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志强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肇庆学院教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南草蜥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试验
  • 1篇断尾
  • 1篇原尾蜥虎
  • 1篇再生率
  • 1篇沼蛙
  • 1篇生态习性
  • 1篇生态学
  • 1篇生物科学
  • 1篇生物科学专业
  • 1篇实验课
  • 1篇实验课程
  • 1篇实验课程体系
  • 1篇水分含量
  • 1篇酸性水
  • 1篇能值
  • 1篇周年变化
  • 1篇贮能部位
  • 1篇自切

机构

  • 7篇肇庆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7篇叶志强
  • 6篇徐大德
  • 4篇刘文华
  • 3篇李军
  • 2篇莫灿坤
  • 2篇姜玉霞
  • 2篇李方满
  • 1篇陈雄伟
  • 1篇肖汉洪
  • 1篇袁柱森
  • 1篇赵则海
  • 1篇黎泳梅
  • 1篇罗斯特
  • 1篇叶灵娟
  • 1篇严露安
  • 1篇赵健荣
  • 1篇侯誉兴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四川动物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肇庆学院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原尾蜥虎个体状态及主要贮能部位水分含量及能值的周年变化
2015年
研究了原尾蜥虎的个体状态、主要贮能部位水分含量和能值的周年变化。于2009年11月-2010年10月期间逐月捕捉动物,经过测量形态、称重后,解剖分离成去尾躯干,肝脏和尾部3个部分。所有样品经65°C恒温烘干至恒重后,索氏脂肪提取仪测定脂肪含量,微电脑热量计测定能值。结果显示:(1)个体状态在月份间存在显著差异;(2)雄体去尾躯干水分含量明显高于雌体,去尾躯干、肝脏和尾部的水分含量存在明显的月份间差异;(3)雄体去尾躯干和肝脏的能值明显高于雌体,雌体尾部的能值明显高于雄体,去尾躯干、肝脏和尾部的能值存在明显的月份间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原尾蜥虎去尾躯干、肝脏以及尾部的能值的周年变化与繁殖和冬眠以及食物资源等有密切联系。繁殖期适度贮能有利于增加雄体活动灵敏性,提高繁殖成功率;有利于增加雌体繁殖输出,提高个体的适合度。
叶志强李军刘文华徐大德倪洪斌
关键词:壁虎科原尾蜥虎贮能部位水分含量能值
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重构被引量:1
2008年
根据肇庆学院的办学定位和社会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生物科学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一套新的实验课程体系.新体系将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分为基础操作实验,形态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4大类型,并将实验室按实验类型进行重新调整.
姜玉霞赵则海李方满陈雄伟李军肖汉洪叶志强莫灿坤
关键词: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
广东肇庆北岭山南草蜥生态习性初步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2004~2005年观察研究了肇庆北岭山地区南草蜥(Takydromus sexlineatus meridionalis Gunther)的生态习性。成体全长(TL)245.104mm,尾长为体长的3.9倍,尾再生能力强。12月到翌年2月冬眠,14℃以下完全入眠,20℃以上陆续出蛰,3~5月为活动盛期。性成熟雌体年产多窝柔性壳卵,每窝2-4枚,卵重0.1773g,长径为8.855mm,短径为6.157mm,孵化期为40天左右,5月出现当年幼体。
徐大德李方满叶志强黎泳梅袁柱森
关键词:南草蜥生态学习性
酸性水与碱性水中Mg^(2+)浓度对黑眶蟾蜍蝌蚪存活率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野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蝌蚪的生存状况。[方法]研究分别在碱性水(p H 7.5~8.0)以及酸性水(p H 5.5~6.0)2种模拟环境条件下,通过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以不同的浓度梯度Mg^(2+)对黑眶蟾蜍蝌蚪进行24和48 h的胁迫试验。[结果]在相同浓度梯度和相同观察时间下,黑眶蟾蜍蝌蚪在碱性水中的存活率低于酸性水;不同p H的水环境与Mg^(2+)的协同作用显著影响黑眶蟾蜍蝌蚪的48 h存活率(F7,32=3.373,P<0.05);黑眶蟾蜍蝌蚪在酸性水环境下适宜生存的Mg^(2+)浓度范围为1 418.41~1 590.54 mg/L,半致死浓度(LC_(50))为2 357.32 mg/L,安全浓度为521.51 mg/L;在碱性水环境下适宜生存的Mg^(2+)浓度范围为1 264.91~1 418.41 mg/L,LC_(50)为1 879.81 mg/L,安全浓度为533.99 mg/L。[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黑眶蟾蜍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叶志强刘文华罗斯特徐大德赵健荣
关键词:黑眶蟾蜍蝌蚪存活率MG^2+急性毒性试验
沼蛙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特征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沼蛙的两性异形状况。[方法]从肇庆地区采集67头沼蛙,测量其形态指标,统计雌性沼蛙的怀卵量,研究沼蛙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特征。[结果]雄性成体沼蛙的平均体长为(75.07±1.21)mm,雌性的平均体长为(78.67±1.23)mm。雌性沼蛙在体长和体重上与雄蛙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沼蛙体长和体重均存在显著的两性异形。两性异形程度指数为0.05。沼蛙的局部形态指标皆与体长呈正相关。雌蛙的平均怀卵量为4 916粒/只。雌性沼蛙的怀卵量与体长和体重皆呈正相关。[结论]肇庆地区沼蛙存在明显的两性异形。
叶志强刘文华姜玉霞徐大德
关键词:沼蛙两性异形繁殖特征怀卵量
南草蜥和南滑蜥断尾及再生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研究肇庆地区南草蜥和南滑蜥断尾和再生形态特征,结果显示,断尾位置、再生时间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南滑蜥和南草蜥的尾长均具有显著影响。在自然断尾下,南滑蜥和南草蜥较多的断尾位置位于近基部(断尾1/2),断尾个体分别约占29.3%(87/297)和49.2%(29/59)。实验表明,二者的尾自切处在2天后开始愈合并长出再生尾,南滑蜥在远基部(全断尾)的再生速度最高,而南草蜥则在近基部(断尾3/4),其尾再生率都明显高于南滑蜥。
叶志强刘文华叶灵娟倪洪斌徐大德
关键词:南草蜥再生率
南滑蜥繁殖行为和繁殖策略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南滑蜥Scincella reevesii系温暖气候区卵胎生蜥蜴,每年繁殖1次,繁殖季节为5月下旬到6月上旬。平均每只繁殖雌蜥产仔6(3~9)条。雌蜥分娩持续时间为30~60min,仔蜥在产出时包被卵膜。南滑蜥雌体采取高投入的繁殖策略,平均繁殖投入为0.359,平均窝仔投入为0.247。相关性回归分析表明,窝仔数、窝仔重与雌蜥体长呈正相关关系,幼仔重与雌蜥体长不相关;窝仔数与雌蜥的繁殖投入及窝仔投入均成正相关,与分娩时的能耗投入不相关,与幼仔投入成显著负相关。
莫灿坤李军叶志强严露安侯誉兴徐大德
关键词:繁殖行为繁殖策略窝仔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