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宇声

作品数:21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气溶胶
  • 5篇污染
  • 4篇汽油
  • 3篇有机物
  • 3篇汽油机
  • 3篇光解
  • 3篇PM
  • 3篇大气气溶胶
  • 2篇氮氧化物
  • 2篇蒸汽
  • 2篇直喷
  • 2篇直喷汽油机
  • 2篇气态
  • 2篇气液
  • 2篇汽油机排放
  • 2篇夏季
  • 2篇监测技术
  • 2篇二氧化氮
  • 2篇缸内
  • 2篇缸内直喷

机构

  • 21篇北京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重庆市环境保...
  • 1篇四川省环境监...

作者

  • 21篇吴宇声
  • 12篇曾立民
  • 7篇张远航
  • 6篇胡敏
  • 6篇陆克定
  • 4篇曹玮
  • 3篇彭剑飞
  • 3篇帅石金
  • 3篇郑荣
  • 3篇秦艳红
  • 3篇郑竞
  • 3篇杜卓菲
  • 2篇谢绍东
  • 2篇吴志军
  • 2篇于雪娜
  • 2篇肖瑶
  • 1篇胡伟
  • 1篇郭松
  • 1篇韩佳蕊
  • 1篇朱彤

传媒

  • 5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润滑技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观测模型的重庆大气臭氧污染成因与来源解析被引量:44
2018年
2015年夏季,在重庆开展了针对臭氧污染形成机制的多站点空气质量联合观测实验,使用局地臭氧化学收支分析、相对增量反应活性和经验动力学模型等多种方法对重庆臭氧的来源、局地光化学产生速率和控制因素、关键VOCs物种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重庆具有较高的局地光化学臭氧污染潜势,污染日城区上风向南泉站、城区市超级站和城区下风向山区背景站缙云山站的局地臭氧化学生成速率均较快,平均值约为30×10^(-9)V/Vh^(-1)左右,日间化学积累可达180×10^(-9)V/V以上,臭氧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下风向郊区和重庆市上空,多数站点监控区域的局地臭氧化学生成主要受VOCs控制,其中VOCs的活性以芳香烃与烯烃为主;结合VOCs的来源解析,发现局地臭氧产生主要受机动车和溶剂使用源排放的VOCs控制.此外,西北部郊区站点表征区域属于NO_x控制区,污染过程中郊区站点臭氧化学生成速率提升显著,臭氧增量对NO_x敏感性强.综合而言,重庆现阶段臭氧污染控制应以VOCs控制为主,但重污染过程中区域NO_x削减对于降低重庆臭氧峰值浓度有重要意义.
苏榕陆克定余家燕谭照峰蒋美青李晶谢绍东吴宇声曾立民翟崇治张远航
关键词:臭氧光化学VOCS
北京地区夜间N2O5的非均相摄取反应研究
N2O5是大气中重要的活性含氮物种,其非均相反应过程对于NOx的去除和硝酸盐的生成具有重要的意义.2016年5-6月在北京大学昌平校区主教学楼楼顶(离地面高度约15m)开展了"Photochemical smog in ...
王海潮陆克定陈肖睿郭松吴志军杨宇栋尚东杰王玉珏郑竞吴宇声胡敏张远航
关键词:非均相反应
基于物种间浓度相关法估算2012年中国HCFC-142b排放量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北京大学定点较高时间频率浓度监测数据,甄选HCFC-22为估算HCFC-142b排放量适宜的参考物质,分析认为以往基于背景地区数据的研究中普遍采用的参考物质CO不适用于利用城市地区大气样品进行物种间浓度相关法研究。根据全国四城市(北京、杭州、兰州和广州)四季的HCFC-142b及其参考物质浓度监测数据,通过物种间浓度相关法计算2012年中国HCFC-142b排放量为16.24(13.90~18.58)kt,相当于1.06 ODP kt和37 Tg CO2-eq,占2012年中国HCFCs排放总量的9.78%(ODP),占全球HCFC-142b排放总量的30.57%。中国HCFC-142b的减排淘汰工作将在未来中国和全球成功履约中占据重要地位。
韩佳蕊李力方雪坤吴婧苏燊温新元吴宇声胡建信
关键词:排放清单温室气体
缸内直喷汽油机排放颗粒有机物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机动车排放颗粒物是我国城市大气PM_(2.5)重要来源。缸内直喷(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GDI)汽油机具有油耗低、CO2排放低等优点,将成为未来汽油车发展方向。然而GDI汽油机颗粒物排放高,造成的环境影响值得关注。有机物(organic matters,OM)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分,有着重要的健康效应和气候效应。其中可以定量检测的部分颗粒有机物(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s,POM)有着较好的源指示作用。通过台架实验研究了GDI汽油机排放PM_(2.5)中POM的组成、排放因子等的特征,以及转速、负荷、催化剂等因素对POM组成的影响,给出汽油机排放POM源谱。定量颗粒有机物的总质量分别可以占到总有机物OM和PM_(2.5)质量浓度的14%~56%和7%~44%。多环芳烃、正构烷烃、正构烷酸、芳香酸、二元羧酸是最主要的物种。POM排放因子随转速增加而增大,对于中、低转速,POM排放因子随着负荷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高转速时,POM排放因子随着负荷增加而增加。三效催化剂对颗粒有机物的排放的削减作用可达到19%~64%。我国汽油车排放POM源谱与国外源谱有差异。采集和测量我国实地源样品,得到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汽油车POM源谱,对于解析我国大气颗粒物来源中的汽油车贡献至关重要。
