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金矿
  • 2篇蚀变
  • 2篇同位素
  • 2篇围岩蚀变
  • 2篇矿床
  • 2篇成矿
  • 1篇地基
  • 1篇地基加固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研究
  • 1篇地质
  • 1篇岩体
  • 1篇找矿
  • 1篇找矿远景
  • 1篇找矿远景分析
  • 1篇软土
  • 1篇软土地区
  • 1篇蚀变分带
  • 1篇蚀变岩

机构

  • 4篇河南省地质矿...
  • 2篇河南省地质矿...
  • 1篇天津市勘察院

作者

  • 6篇史保堂
  • 3篇张苏坤
  • 3篇田海涛
  • 2篇冯绍平
  • 2篇邓红玲
  • 2篇汪江河
  • 2篇张争辉
  • 1篇黄岚
  • 1篇颜正信
  • 1篇王俊德
  • 1篇张学飞
  • 1篇梁新辉
  • 1篇张豪
  • 1篇汪洋
  • 1篇候恩慧

传媒

  • 2篇地质与资源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山西建筑
  • 1篇矿产勘查
  • 1篇中国水运(下...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河南省栾川县南泥湖钼矿成矿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河南省栾川县南泥湖钼矿是位居世界前列的特大型钼矿之一,分布面积3.98 km2.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总结构造带、小岩体及围岩蚀变与钼成矿的关系,认为南泥湖钼矿床在成因上受构造、岩体、围岩及其蚀变控制明显,并与燕山中期侵入的斑状二长花岗岩关系十分密切.结合以往工程控制程度,提出南泥湖钼矿区深部及其周围是找矿的远景区.
史保堂刘明田海涛
关键词:钼矿小岩体围岩蚀变成矿特征找矿远景
豫西吉家洼金矿地质及围岩蚀变特征浅析被引量:1
2017年
吉家洼金矿床是一个产于熊耳山金矿田内的中小型金矿床,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对吉家洼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围岩蚀变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金的载体以金属硫化物为主.围岩蚀变分带较明显,与金矿化密切相关,蚀变带中心位置金矿化最强.
史保堂张苏坤张争辉
关键词:构造蚀变岩蚀变分带硅化黄铁矿化
复合注浆法在软土地区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2016年
在天津滨海新区存在大面积的深厚软土,具有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和抗剪强度低等特点,在软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如地基处理措施不当,会出现较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该地区某已建仓库工程室内地面的地基加固处理实例,介绍了复合注浆法的作用机理和施工工艺,希望能够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学飞史保堂
关键词:复合注浆法地基加固软土沉降
模糊综合评判决策多层次模型评价滑坡稳定性被引量:1
2011年
根据江油市敬元乡新房村17社滑坡的应急勘查报告,利用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建立了模糊综合评判决策二层次模型,针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从而验证了该模型在滑坡勘查中的可行性。
田海涛候恩慧史保堂
关键词:滑坡滑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
豫西熊耳山吉家洼金矿床同位素特征与成矿模式被引量:9
2016年
吉家洼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南缘,是一个受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吉家洼金矿床的S、Pb同位素特征暗示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幔,并混入了部分太华群、熊耳群的物质成分;主成矿阶段石英的H-O同位素说明其成矿溶液具有以岩浆水为主并混入大气降水、变质水的特点;C-O同位素图解显示吉家洼金矿δ^(13)_(CPDB)应属地幔射气和岩浆来源,并受到低温蚀变的影响。在对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成矿年代学资料,初步建立了吉家洼金矿床的成矿模式,以期对区内金矿勘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张苏坤史保堂汪江河邓红玲田海涛颜正信冯绍平张豪
关键词:金矿床同位素特征成矿模式
熊耳山干树金矿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干树金矿是豫西熊耳山西段最重要的金矿之一。主成矿阶段包括黄铁绢英岩以及多金属铁白云石成矿阶段,黄铁绢英岩化蚀变与金矿的关系最密切。主成矿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30~388℃,峰值为150~250℃;盐度为6.16%~12.51%,峰值为7%~11%;包裹体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主要为Na^+、Ca^(2+),阴离子主要为Cl~–;Na^+/K^+比值为0.17~1.28,平均0.73;F~–/Cl~–比值为0.04~0.06;根据含CO_2包裹体估算成矿压力为90~119 MPa,获得成矿深度为3.3~4.4 km,表明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为浅成、中低温、低盐度、富钠钙的岩浆热液。主成矿阶段石英中H、O、C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流体的δ18O值为0.79‰~6.27‰,平均3.34‰;δD值为–104.1‰~–87.7‰,平均–95.6‰,表明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源于岩浆水,并混入大气降水,这与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相吻合。δ^(13)CPDB值为–4.1~–2.7‰,平均–3.4‰,与火成岩或岩浆系统相关,表明可能是在岩浆热液作用下,矿石发生蚀变而形成白云石、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这与主成矿阶段铁白云石化的发育相吻合。综合研究认为干树金矿床属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冯绍平汪江河邓红玲汪洋张苏坤王俊德史保堂梁新辉张争辉黄岚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矿床成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