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楠
- 作品数:30 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安塞地区延长组7段致密砂岩微观孔隙结构评价被引量:1
- 2024年
-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研究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氮气吸附、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X射线衍射(XRD)和核磁共振等实验手段研究志靖—安塞地区延长组7段致密砂岩的微观孔隙结构,计算孔隙结构参数,观察微孔分布,分析微孔隙类型,探讨并分析影响微孔发育的矿物成分、粒度及分选等相关参数。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段的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致密砂岩微孔隙结构复杂,主要以黏土粒间溶孔、长石溶孔等形式存在;长7段主要发育小孔喉,微孔体积平均值为6.19×10^(-3)mL/g,孔隙发育差;长7油层组砂岩样品中,长7段的BET(Brunauer-Emmett-Teller)比表面积平均值为4.252 m^(2)/g,总孔体积平均值为0.0183 mL/g,最大孔径平均值为185.9 nm;砂岩孔隙以介孔为主,宏孔和微孔次之。
- 余光展王健吴楠吴楠刘显凤刘显凤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
- 新疆西克尔地区碳酸盐岩层系垂向裂缝层控发育模式被引量:8
- 2011年
- 为研究裂缝力学层控发育模式,进而实现对裂缝型油气藏碳酸盐岩层系裂缝发育特征有效预测,通过对新疆西克尔露头区地层产状平缓奥陶系碳酸盐岩层系3个野外露头剖面(21号剖面(39°50′17.34″N,77°28′36.12″E)、32号剖面(39°50′18.18″N,77°28′25.62″E)以及43号剖面(39°50′10.88″N,77°28′26.1″E))垂向裂缝生长特征的统计分析,结合沉积旋回的划分结果,揭示了不同剖面力学界面的分布特征以及力学单元控制下各剖面的裂缝密度.结果表明,21号剖面的平均裂缝密度为7.1条/m,远大于32号剖面的2.2条/m以及43号剖面的2.9条/m.分别从岩性特征、力学单元厚度以及应力状态等方面探讨其对于3条剖面裂缝密度差异分布的影响与控制.碳酸盐岩层系裂缝的密度随灰岩中泥晶含量的增加而递增,颗粒灰岩中裂缝的密度明显低于泥晶灰岩;受压力影作用的影响,力学单元的厚度与裂缝的密度呈负相关,力学单元越厚则裂缝密度越低.43号剖面与32号剖面的裂缝饱和度均大于0.8,接近裂缝饱和状态;而裂缝平均密度最大的21号剖面其裂缝饱和度仅为0.6,为不饱和状态,裂缝的平均密度与其饱和度值呈负相关.
- 刘显凤吴楠蔡忠贤赵文光李源
- 关键词:裂缝密度石油地质
- 塔里木盆地温宿凸起吉迪克组成岩与成藏过程——以古木1油藏为例被引量:2
- 2023年
-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温宿凸起在新近系吉迪克组不断获得油气突破,展现出较大的勘探潜力,但吉迪克组砂岩储层物性和含油性非均质性强,其成岩与成藏过程不清.本文以古木1井为例,运用包裹体岩相学、阴极发光(CL)、显微测温、扫描电镜矿物定量分析(QEMSCAN)以及碳酸盐U-Pb定年等技术,分析了吉迪克组砂岩储层的成岩-成藏演化过程和非均质含油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吉迪克组砂岩储层成岩阶段处于早成岩A期,方解石差异化胶结作用影响了储层物性,方解石原位U-Pb定年确定方解石胶结物形成于(17.1±2.8) Ma.储层内原始孔隙好的区域方解石连晶胶结,储层变得致密,面孔率仅为2.76%,而原始孔隙较差的区域方解石未胶结—弱胶结,加上后期溶蚀作用改造,面孔率达12.64%.温宿凸起本地不发育烃源岩,油源来自于北东部的阿瓦特地区,结合邻区乌什凹陷油气成藏过程,推断古木1井成藏时间为5 Ma左右.研究指出,靠近油源方向的温宿凸起东侧且相对远离古木别孜断裂的构造-岩性圈闭为有利勘探方向.
