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逢
- 作品数:21 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Problem Solving for Better Health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肛门直肠畸形直肠末端肠壁组织蛋白酶D及外周蛋白的表达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直肠末端肠壁内神经节细胞的发育情况,探讨术后排便障碍的病理机制。方法: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直肠末端标本72例,其中高位无肛12例,中间位无肛36例,低位无肛24例,分别对应为高位组、中间位组和低位组;选择非肠神经相关疾病行结肠手术的患儿10例,取其结肠壁作为对照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直肠末端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D)和外周蛋白在肠壁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高位组CD的表达(0.0040±0.00082)明显低于对照组(0.049±0.0045,P<0.01);中间位组、低位组与对照组比较,CD表达亦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位组CD的表达较低位组(0.043±0.0094)显著减少(P<0.05);高位组与中间位组及中间位组与低位组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位组、中间位组及低位组外周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尤以高位组最著;高位组外周蛋白的表达(0.0047±0.00055)较中间位组(0.020±0.0029)、低位组(0.030±0.0032)显著减少(P<0.01);中间位组与低位组比较,外周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直肠末端肠壁内神经节细胞的发育程度与直肠盲端位置高低密切相关,直肠盲端位置越高,肠壁神经节细胞发育越差,这可能是中、高位无肛畸形术后排便障碍的发生机制之一。
- 李薇耿其明张杰陈焕吕小逢路长贵蒋维维唐维兵徐小群
- 关键词:肛门直肠畸形神经节细胞组织蛋白酶D外周蛋白
- 小肠黏膜下层生物补片在腹裂修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生物补片在腹裂修补术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6月至2015年5月,我们对20例腹裂患儿采用生物补片进行修复,其中12例采用小肠黏膜下层(SIS)生物补片一期修补腹壁缺损(SIS组),8例采用脱细胞真皮生物补片一期修补腹壁缺损(真皮组),与2006年6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4例未用任何组织替代物、强行一期修补的腹裂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观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至手术时间、缺损大小、暴露于腹腔外脏器情况、术后机械通气情况、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腹壁疝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三组患儿平均胎龄、出生体重、出生至手术时间、缺损大小、腹腔脏器脱出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S组12例患儿中仅2例患儿术后需机械通气,平均通气时间24 h,真皮组2例患儿需机械通气,平均通气时间19 h,对照组10例患儿需机械通气,平均机械通气时间39 h,补片组机械通气的必要性和通气时长显著低于对照组,补片组中SIS组和真皮组机械通气的必要性和通气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S组和真皮组术后的开始进食时间分别是(186.5±37.7)h、(173.3±41.5)h,显著少于对照组开始进食时间(256.1±41.8)h;SIS组和真皮组的住院时间分别是(16.2±3.0)d、(15.1±2.2)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19.4±3.6)d;SIS组术后无切口感染发生,有2例术后3个月发生切口疝,1年后自行愈合,无需再次手术修补;真皮组术后3例发生切口感染、排异反应,经伤口换药、去除补片后瘢痕愈合,有2例术后5个月发生切口疝,2例约1年后逐渐自行愈合,无需再次手术修补;对照组5例发生切口感染,经换药后好转,3例切口裂开,蝶形胶布固定换药后瘢痕愈合,5例术后3个月发生切口疝,3例1年后逐渐愈合,2例2年后未愈�
- 吕小逢张杰蒋维维耿其明徐小群陈焕唐杰唐维兵
- 关键词:肠黏膜腹裂
- 新生儿非肥厚性幽门梗阻畸形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新生儿非肥厚性幽门梗阻畸形的诊断、术式选择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研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例新生儿非肥厚性幽门梗阻畸形,包括幽门瓣膜5例、幽门实质性闭锁和幽门重复畸形各1例;其中幽门实质性闭锁合并大疱表皮松解症(EB)1例,幽门瓣膜合并回结肠闭锁伴环状胰腺各1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对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儿主要症状为非胆汁性呕吐。上消化道造影5例显示胃出口完全梗阻,1例见十二指肠球后部梗阻,1例幽门管呈"线样征"且超声幽门部见一低回声圆形团块。5例瓣膜闭锁患儿均行瓣膜切除加幽门成形术,其中1例合并回结肠闭锁患儿切除多发性闭锁肠管并行回结肠双腔造口,1例合并环状胰腺患儿同时行十二指肠菱形吻合;1例重复畸形患儿行畸形切除加胃十二指肠端端吻合术;1例实质性闭锁患儿予纵切横缝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9 (5- 15) ml。1例合并回结肠闭锁者术后即自动出院;另6例于术后9~ 11 d痊愈出院,随访2~ 8年,生长发育良好,无胃肠不适。结论 新生儿非肥厚性幽门梗阻畸形症状无特异性,术前病因诊断困难,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合理术式有助于提高生存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幽门重复畸形和孤立的幽门闭锁预后良好,严重的合并畸形可影响预后,幽门闭锁合并EB者也应积极手术治疗。
- 耿其明唐维兵张杰陈焕路长贵吕小逢蒋维维李薇徐小群
- 关键词:新生儿胃肠吻合术
- 术前2小时口服葡萄糖液在婴儿腹部大手术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研究
- 唐维兵张杰吕小逢陈焕路长贵蒋维维唐杰耿其明徐小群
