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性低血糖昏迷的早期诊治被引量:2
- 1995年
- 药物性低血糖昏迷的早期诊治郑纪红,徐保真,吴仪优降糖为第2代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广泛应用于中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其作用强而持久,临床应用中最易出现低血糖反应。今报道我院1988~1992年间收治的6例因口服优降糖引起低血糖昏迷并导致死亡的病例...
- 郑纪红徐保真吴仪
- 关键词:药源性疾病低血糖昏迷
- 心肌缺血后功能障碍——心肌顿抑与心肌冬眠的临床意义
- 1993年
- 自八十年代以来,对缺血心肌这一特征的认识产生了两个与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和心肌缺血有关的心肌顿抑与心肌冬眠的新概念,它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于重新认识心绞痛发作后恢复过程、冠脉痉挛、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再灌注现象、心脏外科手术、冠脉血管成形术(PTCA)等的选择或疗效评估等都有重要意义。
- 吴仪
- 关键词:心肌缺血心脏功能障碍
- 猝死的临床特点(7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1993年
- 70例猝死患者中 ,心脏性猝死 48例 (6 8.6 % ) ,以冠心病最多 ,为 2 8例 ,多为老年前期者 ;非心脏性猝死 2 2例 (31.4% ) ,其中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14例 ,居第
- 吴仪郑纪红徐幼月杨德中
- 关键词:猝死冠心病AHNP
- 心肌缺血再灌注,有关自由基的几个问题(简报)
- 本文就心肌缺血再灌注,有关自由基的几个问题,如对再灌流性心律失常(RA)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和临床应用的问题,结台我们的实验的初步结果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一、心肌缺血再灌注与FR的关系:实验动物心肌缺血短时间后,再恢复供血...
- 吴仪谢中光
- 文献传递
- 74例猝死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急救
- 1994年
- 报道74例猝死,其中心性猝死50例,以冠心病为最多(30例,多为老年前期者);非心性猝死24例(其中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6例,居第2位)。根据本组猝死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资料,结合复苏效果和近年研究进展作一回顾性分析。作者认为正确识别和早期治疗猝死的高危者是危重病急救医学面;陆的重要研究课题。
- 吴仪严秋云郑纪红曹希贤
- 关键词:猝死胰腺炎坏死性病理
- 山莨菪碱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实验研究被引量:6
- 1993年
- 用家犬制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在心电图监测下,用间接和直接检测技术,在不同时间内分别检测汇常区,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缺血-再灌注区心肌MDA高于正常区(P<0.05),GSH-px活性较正常区低,SOD活性在再灌注5min后持续上升,缺血30min后再灌注心肌标本直接低温测定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显示氧自由基信号增强,提示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有氧自由基的异常增加,为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提供了依据。治疗组在再灌注前给子足量山莨菪碱,再灌后体内脂质过氧化损伤显著减轻,并呈量效关系。作者在临床抢救危重病患者28例取得满意效果,说明山莨菪碱能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防止膜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认为在再灌注的即时给予足量山莨菪碱配合其它抢救措施,可以预防或减轻再灌注损伤。
- 吴仪谢中光黄耀煊刘青斐李丹宇梁振家熊存峰张树义
- 关键词:山莨菪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心肌缺血/再灌注和抗自由基治疗的研究(山莨菪碱应用的初步报告)
- 我们对山莨菪碱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行了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的研究,初步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鉴于我们的实验正有继续进行,现仅就天空的初步结果小结如下: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我们采用中国杂种家犬21只,体重15-18.5k...
- 吴仪李丹宇粱振家张树义刘青斐姜金卫谢仲光黄克显黄耀宣邬光惠路怀霞
- 文献传递
- 我军急诊工作的探讨(摘要)
- 本文着重对军队急诊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今后设想。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编制不明确,急诊骨干队伍短缺,专业知识不够普及,抡救设备陈旧、不配套,场地不足,通讯设施和运输工具落后等。由于我国急诊医学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如...
- 吴仪
- 文献传递
- 心肺脑复苏与抗自由基药物的作用被引量:2
- 1990年
- 自由基(FR)与医学的关系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与研究。本文对于心肺脑复苏与自由基的概念、自由基的病理,病理生理做了简单介绍,对于抗自由基药物的应用作了单述。作者对山莨菪碱在心肺脑复苏进行了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的研究,初步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 吴仪谢中光黄耀宣邬光辉李丹宇梁振家张树义刘青斐姜金卫路怀霞黄克显
- 关键词:心肺脑复苏再灌注自由基山莨菪碱
- 心肌缺血后收缩功能障碍——心肌顿抑在危重病急救医学中的意义
- 心肌缺血领域的研究近年来极为活跃,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心肌顿抑(Myocar- dial stunning,MS)”现象,系由于心肌短暂缺血后再灌注引起心肌功能暂时抑制。MS属于一过性心肌收缩功能紊乱,虽存在结构、代...
- 吴仪李丹宇严秋云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