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瘤
  • 9篇手术
  • 6篇动脉
  • 6篇血管
  • 6篇手术治疗
  • 6篇栓塞
  • 6篇颅脑
  • 6篇颅脑损伤
  • 6篇颅内
  • 6篇脑损伤
  • 5篇颅内动脉
  • 5篇颅内动脉瘤
  • 4篇栓塞治疗
  • 4篇显微手术
  • 4篇脑膜
  • 4篇脑血
  • 4篇脑血管
  • 4篇护理
  • 3篇血管痉挛
  • 3篇血肿

机构

  • 34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4篇吴小兵
  • 24篇邹钦
  • 22篇阳小生
  • 16篇邹云龙
  • 12篇李国峰
  • 9篇阳文任
  • 6篇陈锐
  • 5篇胡小萍
  • 3篇刘丽华
  • 3篇刘彩萍
  • 2篇李国娟
  • 2篇张宏文
  • 1篇姜冰
  • 1篇万新
  • 1篇陈翠蓉
  • 1篇贺仕清
  • 1篇王君宇

传媒

  • 7篇南华大学学报...
  • 4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吉林医学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接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间接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方法12例经DSA证实为烟雾病患者,手术采用脑-硬脑膜-动脉-肌肉-血管融合敷贴术(EDAMS)进行治疗。结果12例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3.5个月,均未再发生脑缺血或脑出血。9例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恢复正常。复查DSA或MRA,除2例术前相同外,其余10例颅底异常血管网不同程度减少并伴侧支血管形成(改善率达83.33%)。结论EDAMS治疗烟雾病安全、近期有效。
吴小兵阳小生邹钦
关键词:烟雾病血管重建术
脑室液撞击模型中海马、丘脑区细胞凋亡的研究
2012年
目的应用脑室液撞击模型研究海马及丘脑区神经细胞凋亡。方法观察该模型动物各种病理生理学改变及HE、TUNEL染色后海马丘脑区光镜下改变。结果在病死率、伤后生命体征改变、伤后意识恢复时间的比较中轻、中、重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HE染色显示伤后早期海马、丘脑区出现出血坏死等病理改变,TUNEL染色显示各损伤组海马、丘脑区出现神经元凋亡改变。结论创伤性脑损伤中获取一定能量的脑室液对室周结构的撞击力可以对侧脑室周边的结构造成明显的损害及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的变化。
陈锐阳小生吴小兵邹钦王君宇姜冰万新
关键词:海马丘脑凋亡病理改变
外科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患者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将确诊后的5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开颅手术组(22例)和血管内栓塞治疗组(30例),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并发症、出院时格氏GO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好,并发症少。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吴小兵阳小生邹钦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神经外科手术栓塞治疗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32
2010年
胡小萍吴小兵刘彩萍刘丽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护理
自发性额颞叶脑内血肿的急救处理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自发性额颞叶脑内血肿的急救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自发性额颞叶脑内血肿合并蛛网膜下隙出血或脑室出血患者的抢救经过及手术经验.23例行外科手术,4例发生脑疝患者急诊在全身麻醉插管下行开颅血肿清除、动脉瘤夹闭术、去骨瓣减压术;7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考虑高血压脑出血,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2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择机行开颅血肿清除、动脉瘤夹闭术.4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未发现异常,予以保守治疗,其中1例1个月后复查DSA提示动静脉畸形,予伽马刀治疗.结果 术后因严重脑梗死导致死亡2例,对25例患者随访6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级:预后良好17例,预后不良7例,植物状态1例.结论 自发性额颞叶脑内血肿已形成脑疝的病例,应尽快解除脑疝和占位效应,尽早手术挽救生命;对未形成脑疝患者,行DSA或CTA明确诊断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充分的术前评估、合理的手术时机、良好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能有效改善预后.
邹钦阳小生吴小兵邹云龙阳文任
关键词:动脉瘤急救
替罗非班在破裂动脉瘤急性期支架辅助栓塞中的应用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破裂动脉瘤急性期支架辅助栓塞中应用替罗非班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0例颅内破裂的宽颈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在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后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替罗非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PLT)计数和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无出血及脑梗死情况发生;术后股动脉鞘管处血肿形成1例,热敷处理后吸收;1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术后3周颞叶出血脑疝形成放弃抢救。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血栓形成。观察组患者血栓形成情况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时使用替罗非班能预防术中血栓形成、不增加动脉瘤围手术期的出血率,安全、有效。
吴小兵
关键词:替罗非班动脉瘤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被引量:2
2004年
吴小兵阳小生邹钦李国峰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术脑积水手术并发症
外侧裂区脑挫裂伤伴侧裂静脉损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总结外侧裂区脑挫裂伤伴侧裂静脉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院52例外侧裂区脑挫裂伤伴侧裂静脉损伤的患者均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5例(48.1%),重残5例(9.6%),轻残13例(25.0%),植物生存4例(7.7%),死亡5例(9.6%)。结论采用去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及时有效地解除侧裂区血管受压,保护侧裂区血管,改善静脉回流,是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
邹钦阳小生吴小兵陈锐邹云龙阳文任
关键词:脑挫裂伤外侧裂手术治疗
锁孔手术治疗颅内硬膜外血肿(附124例报告)
2005年
目的:探讨锁孔手术治疗颅内硬脑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04年6月我科采用锁孔手术治疗124例颅内硬脑膜外血肿的病历资料。结果:全部病例随访半年无1例存在症状,血肿完全清除89例(71.8%),残余血肿量5~10ml25例(20.1%),术后血肿增大8例(8.1%)改为骨瓣手术。结论:锁孔手术治疗颅内硬脑膜外血肿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最大限度达到微创手术。
邹钦李国峰吴小兵
关键词:锁孔手术硬脑膜外血肿
单鼻孔直接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16例
2006年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经单鼻孔-蝶窦显微手术的方法及经验。方法经单鼻孔蝶窦显微外科切除垂体腺瘤。结果16例全部术后自我感觉轻松,并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结论经单鼻孔蝶窦显微手术创伤小是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邹云龙李国峰阳小生邹钦吴小兵
关键词: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