- 曹日洲周慧桂丽黎鲁雪松吴楠余小庆丁立华
- 关键词:成岩作用成藏过程流体包裹体塔里木盆地
- 油气输导体系研究述评被引量:20
- 2007年
- 油气输导体系一直是石油地质学研究中的核心和难点。国内对于输导体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相关基础理论尚不完善,对于输导体系的研究仍为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输导体系尚未具有统一的定义和分类方案,文中将其定义为油气从烃源岩运移到圈闭的过程中,各种潜在或已知的油气输导体的三维几何形态、内部构成、流体输导能力综合以及不同输导体的空间配置形式和时间上与生油期的匹配关系。并将油气输导体系分为两大类、6种类型。
- 吴楠刘显凤
- 关键词:输导体系输导能力油气运移
-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凸起奥陶系原油运移示踪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原油在二次运移过程中,其成分往往沿充注路径发生梯度性变化。储层中原油成熟度的最高点对应油气的充注点,油气自成熟度高的部位向成熟度低的部位运聚。通过对轮南低凸起奥陶系原油饱和烃成熟度指标Ts/(Ts+Tm)、Tric/(Tric+17αβ-H)的系统分析,认为该区存在2个油气充注方向。奥陶系油气藏中原油Ts/(Ts+Tm)、Tric/(Tric+17αβ-H)的极值点位于东南部的LG35及LG353井区,且绝大部分样品的成熟度自东南向西北出现依次递减的趋势,表明轮南地区奥陶系原油的主力充注方向来自于东南。在研究中,将油气主充注期(海西晚期)奥陶系潜山顶面的古地貌形态与运移示踪指标的平面分布特征相结合,认为桑塔木断垒带控制了油气自烃源灶向轮南潜山低势区的运聚,主干路径为LG353—LN631—LN48—LG11—LN39—LN44C—LG4—LG7(LN1);另一方面,LG7及LN1井区运移示踪的结果表明其油气主要来自于西南部的塔河油田,油气充注路径为LN11—LN11(H1)—LG701。
- 吴楠蔡忠贤杨海军
- 关键词:奥陶系原油成熟度油气充注轮南低凸起
- 轮南低凸起三叠系烃类聚集模式及控藏要素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应用现代油气成藏理论,结合钻井、地震以及地球化学资料对轮南低凸起三叠系烃类聚集模式及控藏要素进行了研究。轮南低凸起是以奥陶系岩溶缝洞型油气藏为主、垂向上多套含油气层系叠置的复式油气聚集带。虽然喜山早期运动诱发了区域性断裂活化,但在石炭系弱超压型隔挡层及潜山顶面断裂体系发育特征的联合约束下,下伏的奥陶系油气资源仅能沿着断垒带地区的深大断裂向浅部的三叠系圈闭发生限制型垂向输导调整。同时,虽然三叠系发育的3套砂体(对应3套油组)的孔渗及横向输导性能优越,但探井油气显示的统计分析发现中部斜坡带地区发育无油气显示带,表明轮南断垒带及桑塔木断垒带地区三叠系的油藏并无沟通;即使是在晚期构造反转作用下,由于三叠系圈闭的充满度较低、油气无法突破圈闭溢出点,导致三叠系的原油也从未发生过有效的南北向的层间运移。因此,三叠系油气藏的分布仅受深大断裂的控制,断穿潜山面与三叠系底面的断裂发育区是三叠系油气藏勘探的潜在靶区。
- 吴楠杨海军蔡忠贤刘显凤刘长江宋璠贾君涛
- 关键词:轮南低凸起三叠系油气成藏
- 轮南低凸起油气输导体系格架及输导样式被引量:2
- 2012年
- 多源多灶的生烃背景导致轮南地区的油气成藏过程高度复杂化.基于油气成藏动力学理论,综合运用钻井、地震以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对轮南低凸起关键时期油气输导体系格架及典型油气藏输导样式的研究表明,由于志留系沥青砂盆地级的分布特征有力地证实了加里东晚期奥陶系岩溶缝洞体尚未形成,因此志留系砂体是加里东晚期源自寒武系烃源岩的烃类向轮南低凸起横向输导的主要通道;其次,海西早期的强烈抬升及长时间的暴露剥蚀导致表生岩溶作用深度改善了轮南地区碳酸盐岩层系的储集效能,而潜山风化壳之下的奥陶系岩溶缝洞储集体是这一时期源自满加尔坳陷内奥陶系烃源岩烃类的横向运载层;喜山期油气成藏的实质为海西晚期奥陶系整装油气藏形成后的调整改造过程,包括过量干气的气洗改造以及不同尺度断裂的垂向调整.轮南油田、桑塔木油田以及解放渠东油田三叠系油气藏的形成均受控于深大断裂的垂向输导.同时,上覆盖层的强制性封闭将喜山期干气的横向输导路径束缚于奥陶系内部,奥陶系油藏经气洗相分馏改造转变为次生的饱和凝析气藏.而由于桑塔木断垒带地区连接奥陶系与石炭系的层间断裂以及轮古东地区奥陶系层内断裂活动所诱发的泄压相分馏改造,不仅在石炭系圈闭形成了纯气相的不饱和凝析气藏,还直接控制了轮古东油田凝析气藏及其流体性质的分布.
