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梓
- 作品数:4 被引量:5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主动免疫治疗前后CD4^+ CD25^+调节性 T细胞表达频率的研究被引量:26
- 2006年
-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对2004-03-2005-05就诊于门诊的18例URSA患者,采用双荧光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其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Tr细胞表达频率的变化。结果主动免疫治疗后URSA组外周血中CD4+CD25brightTr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CD4+CD25dim较治疗前降低(P<0·05)。主动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的妇女CD4+CD25brightTr显著多于妊娠失败者。结论主动免疫治疗可提高外周血CD4+CD25brightTr数量,CD4+CD25brightTr可能是调控母胎界面局部免疫耐受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可能成为U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的监测指标之一。
- 杨卉林其德邱丽华丁传伟康金芳叶梓吕彩军
- 关键词:流产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主动免疫
-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各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02例患者进行的726个IUI周期。对女性患者年龄、输卵管条件、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处理前、后精子密度,精子活力(a级+b级)和活动精子总数(PTMS)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IUI共获89个临床妊娠周期,每周期临床妊娠率12.26%,每例临床妊娠率为22.14%。女方年龄>40岁、子宫内膜厚度<9mm且输卵管通畅而盆腔造影剂弥散差者,临床妊娠率降低。处理前精子密度<10×106/ml,PTMS<10×106;处理后精子密度<30×106/ml,精子活力<30%,活动精子总数<5×106的患者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治疗周期数对临床妊娠率无影响。结论IUI中女性的年龄、子宫内膜厚度、输卵管情况和处理前后精子各项参数,尤其是PTMS是影响IUI临床妊娠率的直接因素。
- 茅琳洪燕金晶郑菊芬姚宁郑中叶梓
- 关键词:人工授精妊娠率精液参数内膜
- 影响供精人工授精成功率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2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多种因素对供精人工授精(AID)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12-2005.11期间在本中心579位妇女实施的1033个AID治疗周期,探讨AID治疗成功率与妇女年龄、输卵管治疗史、每周期AID治疗次数、AID实施周期数和授精方式的关系。结果:①35岁以上的不孕妇女AID治疗成功率明显下降(P<0.05);②有输卵管治疗史的妇女AID实施成功率低于正常妇女(P<0.05);③每周期施行2次人工授精的成功率高于单次的妇女(P<0.05);④AID实施1个直至5个周期每周期间的成功率无差异(P>0.05);⑤宫颈内和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成功率无差异(P>0.05)。结论:不孕妇女的年龄、输卵管治疗史是影响AID治疗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同一周期进行2次宫颈内授精优于单次授精,无输卵管因素妇女的AID治疗在改用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应至少可实施5个周期。在无宫颈因素的妇女中,同一周期2次宫颈内人工授精较宫腔内人工授精操作更简便,且成功率相似,可作为AID的首选。
- 洪燕赵晓明孙赟徐冰叶梓
- 关键词:无精子症供精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
-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失败后改行供精人工授精的时机和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重度少弱精子症或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失败后改行供精人工授精(AID)治疗的时机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男方重度少弱精子症或梗阻性无精子症实施ICSI治疗失败而改行AID治疗(93个治疗周期)的46例妇女的周期妊娠率,并与同期直接行AID的患者(AID对照组,n=74)的周期妊娠率比较。同时,选择同期接受ICSI助孕的1 007例患者(1 128个治疗周期),根据不同ICSI精子来源分为射出精子组和附睾睾丸精子组,再根据参数分为轻度少弱畸精子症组(A组,n=157)、重度少弱畸精子症组(B组,n=305)、附睾或睾丸穿刺偶见活精组(C组,n=110)及其余穿刺组(D组,n=435),比较四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比较B组患者ICSI第1~4周期助孕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结果 46例患者经过多周期的ICSI治疗失败,再改行1~4周期的AID,可以实现52.2%的累积妊娠率和25.8%的周期妊娠率,与AID对照组27.6%的周期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精子来源及参数的分组中,C组的受精率(75.3%)和妊娠率(28.7%)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的优质胚胎率(40.7%)低于其他三组,妊娠率(35.1%)也低于A和D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进入第3和第4及以上周期的妊娠率分别为15.4%和0,显著低于第1和第2周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3周期以上ICSI失败,或者重度少弱精子症及梗阻性无精子症穿刺后镜下偶见精子寻找精子困难者第2周期助孕时,可以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AID助孕,实现较高的妊娠率。
- 夏兰赵晓明孙赟洪燕叶梓高玉平
- 关键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供精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