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自明
- 作品数:124 被引量:621H指数:14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水稻大粒型材料lg1的生理特性与遗传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对一个大粒型水稻材料lg1表型、光合、灌浆等生理与遗传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粒材料lg1田间表现为植株高大,穗长粒大,千粒质量达47.58 g;光合能力较强,但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较对照9311分别小32.1%,3.94%;lg1为同步灌浆,强、弱势粒早、中、后期灌浆贡献率相差不大,强势粒灌浆时间比弱势粒长;遗传分析表明,F2群体的粒长、粒宽、长宽比、粒厚和千粒质量均呈连续变异的正态分布,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相关分析表明,粒宽与粒长呈极显著正相关,粒长、粒宽和粒厚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长宽比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推测粒宽、粒长、长宽比、粒厚和千粒质量性状同时受一个或多个共同的QTL控制。研究结果为大粒型材料lg1在超高产育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汪欲鹏欧阳鸿飞王智权江卫平彭新红韩瑞才谭雪明石庆华潘晓华吴自明
- 关键词:水稻大粒灌浆
- 不同栽培模式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在构建不同栽培技术模式(高产抛栽模式、高产移栽模式、农户模式)的基础上,监测了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产量及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抛栽模式和高产移栽模式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农户模式,增产幅度分别达到16.4%和17.7%,高产抛栽模式和高产移栽模式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3种模式甲烷排放对全球增温潜势贡献均在90%以上。高产抛栽模式全生育期甲烷排放显著低于高产移栽模式和农户模式,而高产移栽模式和农户模式之间差异不显著,全球增温潜势变化趋势与甲烷排放相同。高产抛栽模式温室气体强度最低,农户模式最高,高产移栽模式居中。因此,在抛栽条件下,配以合理的肥料运筹是同步实现水稻高产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技术途径。
- 谭雪明黄山熊超石庆华潘晓华吴自明
- 关键词:栽培模式早稻甲烷氧化亚氮
- 优质早稻不同类型肥料全层施用效应的研究被引量:6
- 2002年
- 选用生物有机肥、BB肥、尿素、氯化钾、钙镁磷肥等肥源 ,对优质早稻香两优 6 8采用 3种施肥方式 (一次性全层施肥 ;全层深施基肥 ,中后期补施穗肥 ;传统的分期施肥 )进行施用效应研究 ,结果表明 :一次性全层施肥和全层深施基肥、中后期补施穗肥对早稻均能早生快发 ,干物质积累量大 ,尤其是全层深施基肥 ,中后期补施穗肥中的T5早稻 ,中后期长势稳健 ,营养水平好 ,LAI下降缓慢 ,总吸氮量大 ,肥料利用率和产量高 ,千粒重、成穗率较一次性全层施肥明显提高。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表明 :T5、T2 两处理与其他处理产量有显著差异 ,说明用生物有机肥配合无机化肥作基肥一次性全层施用能增产 ,但如果后期补施氮肥作穗肥 ,增产潜力更大。
- 吴自明石庆华李木英潘晓华
- 关键词:早稻BB肥一次性全层施肥穗肥
- 南方九省再生稻安全生长期及高温热害时空变化被引量:11
- 2021年
- 本研究目的在于明确再生稻主要种植省份(南方九省,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再生稻安全播种日期、安全播种日期至安全齐穗日期持续天数(简称安全生长期)和高温热害时空变化特征,为南方九省再生稻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和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根据南方九省601个气象台站1981—2019年的日平均气温资料,利用气候倾向率及突变分析等方法,分析近39年研究区再生稻安全播种日期、安全生长期及高温热害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981—2019年九省再生稻安全播种日期以3.3 d∙(10a)^(−1)提早,安全齐穗日期以1.5 d∙(10a)^(−1)推迟,安全生长期以4.8 d∙(10a)^(−1)延长。其中安全播种日期突变发生在2001年,突变后较突变前提早9 d;安全生长期突变发生在1996年,突变后较突变前延长12 d。九省安全播种日期提早天数南部较北部明显,安全生长期延长天数东南部较西北部明显。6—7月和8—9月高温热害呈增加的趋势,其中轻、中、重度增加趋势6—7月分别为48.5站次∙(10a)^(−1)、30.3站次∙(10a)^(−1)、37.4站次∙(10a)^(−1),8—9月分别为52.7站次∙(10a)^(−1)、18.2站次∙(10a)^(−1)和34.6站次∙(10a)^(−1)。6—7月高温热害较8—9月偏重发生,年平均轻、中、重度高温热害发生站次6—7月较8—9月多83.9站次、41.6站次和115.9站次。6—7月和8—9月轻、中和重度高温热害突变发生年份分别为1998年、1988年、1986年和1992年、2002年、2002年,突变后高温热害明显增加。高温热害发生站次6—7月和8—9月均表现为轻度>重度>中度。气候变暖背景下南方九省再生稻安全播种日期提前和安全生长期延长对提高温光资源利用和产量有利,但高温热害增多不利于再生稻优质高产。
- 段里成郭瑞鸽蔡哲林志坚吴自明方圣张崇华刘丹
- 关键词:气候变暖再生稻高温热害
- 硝酸还原酶磷酸化位点S532定向突变增强水稻幼苗的耐冷性
- 【研究背景】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 NR)是植物体内同化硝态氮的关键酶,其活性受翻译后磷酸化修饰调控,由光向暗NR活性迅速降低,减少了植株对硝态氮的吸收与同化。因此,研究水稻硝酸还原酶活性的磷酸...