- 吴楠蔡忠贤杨海军刘显凤黄大瑞
- 关键词:轮南低凸起输导体系
- 石油地质学科本科教学中关于怀疑精神的培养
- 2012年
- 科学技术要发展,创新是关键,而创新来源于科学的怀疑精神。石油地质学科的学科定位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战略型学科。同时,石油地质学科多学科的高度综合以及高风险的应用特性决定了其在本科教育阶段应以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作为主旨。通过重建授业模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正确引导、科学怀疑,可以在本科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 吴楠王振奇林小云刘显凤
- 关键词:石油地质怀疑精神本科教学
-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被引量:6
- 2022年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石油资源丰富,储层致密,为了查明湖盆致密砂岩储层发育机理,综合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高压压汞测试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长7段致密油储层特征及其发育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长7段长石含量高,主要发育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以长石粒内溶蚀孔隙和粒间溶蚀孔隙为主,同时晶间微孔和微裂缝较为发育。研究区长7段时期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与滨浅湖沉积环境,水动力较弱,发育砂岩中泥质含量较高。中等强度压实作用及早期的方解石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消失殆尽,胶结作用进一步使孔隙减小。由于长石及黏土含量较高,其受溶蚀作用形成溶蚀孔隙,改善储层质量,同时也是研究区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 谢芸雅刘显凤王健吴楠胡琮王永波
- 关键词:成岩作用主控因素鄂尔多斯盆地
- 轮南低凸起原油中金刚烷类化合物的相分馏响应被引量:2
- 2012年
- 相分馏作用是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调整与改造(破坏)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国内外对于相分馏作用的识别标志主要局限于C7系列化合物(甲基环己烷、正庚烷、甲苯)的分异比。由于轻烃组分(C5—C8)稳定性较差,水洗作用、氧化降解作用、温压条件的改变、油气运移,甚至在分析测试的过程中,均会导致轻烃类组分发生不同程度的消耗与变化,从而导致利用C7系列化合物来判识相分馏过程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而金刚烷类化合物具较强抗热解和生物降解能力。对塔里木盆地典型的气洗相分馏作用区(轮南低凸起地区)原油金刚烷系列进行系统分析认为,经气洗改造后的原油具有1-甲基金刚烷富集,1,3-二甲基金刚烷、1,4-二甲基金刚烷(顺)、1,4-二甲基金刚烷(反)、3-甲基-1-乙基金刚烷贫化的特征。因此,金刚烷类化合物可以作为有效示踪相分馏作用的识别标志。
- 吴楠蔡忠贤
- 关键词:金刚烷轮南低凸起塔里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