生多支病变者也显著增多,但二者间软斑块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作为一项无创的检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分辨冠状动脉硬化的程度,而且能够区分斑块的类型,对于指导DM及IGR合并隐匿性冠心病患者下一步进行冠心病阻断治疗或进行冠脉血运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原杰张红霞唐笑先柳洁
关键词:冠心病糖调节受损血管成像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入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从而对临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2014年6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87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5例,女42例;年龄25~81岁,平均55.14岁;L_(3,4)8例,L_(4,5)61例,L_5S_118例,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经椎间孔入路进行减压手术。术前,术后3、6个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采用VAS、ODI进行评估,并采用MacNab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87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均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术前及术后3、6个月,VAS评分(评分表按mm计算,总分为100分)分别为63.88±8.56、13.22±8.24、6.83±9.43;ODI评分为59.96±12.60、9.08±10.55、5.64±6.84,术后3、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优41例,良30例,可7例,差9例。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入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如果适应证选择恰当可以达到比较好的临床效果,对于黄韧带肥厚或者合并一些骨化狭窄的患者,则不能充分减压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李利军常峰海涌杨晋才徐成原杰孙久强王清华丁胜强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
多层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分叉角度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对角支(DX)分叉角度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和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72例,所选患者均无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原始图像经后处理工作站重建出冠状动脉的二维和三维图像。测量冠脉LAD-DX分叉角度、分叉管壁交点至斑块中心垂直线的直线距离,研究冠脉斑块距分叉处的距离和LAD-DX分叉角度的相关性。结果 33例前降支(LAD)存在斑块的患者中,LAD-DX分叉角度与斑块距分叉处的距离之间存在负相关。12例对角支(DX)有斑块者中,LAD-DX分叉角度与斑块距分叉处的距离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冠状动脉分叉角度作为一种潜在血流动力学因素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唐笑先原杰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冠心病粥样斑块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测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A)检测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价值,分析形成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12例住院冠心病患者行64SCTA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均检测血清内皮素-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评价64SCTA检测冠状动脉斑块的作用;根据检测正确的粥样斑块CT值将患者分为软斑块组(51例)和非软斑块组(61例),比较两组各检测指标的差异,分析软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64SCTA检测冠状动脉斑块的灵敏度为87.4%,特异度为87.1%,阳性预测值82.2%,阴性预测值91.0%。软斑块组与非软斑块组比较,MMP-9、IL-6、hsCRP、冠状动脉病变数及诊断、性别和糖尿病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P9〉5.231ng/L(P=0.0215,OR=2.33,95%CI1.13~4.79)、hs-CRP〉3.583mg/L(P=0.0008,OR=4.32,95%CI1.84~10.15)和不稳定心绞痛(P=0.0339,OR=4.33,95%CI1.12~16.77)为软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64SCTA检测冠状动脉斑块价值较高,是目前无创方法检测冠状动脉斑块最为可靠的手段之一。MMP-9、hs—CRP和不稳定心绞痛为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来春林刘晓红冀友瑞原杰邢金平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