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奕菊

作品数:66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专利
  • 2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电气工程
  • 16篇化学工程
  • 8篇理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文化科学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离子
  • 10篇电池
  • 8篇正极
  • 8篇正极材料
  • 8篇LIFEPO...
  • 6篇电化学
  • 6篇荧光
  • 6篇柚苷
  • 6篇离子电池
  • 6篇接枝
  • 6篇接枝单体
  • 6篇倍率
  • 6篇HEMA
  • 6篇催化
  • 5篇配合物
  • 5篇酯化
  • 5篇酯化反应
  • 5篇复合材料
  • 5篇传感
  • 5篇催化酯化

机构

  • 54篇桂林理工大学
  • 18篇广西大学
  • 5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部湾大学
  • 1篇桂林莱茵生物...

作者

  • 65篇吕奕菊
  • 22篇刘峥
  • 15篇李和平
  • 14篇文衍宣
  • 14篇邹志明
  • 12篇赵斌
  • 12篇苏静
  • 10篇龙云飞
  • 8篇孔翔飞
  • 6篇姚金环
  • 6篇崔小如
  • 5篇张淑芬
  • 5篇张淑芬
  • 4篇唐群
  • 4篇吕小艳
  • 4篇王桂霞
  • 3篇李延伟
  • 3篇王凡
  • 3篇李伟
  • 2篇梁军

传媒

  • 3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电源技术
  • 2篇材料导报
  • 2篇精细化工
  • 2篇材料工程
  • 2篇广东化工
  • 2篇2015年中...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涂料工业
  • 1篇材料保护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表面技术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湿法冶金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科学咨询