- 系膜成形联合经鼻置空肠营养管治疗新生儿高位空肠Ⅲb型闭锁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评估系膜成形联合经鼻置空肠营养管治疗新生儿高位空肠Ⅲb型闭锁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1例先天性高位空肠Ⅲb型闭锁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10例,手术采用肠切除肠吻合术,术中未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共收治11例,手术方法采用系膜成形,同时术中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系膜成形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首次经肛门排便时间、经口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系膜成形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经口喂养时间及静脉营养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2.8(1.7,3.5)d与5.0(5.0,6.0)d,P<0.05;14.0(13.0,15.3)d与19.5(18.3,20.8)d,P<0.05;30.0(29.5,56.3)d与57.5(56.3,66.3)d,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瘘,但系膜成形组肠梗阻发生率及术后再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与75%,P=0.009;0与62.5%,P=0.007],直接胆红素最高值明显低于对照组[24.3(12.1,44.3)μmol/L与60.3(21.5,69.0)μmol/L,P<0.05]。随访12~72个月,两组患儿生长发育位于正常儿童生长发育中位数以下、-2个标准差以内。结论系膜成形联合经鼻留置空肠营养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新生儿高位空肠ⅢB型闭锁可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减少静脉营养使用、减少术后并发症,远期随访患儿生长发育基本正常。
- 路长贵耿其明陈焕李薇蒋维维吕小逢张杰唐维兵
- 关键词:肠闭锁空肠营养管
- 瘘管直肠原位游离后移直肠肛门成形术治疗无肛前庭瘘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评价瘘管直肠原位游离后移直肠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肛前庭瘘的效果。方法分析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取一期瘘管直肠原位游离后移直肠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肛前庭瘘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价该术式的并发症、会阴体外观和控便功能。结果1992-2017年共治疗先天性无肛前庭瘘患儿483例。①手术年龄为(108±35)d,手术时间为(59±16)min,所有患儿痊愈出院。②术后短期并发症情况:新成形肛门感染5例,前庭瘘口修补处感染12例,直肠回缩3例,无瘘管复发和新瘘形成,肛门狭窄2例,直肠穿孔1例。③术后会阴体外观及肛门功能评价:共获得随访的251例患儿中有2级及以上便秘10例,2级及以上污粪3例。其中3岁及以上获得随访患儿达166例,无黏膜脱垂病例,获得较好控便功能评分,会阴体长度较为理想;完成直肠测压检查者102例,其中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阳性率50%,肛管高压区长度:(15.2±4.2)mm,术后肛管静息压:(46±22)mmHg;完成钡剂灌肠造影检查者95例,均显示直肠肛管角存在,直肠肛管角(108.7±8.3)^。。3岁以内获得随访患儿85例,有2例患儿黏膜脱垂,暂未行手术切除;随访时行肛门指检可及对称性收缩和裹指感。结论瘘管直肠原位游离后移直肠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肛前庭瘘,无内外括约肌、肛提肌及会阴体分离切开,最大限度减少括约肌损伤,会阴部外观及控便功能满意。
- 吕小逢徐小群耿其明张杰陈焕路长贵蒋维维李薇唐维兵
- 关键词:先天性肛门闭锁前庭瘘无肛
- 新生儿梅克尔憩室并发肠穿孔七例被引量:3
- 2019年
- 梅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M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儿童期MD以下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症状性MD是罕见的新生儿急腹症,多表现为气腹或肠梗阻[1,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MD并发肠穿孔7例,现对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和总结如下。
- 耿其明唐维兵陈焕张杰路长贵吕小逢蒋维维李薇徐小群
- 关键词:新生儿外科肠穿孔梅克尔憩室并发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下消化道出血
- 新生儿腹股沟及阴囊急症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股沟及阴囊急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8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65例新生儿腹股沟及阴囊急症的病例资料。结果并发肠管坏死16例,睾丸坏死11例。62例治愈,随访2个月,生长发育正常,饮食及大小便正常。3例放弃治疗。结论新生儿腹股沟及阴囊急症发病时间难以确定,早期诊断困难,并发症多,应选择合适的方法积极治疗。
- 吕小逢徐小群
- 关键词:腹股沟阴囊急症
- 小肠粘膜下层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修复兔腹壁缺损的对比研究
- 目的比较猪小肠粘膜下层(SIS)和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医用组织补片(ACTM)复兔腹壁缺损的效果,探讨其优劣性。材料与方法健康青紫兰白兔20只,体重2000~2500g,由江苏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猪小肠粘膜下层成品由北京德...
- 唐维兵徐小群耿其明路长贵张杰陈焕吕小逢蒋维维
- 文献传递
- 加速康复外科在婴儿胆管扩张症围手术期的应用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在婴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围手术期的优势及安全性。2016年03月至2017年0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外科收治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23例,在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ERAS组);以2015年01月至2016年02月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管理的患儿为对照组(18例)。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一天白细胞(WBC)计数和术后第一天C-反应蛋白(CRP)值、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首次经口喂水、喂奶时间、术后停止静脉补液时间、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出血、胆管炎、切口感染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以及术后再手术率、出院后30d再入院率。术后随访(6±2)个月。结果两组患儿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RAS组术后第一天白细胞和CRP值分别为(13.9±2.0)×10^9/L、(16.7±12.6)mg/L,比对照组(14.9±2.6)×10^9/L、(26.6±21.4)mg/L指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ARS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43.1±14.6)h比(59.3±15.2)h,P=0.001]、术后首次经口喂水[(39.3±6.5)h比(128.8±11.4)h,P
- 吕小逢唐杰徐小群耿其明张杰陈焕路长贵蒋维维李薇唐维兵
-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婴儿胆管疾病胆道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