李梦仁胡敏吴宇声秦艳红郑荣彭剑飞郭庆丰肖瑶胡伟郑竞杜卓菲肖建华帅石金
关键词:缸内直喷汽油机颗粒有机物排放因子
汽油车排放颗粒有机物高分辨率源谱特征分析
2016年
机动车源排放颗粒物是城市大气PM_(2.5)的重要来源之一。气溶胶质谱提供的高分辨数据为有机气溶胶的源解析提供了有力支持,但由于缺乏机动车源排放颗粒物的源谱信息,目前仍无法实现对于机动车源贡献的准确解析。研究基于整车转鼓实验,利用气溶胶质谱测量了进气道喷射汽油车直接排放有机颗粒物的高分辨率源谱。汽油车直接排放有机物主要由C_xH_y^+碎片构成,可能来自于未完全燃烧的燃料和润滑油的裂解。源谱的离子碎片比例及氧碳比特征受到发动机状态影响。热起动状态下,一次颗粒物受到汽油燃烧产物的影响相对较大,具有较高氧碳比。将实验测得源谱与实际大气HOA谱图进行比对表明,HOA与机动车直接排放颗粒物不完全相同,因此HOA不能准确代表机动车一次排放贡献。
郑竞胡敏顾芳婷彭剑飞张文彬肖瑶杜卓菲秦艳红邓磊李梦仁吴宇声帅石金
关键词:汽油车有机气溶胶
望都夏季大气细粒子中水溶性无机盐及相关气态前体物的观测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气态污染物与气溶胶在线测量装置(GAC),于2014年夏季对保定市望都县大气PM2.5中水溶性无机盐及其相关气态污染物进行为期30余天的在线测量。结果表明:观测期间站点为富氨环境,PM2.5平均质量浓度为68.2μg/m3,GAC测得的SO4_^(2-),NO_3^-,Cl^-,NH4^+和K^+分别是12.6,8.5,1.4,11.7和0.7μg/m3,占PM2.5总组分的51%。上述观测参数均呈现明显的日变化:SO2,SO42-,NO3-,NH4^+和Cl-均在早晨出现峰值,HCl和HNO3的峰值出现在下午,而NH3主要呈现昼夜变化。硫氧化速率(SOR)和氮氧化速率(NOR)的分析结果表明站点大气存在较强烈的二次转化过程,SOR和NOR的平均值分别为0.43和0.22。SOR与NOR的变化特征显示,气相氧化和液相反应均对颗粒物无机盐二次转化速率有显著贡献。
叶妮妮陆克定董华斌吴宇声曾立民张远航
气相氧化驱动臭氧和二次颗粒物污染快速生成
我国污染城市地区存在着一系列高浓度一次污染物SO2、NOx、CO 和VOCs.已有观测结果显示,这些一次污染物能够在区域尺度上快速转化为二次颗粒物和臭氧,在夏秋季主要表现为臭氧污染,而在秋冬季主要表现为雾霾污染.
陆克定王海潮谭照峰刘禹含吴宇声李歆曾立民张远航
基于Leighton比值表征北京城市站点大气氧化性季节变化规律
清洁地区大气化学研究表明,NO-NO2-O3循环如反应1、2,在日间处于光稳态;NO2光解的速率与NO和O3反应的速率近似相等.美国加州地区光化学烟雾研究表明,在污染地区这一光稳态过程受到了干扰,存在其它的NO氧化机制,...
马玉芳陆克定吴宇声杨宇栋
一种大气气溶胶捕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气气溶胶捕集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电加热棒在连续恒流的纯水中加热产生蒸汽,所述蒸汽在气溶胶吸湿长大腔中与大气气流相遇,随着蒸汽气流在气溶胶吸湿长大腔中的停留,伴随着自然冷却作用,气溶胶吸湿长大,汽流带...
曾立民吴宇声
文献传递
NO_x光解测量装置的观测应用实例被引量:1
2015年
将一套基于NO2光解原理自主设计的光解室与Thermo 42i系列氮氧化物分析仪的化学发光检测室联用,应用于四川资阳乡村站的外场观测中.结果发现,在进样流量170 m L·min-1、光源温度20℃、光源功率约60 W的条件下,该套自主设计的光解室对NO2的转化效率可连续30 d稳定在80%.同时,与传统钼转化炉法进行了比对,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NO浓度测量结果趋于一致(误差5%以内,R2=0.99);而NO2的测量结果则是钼转化炉法显著偏高于光解法,偏差约为3.72 ppbv(R2=0.86).将两种方法的测量差值(ΔNO2)与O3、NOz([NOz]=[NOy]-[NOx])及NO2光解速率J(NO2)等数据进行分析,推论出ΔNO2由钼转化炉中部分NOz热转化所致,且ΔNO2在NO2低浓度段偏差的不确定性也初步归因于NOz浓度测量的不确定性.利用观测中获得的HONO、HNO3、PAN浓度代表NOz对NO2进行修正后,再次与光解法测量结果比对,结果证实钼转化炉法的高估值确由部分NOz物种导致,同时证实光解法测量结果更接近NO2的真实值.
曹玮曾立民吴宇声于雪娜
关键词:二氧化氮氮氧化物光解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