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红秋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硅氧烷
  • 3篇聚硅氧烷
  • 2篇动力学
  • 2篇乳液
  • 2篇树脂
  • 2篇涂料
  • 2篇固化动力学
  • 1篇原位生成法
  • 1篇乳胶涂料
  • 1篇水性
  • 1篇水性环氧
  • 1篇水性环氧树脂
  • 1篇热性能
  • 1篇琥珀
  • 1篇琥珀酸
  • 1篇琥珀酸酐
  • 1篇温度
  • 1篇相反转
  • 1篇相反转法
  • 1篇笼型

机构

  • 5篇河北大学

作者

  • 5篇吕红秋
  • 4篇高俊刚
  • 3篇张雪芳
  • 1篇杜永刚
  • 1篇董翠芳

传媒

  • 1篇中国涂料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热固性树脂

年份

  • 4篇2012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相反转法制备水性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动力学被引量:12
2012年
以琥珀酸酐、聚乙二醇、E-51为原料合成了非离子型乳化剂,利用相反转法制备了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和水性环氧固化剂。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A)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与甲基四氢苯酐(MeTHPA)的热稳定性和固化机理。结果表明,水性环氧树脂与MeTHPA已固化完全;固化反应符合两个参数的自催化esták-Berggre(S-B)模型,固化反应的平均表观活化能为73.95 kJ/mol。MeTHPA与环氧树脂物质的量比为0.6的热稳定性最好。
张雪芳高俊刚吕红秋
关键词:环氧树脂甲基四氢苯酐琥珀酸酐动力学
笼型倍半硅氧烷改性UPR的固化性能与热性能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及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研究了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MAP-POSS)与一缩二乙二醇型UPR、苯乙烯的等温共固化反应及动力学,测试了固化物的热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固化过程符合自催化反应机理,当体系中MAP-POSS质量分数为5%时,5%热失重温度和残留量5%时的温度较未加体系分别提高7℃和31℃,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4.2℃,热降解动力学符合1级反应。
董翠芳高俊刚杜永刚吕红秋
关键词:笼型倍半硅氧烷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动力学热性能
纳米SiO2,聚硅氧烷,MAP-POSS改性丙烯酸酯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含硅高分子材料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将纳米SiO2和有机硅引入水性丙烯酸酯类涂料中,能够使-Si-O-键的特性表现出来,起到提高涂料性能的作用。本文合成了三种类型的含硅丙烯酸酯类涂料,研究了改性后的丙烯酸酯涂料的物理、化学...
吕红秋
关键词:纳米SIO2聚硅氧烷原位生成法
文献传递
苯基硅氧烷改性醋丙乳液涂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改善醋丙建筑涂料的耐水、耐热和耐老化性,以聚硅氧烷乳液为种子,并与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酯类单体聚合,合成了稳定且性能优良的聚硅氧烷/聚醋丙复合乳液。研究了该体系聚合的动力学特征,并用FTIR、DMA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乳液共聚的表观活化能为76.0 kJ.mol-1;聚合速率随乳化剂与引发剂浓度和反应温度提高而加速,RP=kCE0.48C10.71;硅氧烷的加入使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
吕红秋高俊刚张雪芳
关键词:聚硅氧烷玻璃化温度
聚苯基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与性能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以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DPDMS)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APTMS)合成了具有微交联结构的聚硅氧烷乳液,并以此为种子乳液再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聚合,合成了稳定且性能优良的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用激光粒度分析仪、FTIR、DMA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氧烷被有效的接枝到了聚丙烯酸酯分子链中;硅氧烷的加入,使聚合物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增大,玻璃化温度提高,加入量为10%时,Tg由50.5℃升高到57.2℃;加入20%的硅氧烷涂膜吸水率由13.8%降低到6.8%。
吕红秋高俊刚张雪芳
关键词:聚硅氧烷丙烯酸酯接枝共聚乳胶涂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