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燕

作品数:24 被引量:275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美国福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刑事
  • 5篇诉讼
  • 5篇未成年
  • 5篇被害
  • 5篇被害人
  • 4篇未成年人
  • 4篇未成年人案件
  • 4篇被害人陈述
  • 3篇刑事和解
  • 3篇司法
  • 3篇和解
  • 3篇法律
  • 2篇刑事没收
  • 2篇证言
  • 2篇没收
  • 2篇纠纷
  • 2篇纠纷解决
  • 2篇扣押
  • 2篇儿童
  • 2篇犯罪

机构

  • 22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最高人民检察...

作者

  • 22篇向燕

传媒

  • 3篇中国刑事法杂...
  • 3篇青少年犯罪问...
  • 2篇法制与社会发...
  • 2篇法学家
  • 2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当代法学
  • 1篇法学研究
  • 1篇环球法律评论
  • 1篇法学
  • 1篇政法论坛
  • 1篇社会科学动态
  • 1篇人民检察
  • 1篇比较法研究
  • 1篇第四届中国法...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综合情境认定原则的阐述与适用
2023年
综合情境认定原则要求司法机关在评估个案所有相关情境的基础之上认定待证事实,重视运用补助证据进行推论的证明方法,重视运用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经验法则。“一般应当采信”是指对被害人陈述整体的真实性即被害人受到了性侵害一般应当予以确认,对于被害人陈述的“非亲历不可知的细节”之外的其他情节的真实性,则应当适用综合情境认定原则判定。对于14周岁以上未成年被害人明示或默示同意性行为的情形仍须审查其真实意愿,考察个案未成年被害人作出同意的有效性。据以评价的情境因素包括:未成年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和成熟程度及其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差距,双方关系,强制性手段的使用或孤立无援境地的形成,性驯化等其他控制性手段的使用。
向燕
论性侵儿童案件中被害人陈述的审查判断被引量:24
2018年
性侵儿童案件的证据往往呈现以儿童被害人陈述为主的证据构造,其陈述真实性的审查判断对事实的认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性侵儿童案件被害人主体具有特殊性,一般的经验常识会妨碍对案件事实的准确认定。由此,英美法系国家开始就遭受性侵的儿童被害人的创后症状以及对儿童被害人采取的询问程序和方法这两者对于被害人陈述真实性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又称社会科学研究。从其立法与司法实践来看,此类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地运用于性侵儿童的诉讼中,为审查判断儿童被害人陈述的真实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在借鉴社会科学文献与域外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应在对我国性侵儿童案件中证据的审查判断规则作出以下改革措施:其一,引入专家证言辅助裁判者对被害人陈述进行审查判断;其二,对遭性侵的儿童被害人延迟揭发犯罪事实、撤回指控以及陈述不一致、缺乏细节等现象要区别对待;其三,对使用具有强暗示性询问方法获取的儿童被害人陈述予以排除。
向燕
关键词:被害人陈述专家证言证明力
醉酒类强奸案件的司法认定: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真实
2023年
除了强奸案件一对一言词证据带来的证明问题之外,醉酒类强奸案件还面临着特殊的司法认定困难,突出表现为被害人醉酒是否达到“不能反抗”的程度缺乏细化的审查标准,行为人违背妇女意愿的主观故意不易证明。我国刑事诉讼所追求的“绝对确定”真实观,导致了司法实践中部分办案人员拔高了这类案件的司法认定标准。对此,基本的解决思路是破除该真实观的束缚,在刑事诉讼中以寻求高度盖然性的真实作为证明目标。据此,应确立醉酒类强奸案件的两阶段审查结构,即首先审查醉酒被害人的同意能力,将“表达能力实质性降低”作为被害人缺乏同意能力的审查标准;对醉酒被害人具有同意能力的情形,还应进一步审查性行为是否违背了妇女意志。应该注意运用特殊经验法则审查醉酒被害人是否同意的内心意愿,并采取以犯罪嫌疑人行为为中心的审查方法认定其犯罪的主观故意。
向燕
关键词:强奸
论刑事和解的适用基准被引量:11
2012年
刑事和解实践的产生根源于司法机关对妥善解决纠纷的需要。纠纷解决也成为刑事和解获得其正当性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司法实务中,对纠纷解决目标的过度追求,导致了办案机关不适当的施压行为,以及当事人偏好的方案大幅偏离法律规定等弊端。纠纷解决的单一目标不足以赋予刑事和解正当性。在大多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中,刑事和解还应将法律作为纠纷解决的重要基准,并据此补充完善刑事和解的程序规则。
向燕
关键词:刑事和解纠纷解决法律适用
国家介入的修复:刑事赔偿保证金制度的运行逻辑被引量:1
