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惠英
- 作品数:1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护理案例教学对新护士短期培训的实效影响价值分析
- 目的:研究护理案例教学对新护士短期培训的实效影响价值。方法:以时间先后原则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短期培训的80名新护士分成40名/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应用护理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考核成绩...
- 刘泓妍尹艳杨燕澜叶惠英
- 关键词:新护士
- 文献传递
- 护理人员对接触化疗药物自我防护的研究进展
- 2020年
- 现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有效且常规的方式之一则为化疗,现使用大部分抗肿瘤药物均属于细胞毒剂,不仅对病灶组织有抑制作用,治疗中也会抑制正常组织。而各护理人员在实施治疗时,接触化疗药物过程中,若不做好防护措施,药物也会对其自身带来危害性。如配制药物中,打开粉剂药物瓶盖时,会逸出肉眼无法看见的且微粒、有毒性的气雾或溶胶,从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体内,对护理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各护理人员在接触化疗药物过程中,需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并做好做好保护,相当重要。
- 刘泓妍尹艳叶惠英杨燕澜
- 关键词:自我防护化疗药物护理恶性肿瘤
- 疼痛管理在儿童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中应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方法在儿童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时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需进行输液港的无损伤针穿刺的患儿分成对照组(n=100)和实验组(n=10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方法,在穿刺过程中给予语言安慰和鼓励。实验组采用疼痛管理方法,即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前1小时在穿刺部位涂抹利多卡因乳膏,穿刺时采用家长环抱患儿坐姿穿刺,根据患儿的喜好给予分散患儿注意力的方法并配合语言安慰和鼓励。比较两组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时的疼痛分值、一针穿刺成功率、无损伤针的固定规范率、家属满意度。结果:相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疼痛评分显著较低,一针穿刺成功率、无损伤针的固定规范情况显著较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管理方法能有效实现对儿童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患儿的疼痛管理,降低儿童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的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
- 叶惠英尹艳杨燕澜刘泓妍
- 关键词:疼痛管理儿童
- 2分钟快速查体在血液肿瘤患儿日常交班的实施与效果
- 目的探讨2分钟快速查体在血液肿瘤患儿日常交班的实施与效果方法 2017年6月-12月采用由交班者汇报病情,接班者未进行患儿查体。2018年1月-6月采用由交班者汇报病情,接班者同时进行患儿2分钟快速护理查体,具体方法:1...
- 杨燕澜李雪梅刘泓妍叶惠英
- 文献传递
- 护理案例教学对新护士短期培训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0年
- 目的研究护理案例教学对新护士短期培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时间先后原则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短期培训的80名新护士分成40名一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应用护理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和对教学法的认可度。结果培训结束后,观察组新护士的专科理论考核成绩(92.36±1.05)分、专科操作考核成绩(90.27±1.10)分、综合能力考核成绩(93.64±1.15)分以及对教学法的各项认可率都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护理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新护士各方面的能力,效果可观。
- 刘泓妍尹艳杨燕澜叶惠英
- 关键词:新护士
- 植入式手臂输液港和PICC在儿童血液肿瘤患者的对比研究
- 目的探讨植入式手臂输液港和PICC在儿童血液肿瘤患者的选择。方法选择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住院的需长期化疗的各类血液肿瘤患儿30例,随机分为植入式手臂输液港组和PICC组。记录手术操作时间、穿刺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
- 杨燕澜叶惠英刘泓妍李雪梅
- 文献传递
- 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二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儿家长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进行全程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患儿的住院天数及费用,有利于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 杨燕澜武宇辉尹艳陈丽叶惠英严建花王磊
-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
- 一种中心静脉导管专用采血装置
- 本申请涉及静脉采血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中心静脉导管专用采血装置,导管连接器、采血器以及辅助采血器,导管连接器用于连接中心静脉导管,采血器与辅助采血器分别与导管连接器连接,采血器用于采血,辅助采血器用于移除采废血以...
- 叶惠英尹艳
- 安全管理路径在儿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路径在儿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儿科的560例PICC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日期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PICC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安全管理路径方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穿刺点感染、穿刺点渗血、导管阻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导管相关性感染、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安全管理路径应用于儿科PICC护理工作中能够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有效降低患儿置管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潘丽叶惠英刘艳青
-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儿科并发症
- 中等长度导管在儿童血液肿瘤移植术后患儿静脉输液中的临床运用
- 目的探讨中等长度导管在儿童血液肿瘤移植术后患儿静脉输液中的运用优势。方法选择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住院的移植术后患儿30例,随机分为留置针组、中等长度导管组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组,每组10例。记录术后...
- 杨燕澜武宇辉叶惠英刘泓妍李雪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