年份

  • 12篇2023
  • 11篇2022
  • 16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具有氨气响应与抗菌功能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氨气响应与抗菌功能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具有氨气响应与抗菌功能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化学式为[Co<Sub>3</Sub>(HCO<Sub>2<...
唐群冯少雄邹品田吕奕菊许宗澍孔翔飞
文献传递
金属离子掺杂Mn<Sub>2</Sub>V<Sub>2</Sub>O<Sub>7</Sub>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离子掺杂Mn<Sub>2</Sub>V<Sub>2</Sub>O<Sub>7</Sub>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应用。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金属离子掺杂Mn<Sub>2<...
吕奕菊张晨霞梁勇清许绍龙刘峥邹品田
锂/钠混合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_(2)FePO_(4)F/C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23年
将锂/钠混合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_(2)FePO_(4)F/C作为研究对象,建立Na_(2)FePO_(4)F、NaFePO_(4)F、NaLiFePO_(4)F、Na_(2)FePO_(4)F/C、NaFePO_(4)F/C、NaLiFePO_(4)F/C的结构模型,并依据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分析了这六种材料的能带、态密度、键长变化以及形成能.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单一的Na_(2)FePO_(4)F,石墨烯包覆的Na_(2)FePO_(4)F的金属特性更良好,电子传输性质更优异,同时具有更加稳定的结构,这表明在电池长时间循环过程中,Na_(2)FePO_(4)F/C晶体结构不容易发生坍塌,容量衰减率更小,这为碳包覆改性制备复合正极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郭容婷李伟鲁明峻吕奕菊刘峥艾慧婷
关键词:计算化学
喷雾干燥条件对合成纳/微结构LiFePO_4/C形貌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湿法球磨-喷雾干燥-碳热还原制备纳/微结构LiFePO4/C复合材料。通过XRD、SEM表征材料结构形貌,利用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测试等表征电化学性能,分别考察不同喷雾干燥条件对其形貌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料浓度、进风温度、进料速率对材料形貌及性能影响较大,喷嘴口径对性能影响较小,随着浆料浓度的减小,所得样品由碗状结构转变为球形。最佳喷雾干燥条件为浆料浓度200g/L,进风温度200℃,进料速率1.3L/h,喷嘴口径0.5mm。此条件下制备的材料表现出最佳的放电比容量,常温下材料在0.5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60mAh·g-1,10C放电比容量为123mAh·g-1,循环100次后容量几乎无衰减。
吕奕菊谭家栩蒋世权文衍宣张淑芬
关键词:LIFEPO正极材料喷雾干燥
一种可视化快速检测食品添加剂偶氮二甲酰胺含量的方法与应用
一种食品添加剂偶氮二甲酰胺含量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一定量的食品,先后用二甲基亚砜,蒸馏水溶解,活性炭吸附,减压过滤,取滤液,再用有机相微孔滤膜抽滤,得到待测液;(2)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测定待测液...
吕奕菊王小燕邹品田刘峥李奉霞
2-氨基芴双希夫碱在模拟循环冷却水中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被引量:2
2021年
通过溶液法,以2-氨基芴、吡啶-2,6-二甲醛、溴代丙二醛为原料,成功合成出2,6-二氨基吡啶缩2-氨基芴双希夫碱(A1)和溴代丙二醛缩2-氨基芴双希夫碱(A2),采用红外光谱、质谱分析等对A1和A2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失重法、电化学测量技术、扫描电镜研究其在模拟循环冷却水中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并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初步探讨了A1和A2的缓蚀机理。失重结果表明,A1和A2在温度为25℃、浓度为1.0 mmol·L^(-1)时,最能有效抑制模拟循环冷却水对低碳钢的腐蚀,其缓蚀效率分别为96.85%和93.46%。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结果均表明两种缓蚀剂有较好的缓蚀效率,且均为以阳极抑制为主的阳极型缓蚀剂。吸附研究表明A1和A2在低碳钢表面均遵循Langmiur吸附,ΔGadsθ值分别为-27.02 kJ·mol^(-1)、-29.03 kJ·mol^(-1),为混合型吸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揭示了两种缓蚀剂分子结构中的吸附位点,且分子结构参数分析表明,A1的缓蚀效果优于A2。
韦文厂刘峥魏润芝吕奕菊韩佳星张淑芬
关键词:模拟循环冷却水低碳钢双希夫碱缓蚀性能
一种常温下碳氮化合物改性钒酸锰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领域,公开了一种在常温下碳氮化合物@Mn<Sub>2</Sub>V<Sub>2</Sub>O<Sub>7</Sub>的壳核结构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应用。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碳氮化合...
吕奕菊张晨霞梁勇清刘峥邹品田
超疏水化合物在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不断发展,金属材料的应用日趋广泛,同时金属材料的腐蚀问题也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超疏水化合物因其优良的化学特性而被应用于金属腐蚀防护领域。介绍了超疏水化合物在金属基底进行防护的原理,综述了近年来常用于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方法,如通过氟化物、硬脂酸类化合物、长链的烷基或者是硅烷基等疏水性物质对低表面能的化合物进行改性,构建出具有低表面能的超疏水表面。超疏水化合物与有机金属框架化合物(MOFs)、缓蚀剂以及微胶囊3种特殊的具有防腐特性的物质,可通过协同作用对金属基体进行防护:(1)利用一些疏水性化合物对具有特殊的表面特性的有机金属框架化合物(MOFs)纳米材料进行改性,制造出超疏水表面;(2)通过一些长链疏水性化合物对缓蚀剂进行改性,以提高其疏水性能,进而可获得更优异的防腐效果;(3)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微胶囊与疏水性化合物,通过协同作用发挥其最佳防腐性能。最后对超疏水化合物在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魏润芝刘峥孙丹吕奕菊韦文厂
关键词:低表面能改性金属
生物质碳源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2MnPO4F/C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本文以甘蔗渣作为生物质碳源制备Na2MnPO4F/C正极材料。通过球磨法及原位热解法制备Na2MnPO4F/C正极材料,利用拉曼光谱对正极材料制备条件进行表征分析,得出Na2MnPO4F/C最佳制备条件为碳源用量15%、煅烧温度600℃。利用XRD、SEM、EDS、电化学测量技术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材料结晶性良好,碳材料很好地包覆在Na2MnPO4F聚氟阴离子材料表面,并且不影响材料结构。组装成纽扣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a2MnPO4F/C材料电化学性能优于Na2MnPO4F材料,在0.1C下,Na2MnPO4F/C材料首圈放电比容量为8.71 m Ah/g,而Na2MnPO4F材料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94 m Ah/g,通过原位热解法进行碳包覆能有效的提高材料的电子电导性,增加容量。
李伟刘峥艾慧婷周含子吕奕菊张淑芬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
焙烧还原条件对碳热还原合成LiFePO4/C结构和倍率性能的影响
崔小如吕奕菊龙云飞苏静王凡文衍宣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