2022年
刑事赔偿保证金制度有利于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有助于提升司法为民的水平,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但在执行中也存在无法全面保障被害人权益,引发新的社会矛盾的风险。刑事赔偿保证金制度代表了一种国家介入修复的司法模式,其实质是将被追诉人事后积极补救的修复行为融入到社会危险性评价中,并运用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从宽激励保障修复行为的履行。由于制度目标存在差异,赔偿保证金制度与认罪认罚从宽、刑事和解制度是紧密联系但相对独立的关系。应当合理设定案件范围和适用条件,确立风险评估机制、提存支取机制与促进双方和解机制,以实现少捕慎诉慎押,保障被害人合法权益并化解社会矛盾的目标。
向燕杨雪艳李光林
关键词:刑事和解
论刑事综合型证明模式及其对印证模式的超越被引量:40
2021年
目前学界对印证证明模式的研究多停留于经验现象层面,忽视了证明模式要解决的终极问题,即如何通过证据发现真实,司法证明的核心要素和作用机理究竟是什么。我国以印证证明模式为代表的传统证明理论和实践,对司法推理活动的关注和分析不足,普遍忽视司法证明中"叙事"和"法则"的作用,倚重核心证据而轻视补助证据,侧重单向的线性推论而忽视事实推理的论证结构,导致印证证明模式在发现真实方面存在局限。依据司法推理的一般原理,确立一种以"自然生活历程事实"为证明对象,融合核心证据与补助证据,容许或然性推论的综合型证明模式,是实现刑事诉讼发现真实目的的根本路径。
向燕
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证明疑难问题研究——兼论我国刑事证明模式从印证到多元“求真”的制度转型被引量:42
2019年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常呈现以被害人陈述为主要证据的特殊证据构造,在被告人拒绝作出有罪供述的情形,适用我国严格的印证证明模式容易导致案件追诉的失败。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特征引起的证明难题具有普遍性。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明方法,在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中,应建立“被害人陈述可信性”的证据审查标准,完善被害人陈述的取得与审查的程序机制以防范错案的发生。应当以特殊类型犯罪中刑事证明疑难问题的解决为契机,推动我国刑事证明制度从单一的“印证”模式逐步向印证为主体的多元“求真”路径转型。
向燕
关键词:被害人陈述
论性侵儿童案件的精密办案模式被引量:10
2020年
性侵儿童案件的精密办案模式由三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构成:一是通过精细的询问程序获取高质量的被害人陈述;二是通过细致彻底的取证获取丰富的间接证据与辅助证据;三是对证据进行精细、科学的分析与综合运用。在此过程中,应当遵守"儿童利益优先,兼顾真实发现"根本原则。要在我国的性侵儿童诉讼中建立该种新型的办案模式,改革的关键是,在程序制度层面解决精密办案模式的权力配置问题,确保公安机关的配合和执行;在证据制度层面转变单一的印证证明模式,确立被害人陈述可信性的证据审查标准。从未来发展来看,还应完善相关程序机制,将"保障被追诉人对质权"作为性侵儿童案件精密办案模式的基本价值追求。
向燕
论诉讼中行使形成权的效果
形成权概念起源于德国法,它是一种依权利人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就能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一种权利。在对形成权的类型化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种分类就是把形成权分为普通形成权、形成诉权和形成反对权,基于各类形成权的差异性,它们在诉讼中行...
向燕
关键词:民事诉讼形成权法律规制
文献传递
综合型证明模式: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证明逻辑被引量:7
2021年
对于核心证据不充分的案件,运用我国传统刑事证明制度往往会存在印证不足而难以定罪的困难。办案人员在处理这类案件时,需要超越传统刑事证明理论对司法证明要素的狭隘界定,采取以自然生活历程事实为证明对象,综合运用核心证据与补助证据,容许依据或然性法则进行最佳解释推理的综合型证明模式。在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由于未成年被害人身心的特殊性,在运用该证明模式时还应当结合其主体特点展开。就证明对象而言,未成年被害人心理状态的发展是确定待证事实范围的重要线索。就证明方法而言,应当放弃倚赖核心证据进行积极建构的印证证明方法,依据最佳解释推理理论建立"确定—排除假说"的证明模型。就事实推理的依据而言,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所运用的法则既包括一般经验法则,也包括符合未成年人年龄阶段和身心特点的特殊经验法则,尤应注意将未成年人的社交弱势地位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背景知识。就证明标准而言,应重新审视"证据相互印证"和"结论唯一性"的证明要求,独立适用契合最佳解释推理的"排除合理怀疑"标准。
向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