- 韩瑞才徐志荣何汛锋石庆华吴自明
- 关键词:水稻硝酸还原酶磷酸化低温胁迫
- 文献传递
- 施氮量和栽插苗数对江西早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 为探明施氮量和栽插苗数对江西双季早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探究了不同施氮量和每穴栽插苗数组合对江西双季早稻产量、产量构成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双季早稻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基础.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 段里成陈立曾勇军石庆华潘晓华方家海吴自明
- 关键词:施氮量氮肥利用
- 夜温升高对早籼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利用2间玻璃室内夜间不同的温度条件,研究了生长期间夜温升高对早籼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夜温升高促进早籼稻的生长发育,缩短早籼稻生育期;前期夜温升高能提高早籼稻的分蘖能力,增加有效穗;中后期夜温升高不利于早稻颖花分化和籽粒灌浆,导致结实率的下降;另外,夜温升高显著降低早籼稻稻米的碾磨和外观品质。但夜温升高对早籼稻产量的影响与生育期内的白天温度有关,白天温度较低时,夜温适度升高,有利于产量增加。
- 吴自明时红石秀兰石庆华潘晓华
- 关键词:早籼稻
- 优质早稻增产途径分析被引量:4
- 2002年
- 通过抽样调查 ,对几个优质早稻品种的产量及产量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 :优质早稻的增产潜力较大 ;各品种增产的主攻方向不同 ,赣早籼 4 8、99- 0 6、早香玉以培育大穗作为主攻方向。各品种增产途径不同 ,在高产量水平下 ,以增粒为主 ,主攻大穗 ,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在中低产量水平下 ,以增穗为主。
- 吴自明石庆华李木英潘晓华
- 关键词:优质早稻通径分析
- 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文章基于22个省市、25所农业高等院校的1007条调研样本数据,对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对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展开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科研软硬件环境、知识积累与应用、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对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内在心理要素(创新人格、创新思维)起到决定性作用,外在工具要素(知识积累与应用、科研软硬件环境)次之,并据此提出培养建议。
- 吴自明黄继超章霖李辉婕
- 关键词: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 移栽密度与施肥方法对优质早稻成穗率的影响被引量:8
- 2003年
- 通过不同移栽密度与不同施肥方法对优质早稻———金优F6进行成穗率的研究 ,结果表明 :移栽密度( 2 3 .1cm× 13 .2cm)与施氮比例 (基肥∶促蘖肥∶促花肥∶保花肥 =4∶2 .4∶1.2∶2 .4)的组合T8(A3 B2 ) ,群体分蘖增长速率快而分蘖消亡速率慢 ,能够早生快发 ,个体健壮 ,有效分蘖数多 ,成穗率高 ,产量最高。比相同移栽密度T7(A3 B1 )、T9(A3 B3 )分别增产 6.73 %和 7.42 % ,比相同施肥方法T2 (A1 B2 )、T5(A2 B2 )增产 12 .2 2 %和 13 .90 %。
- 吴自明石庆华李木英潘晓华
- 关键词:优质早稻移栽密度施肥方法成穗率